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1-08-15 00:48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政治

魏 宁

(西北大学 职 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79)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突显自身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从 90年代初开始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在十多年的发展当中,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具有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新生力量。为高职学生思想素质过硬、政治方向正确、道德观念高尚提供发展和教育保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技能培养、职业规划、研究方向等方面有本质区别而更显不同。因此,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需要一支具有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要求的辅导员队伍。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着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不仅要求高职学生在具有过硬心理素质和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更加要求能够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技能、会求知,能适应当今社会竞争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这对作为直接面向广大高职学生的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11高职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意见》等文件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求建立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由此可见,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作为辅导员队伍中的新生力量,高职学校辅导员同样肩负着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而有效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使命。

21高职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科学定位。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高校中心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和纽带[1]。因此,明晰高职学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使辅导员在其基本职责内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辅导员其角色定位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的定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高职学校辅导员往往有着多重角色,扮演着学生生活中的“保姆”角色、困难中的“救火队”角色、思想上的“主心骨”角色、管理上的“多面手”角色。在辅导员队伍中有一句名言:学生的事无小事,学生的事要事事关心、事事操心,这也是具有多重角色的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相知、相通的纽带桥梁的具体体现。

31高职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学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但是现阶段,高职学校由于学生事务性工作的不断增加、贫困生问题的日益突出、学生“奖、助、勤、贷、补”等工作量的增加以及辅导员待遇低、地位低、压力大等种种原因,导致尚未建立一支稳定的辅导员队伍,由于辅导员在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工作角色上都堪称“复合型选手”,但是在工作晋升、前途目标发展上却只能屈居“二流选手”,因此辅导员在思想上呈现出不稳定性的特点,在工作上表现出高流动性特点。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高职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发展关系到高职学生思想的稳定,关系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也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学校必须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辅导员队伍。

41高职学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目标。辅导员专业化是一个长期性、系统化的过程,既包括辅导员日常工作实践的专业化,辅导员自身素养、能力、知识技能的专业化,还包括辅导员这一职业相对应的学科体系建设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的专业化、激励和保障机制的专业化和辅导员理论发展的系统化等多个方面[2]。按照辅导员专业化的总体要求,在高职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上,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逐步实施专业化、专家化管理的培养方向,根据学生培养专业的特点和方向选派具有相应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的辅导员参加业务进修,努力形成多层次、多背景专家型辅导员队伍,从而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高职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高职学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11思想活跃但欠缺自我认知

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相比,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欠缺、科研水平有限,但学生的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容易接受先进事物和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政治局势、经济走势和未来发展比较关心,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但是,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自我定位和认知,加之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不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和培养目标,认为高职就是本科压缩型教育,更觉低人一等。此外,很多学生因为不会合理规划学习,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空虚无聊也就经常成为高职学生的“流行”用语。

21能力突出但组织纪律性差

高职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巅峰时期,自我意识的彰显使他们在任何场合都愿意尽显能力和展现才华。加之高职学校特有的立意高远、丰富多彩的各类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普遍的专业实训活动,定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让他们能够有施展自我特质才华和接触社会的舞台。但是高职学生在能力突出的同时更突显自我放荡不羁、我行我素的行为特点,缺乏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再加上其文化基础本来就一般,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还有少数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而到学校的,到校后因缺乏目标理想,进而不思学习,组织纪律涣散,上课迟到,无故旷课,喜欢吃喝攀比、抽烟酗酒,迷恋电子游戏、网吧。这些都成为高职学生思想不成熟的特质表现。

31目标尚存但心理素质欠缺

很多高职学生在入校时都满怀信心和美好的愿望,希望能通过大学的学习和深造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竞争中能有一席之地。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很多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高职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一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委靡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将其当做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了有些人精神抑郁,个别的学生甚至会走上轻生之路。

三、立足高职学校实际,建设素质过硬、青春有为的辅导员队伍

11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基础

根据教育部 2006年 5月 20日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应当通过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

(1)岗前培训。在辅导员上岗前,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或资深辅导员对新参加工作的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了解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学习,熟悉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学教务工作的具体现状,有利于辅导员做到第一时间熟悉、第一时间上岗。

(2)日常培训。每周各系召开辅导员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总结一周工作情况,部署下周工作,并结合工作实际,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了解更多的现行政策及管理条例,更好地了解学生工作的管理规定。

(3)骨干培训。通过选派骨干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比如辅导员学历进修、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等等,使辅导员保持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始终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前列。

21发挥积极作用,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强调民主、包容多元”,最终是为了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一步体现互动性趋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工作对象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帮助、共同进步[3]。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必须遵循心理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微妙,教育的效果也就越好[4]