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成就

2011-08-15 00:52刘万翔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英国小说

刘万翔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现代服务系,陕西 西安 710109)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至始至终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他们相信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从根本上说,文艺复兴运动砸烂了封建神学的枷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思想的解放动摇了英国封建统治的根基,英国社会开始激烈动荡,先后经历了革命和王朝复辟时期,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 (因此次革命未流血,故有此称)之后,英国资产阶级才逐渐取得了统治权力。与此同时,英国文学也出现了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是戏剧和诗歌,那么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则于18世纪登上英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舞台,并逐步兴盛起来。

1 、丹尼尔·迪福 (Daniel Defoe,1661-1731)

丹尼尔·迪福被后世公认为英国小说界的开山鼻祖。迪福的一生阅历广泛,多才多艺,著述颇丰,笔触所及涵盖政治、经济、宗教、心理学及文学等众多领域。当然,迪福一生最重要的建树还是在文学领域,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迪福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辛条顿船长》(Captain Singleton)、《杰克上校》(Captain Jack)、《摩尔·费兰德斯》(Moll Flanders)、《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辛条顿船长》描写了主人公幼年被绑架,当了海盗,在非洲和东方冒险致富的故事。《杰克上校》讲述了主人公幼年时沦为小偷,成年后被征入伍,后被诱骗到美洲的弗吉尼亚,经过自己在“新大陆”的奋斗,衣锦还乡,回到英国的故事。《摩尔·费兰德斯》则描写了女主人公费兰德斯从小命途多舛,成年后靠勾引男子,多次结婚和偷窃为生,最终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故事。

《鲁宾逊漂流记》是一部脍炙人口、情节曲折、流传甚广、历经数百年依然畅销不衰的佳作。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讲述了主人公鲁宾逊离开人群28年,三次出海航行,历经磨难,多次死里逃生,最终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并在小岛上自强不息、顽强生存下来的故事。整部小说可被看成是主人公的成长历史。鲁滨逊在荒岛上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为了生存,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解决了所有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作品热情讴歌了人类生生不息与大自然进行顽强搏斗的英雄壮举,同时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自我奋斗的精神。

2 、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1667-1745)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被誉为讽刺文学的宗师。斯威夫特早期的著作有《书籍之战》(The Battle of Books)、《一只桶的故事》(A Tale of a Tub)。这两部作品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学术界的腐败之风,无情地嘲讽了英国国教、天主教和清教之间的斗争,阅后使人回味无穷。

斯威夫特流传最广、最为各国读者喜爱的讽刺小说当属《格利弗游记》(Gulliver's Travel)。该书通过格利弗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特别是“小人国”和“大人国”两部分,多次单独出版,成为两个经典的童话读本,至今仍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儿童读物之一,并对历代儿童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利弗游记》里充满着荒唐滑稽的人物形象,奇特而夸张的想象,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似乎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但是,细心而稍有英国历史常识的人读后会发现,作品对英国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恶习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讽刺,并且宣扬了作者个人的政治理想。即使今天的读者读了《格利弗游记》也会感受到作品的许多情节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3 、亚历山大·蒲柏 (Alexander Pope,1688-1744)

亚历山大·蒲柏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杰出的启蒙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翻译家。蒲柏的主要诗作有《人论》(The Essay on Man)、《批评论》(An Essay on Criticism)、《夺发记》(The Rape of the Lock)等。

《人论》是一首长篇哲学诗,由四封诗札组成,内容涉及到宇宙、人类社会、人性、道德以及人如何追求快乐等,其中心思想是人在社会上如何生存的问题。《夺发记》是一首长篇讽刺诗,描述了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绺金发,并由此引发了男孩女孩两家激烈的争执。故事开篇较为平淡,但深入读完之后,人们会认为这是一首壮观的英雄史诗。 《批评论》是一首744行的长诗,前200行指出批评的重要性,第201行到599行通过实例分析了批评的原因,560行到744行提出了批评的正确原则,回顾了欧洲的批评历史,将古希腊罗马的诗歌誉为优秀的艺术典范。

亚历山大·蒲柏对十八世纪英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将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译为英文。

4 、亨利·菲尔丁 (Henry Fielding,1707-1754)

亨利·菲尔丁出身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但因其幼年丧母、成长经历远非一帆风顺。菲尔丁早期从事戏剧创作,其戏剧作品主要有《大拇指汤姆》(Tom Thumb)、 《巴斯昆》 (Pasquin)及《1736年之历史记事》(The Historical Register for the Year 1736)等。菲尔丁的戏剧对白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他的剧作不仅无情地嘲讽了牧师、律师、医师等行当的腐败行经,而且鞭笞了选举中的贿赂舞弊行为。尤其是《1736年之历史记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被控具有讽刺首相之嫌,演出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菲尔丁愤而改玄更张,放弃戏剧创作,转向小说创作。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菲尔丁创作了四部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Joseph Andrews)、《伟人乔纳森·威尔德》(Jonathan Wild,the Great)、《艾米利亚》(Amelia)和《汤姆·琼斯》(Tom Jones)。

《约瑟夫·安德鲁斯》是菲尔丁的第一部小说,小说模仿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风格而作,描述了主人公安德鲁斯、牧师亚当斯和芳妮三人结伴而行的冒险经历。小说中最为鲜活的人物形象并非安德鲁斯,而是亚当斯牧师-一个堂吉珂德式的人物。亚当斯博学多才,志存高远,却又经常马虎健忘,心不在焉。尽管小说中的世界充满尔虞我诈,但读者依然可以在亚当斯身上看到一颗率真而无邪的心。小说以安德鲁斯和芳妮结为伉俪而终结。

值得一提的是,菲尔丁在《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序言中提出了“散文体喜剧史诗” (comic epic poem in prose)这一全新的小说文体新概念,并在其小说创作中将这一概念运用到极致。

发表于1749年的《汤姆·琼斯》被视为菲尔丁的代表作。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汤姆·琼斯的成长经历及爱情故事。小说本意在描写家庭生活,但却用大量的笔墨描述汤姆·琼斯被逐出家门、浪迹天涯而奇遇美人的故事。主人公虽然不拘小节、行为放荡,但其秉性善良,只做好事,不干坏事,最终既抱得了美人,又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财产。

5 、塞缪尔·理查德森 (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

塞缪尔·理查德森是十八世纪英国久负盛名的出版商,书信体小说之巨匠。他的一生只写过三本小说: 《帕米拉,又名美德得报偿》 (Pamela or Virtue Rewarded)、《克拉丽莎,又名一名青年女子的故事》 (Clarissa or The History of a Young Lady)和《查尔斯·葛兰迪森爵士的故事》 (The History of Sir Charles Grandison)。《克拉丽莎,又名一名青年女子的故事》描写了年轻姑娘克拉丽莎的悲剧爱情故事,《查尔斯·葛兰迪森爵士的故事》描述了葛兰迪森爵士如何克服自身欲望,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故事。

在塞缪尔·理查德森出版的三部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当属《帕米拉,又名美德得报偿》。该作描述了一名名叫帕米拉的女仆,受到男主人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自己的贞节。帕米拉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化了男主人,最终使其改邪归正,娶她为妻。1740年该小说出版后,旋即成为畅销书,人们争相阅读,先睹为快。

《帕米拉,又名美德得报偿》一书不仅抨击了贵族资产阶级腐化没落的道德思想,弘扬了贞洁美德与良好的行为举止,更重要的是首创了小说的书信体格式,丰富了小说的创作形式。尤为称道的是,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法,不仅全面细致地描写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全貌,而且深刻地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开创了感伤主义文学的先河。基于此,人们将《帕米拉,又名美德得报偿》一书誉为英国第一部心理分析小说。

6 、塞缪尔·约翰逊 (Samuel Johnson,1709-1784)

塞缪尔·约翰逊从小受过良好教育,成年后进入一家名叫《君子杂志》的杂志社工作,之后又独自创办了自己经营的《漫游者》和《环球纪事》等刊物。约翰逊所受的教育和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其毕生致力于创作和文化工作。

约翰逊的创作成就主要在诗歌、散文和评论方面。1738年,他发表了长篇诗作《伦敦》 (London)。这是一首双韵体诗歌,它通过一位逃难者之口讲述了伦敦社会的现实状况:富人的穷奢极欲,穷人的贫困潦倒,政治的腐败肮脏,社会最低层人的铤而走险——偷窃、抢劫、卖淫、吸毒等种种犯罪活动,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当时伦敦社会的全景画面。

约翰逊在评论方面的力作首推《英国诗人评传》(The Lives of the English Poets)。该作资料翔实,脉络清晰,文笔优美,是英国文学史上文思并茂的散文及重要的文学批评文献。

约翰逊对英国文化的最重要贡献莫过于耗时9年、倾其半生精力编攥而成的《英语词典》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该词典1755年一出版即引起了学界的轰动,它厚达46厘米,展开宽达51厘米,收录单词42773个,再版扩充后收录单词、短语、俚语等多达114000个。在长达170多年的时间里,这本词典一直是最权威的英语词典,直到1928年《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问世之后,才将其取而代之。

7 、劳伦斯·斯特恩 (Laurence Sterne,1713-1768)

劳伦斯·斯特恩出生于一个军官家庭,因此从小备受迁徙之苦。大学毕业后,斯特恩多年从事牧师职业,直到将近50岁时,方才从事写作,作品主要包括长篇小说《商第传》 (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Gentleman)和游记《约里克先生穿行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之旅》 (A Sentimental Journey through France and Italy,by Mr.Yorick)。

《约里克先生穿行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之旅》表面看上去是一本游记之作,但并非以笔录见闻为主,而是以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引起的情感抒发,因此与其说它是一本游记,不如说它是一本抒怀之作。

小说《商第传》长达9卷,耗时8年,主要描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中内心世界与心理上的变化。这是一部带有温和讽刺的幽默小说,书中充满了离奇但不失真实性的人物角色,许多人物形象滑稽可爱,语言幽默,阅读时常使人忍俊不禁,掩卷深思。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设置,不仅缺乏逻辑性,而且事件没有连续性,各章长短不一,有的甚至是空白,并出现乐谱、星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等。小说最为关注的是人物的思想和印象,用极大的篇幅展现了主人公丰富多变的感性生活。基于该小说奇异而前无古人的写作特点,评论界将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之作”。

8 、托马斯·格雷 (Thomas Gray,1716-1771)

托马斯·格雷是一位著名学者,剑桥大学教授,其对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贡献是在诗歌方面。他是从古典主义诗歌向浪漫主义诗歌过渡期间最重要的英国诗人。

早在大学求学期间,格雷就展露出了诗歌方面的天赋,他写的《伊顿远眺》 (Ode on a Distant Prospect of Eton College)一诗,热情赞颂了他的母校伊顿学院,并借赞颂母校之机,深情地抒发了他对朋友理查德·威斯特的怀念。因此, 《伊顿远眺》与其说是对学院的礼赞,不如说是对朋友的挽诗。

1751年,格雷发表了《墓园挽歌》(The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一诗。该诗的发表犹如石破天惊,震动了英国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他通过对夕阳西下时分乡村一处墓地的描写,深切地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赞颂了他们纯朴而善良的优良品质;与此同时,无情地谴责了所谓大人物的傲慢无礼及骄奢淫逸的生活,表现了对权贵阶层和人间虚荣的蔑视和嘲讽,最终得出结论: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在死神面前,没有高贵和卑贱之分,亦没有伟大和平庸之别。《墓园挽歌》奠定了格雷作为18世纪后半期英国诗坛“墓园派诗人”代表人物的基础,成为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依然是英语国家的人们写作和演说中引用率最高的诗作之一。

9 、奥立弗·哥尔德斯密 (Oliver Goldsmith,1728-1774)

奥立弗·哥尔德斯密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虽然哥尔德斯密一生著作等身,但因其不善经营生计,终生穷困潦倒,英年早逝。

哥尔德斯密最精彩的诗作是《荒村》(The Deserted Village),诗中作者回忆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美好生活,哀叹没落的农村经济和萧条的乡村景象,对一去不复返的甜美、宁静而简朴的农村生活寄予了无限留恋之情。同时对英国资产阶级“圈地运动”对农村所造成的贫穷和衰落进行了深入地揭露,展现了一幅工业革命后英国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

哥尔德斯密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包括《好脾气的人》 (Good-Natured Man)和《委曲求全》(She Stoops to Conquer)。前者虽然在舞台上未获得大的成功,但其文字剧本却受到广泛阅读;后者从文字版本到舞台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委曲求全》讲述了一位年轻漂亮女士装扮成女仆追求一位帅哥绅士的故事,该剧充满了幽默诙谐的语言,并设计了各种巧妙的误会,上演时剧场内一直笑声不断。时至今日,它依然是英国剧院保留的最佳剧目之一。

哥尔德斯密最著名也最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小说当属《威克菲尔德牧师传》(The Vicar of Wakefield)。小说通过对普罗姆罗斯牧师一家悲欢离合经历的生动描述,展示了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妙趣横生的写作风格。故事情节曲折,描写生动,人物个性把握准确到位,加之文字浅显流畅,使稍有英文功底的人一翻开此书就会不忍释卷。

10 、理查德·布·谢立丹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

理查德·布·谢立丹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他在莎士比亚和萧伯纳两位戏剧大师之间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谢立丹的父亲是都柏林皇家剧院的著名演员,曾任该剧院的经理,母亲是一位作家,因此谢立丹从小耳濡目染,深受文学和戏剧方面的熏陶。早在1775年1月,谢立丹的第一部剧作《情敌》(The Rivals)被搬上了舞台。作品讲述了两位年轻人为了一位漂亮姑娘争风吃醋的故事。虽然该剧通篇充斥着令人捧腹的笑料,但由于剧情过于冗长,加之导演的失误以及个别主要演员表演不到位,使之初次上演并未获得很大成功。谢立丹吸取教训,重新编排了《情敌》,第二次上演之后,大获成功。

1777年,谢立丹创作出了他的喜剧代表作《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是年5月,他亲自执导,将其搬上了舞台。《造谣学校》乍一上演,旋即引起轰动,伦敦的上流社会、市井街坊谈论的话题均离不开《造谣学校》,人们争先恐后,先睹为快,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

所谓造谣学校,是指以史尼威太太为首的上流社会中一群喜欢搬弄是非、制造谣言,以诋毁他人名誉与破坏别人家庭幸福为乐事的男男女女。该剧有两条主线:一条以萨尔菲斯兄弟为主,另一条以弟泽尔爵士夫妇为主。约瑟夫·萨尔菲斯虽然满嘴仁义道德,但却满肚子男盗女娼,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查尔斯·萨尔菲斯虽然行为放荡不羁,但却心地十分善良,是一个十足的大好人。谢立丹借这对兄弟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18世纪伦敦上流社会的虚伪。弟泽尔爵士虽然生活在上流社会,但却对上流社会的造谣生事、虚伪狡诈极为反感,他欣赏乡村淳朴的道德准则,特意娶了一位贫苦的农村少女为妻,但这上流社会即“造谣学校”仿佛是一个大染缸,弟泽尔夫人很快就染上了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的恶习,为此夫妻间争吵不断。戏剧的结尾,约瑟夫名声扫地,而查尔斯既获得了美人的芳心,又获得了丰厚的遗产;弟泽尔夫人也在丈夫的感化下,改掉恶习,双方重归于好。

《造谣学校》是对18世纪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道德败坏,对上流社会的恶意制造谣言,对贵族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虚假伪善,做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该剧剧情脉络清晰,结构布局严谨,语言俏皮幽默,喜剧气氛浓重,因而久演不衰,堪称英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令人十分遗憾并不解的是,谢立丹这样一位天才的剧作家,却于1780年前后突然放弃了创作,转而从政。虽然谢立丹以自己的滔滔辩才一度当选为下议院议员,但当他落选议员之后,却因债务缠身,贫病交加,晚景十分凄凉。谢立丹1816年去世后被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结论

18世纪英国文坛小说创作成果丰硕,感伤主义文学曾经风靡一时,“意识流”创作手法初露端倪,因而传之后世的作品较多。诗歌创作虽然不多,但“墓园派诗人”的诗作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谢立丹的剧作则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这一切为日后英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 (英文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高继海.简明英国文学史 (英文版)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 (英文版) [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6.

[4]王卫新,鲍秀文.英国文学名著故事梗概及作品导读(英汉对照)[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5]章智源,刘德军.英美文学描写词典 (英文版)[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6](英)Jonathan Crowther.牛津英美文化辞典 (英汉对照)[M].黄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8]李纯武,寿纪瑜.简明世界通史 (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英国小说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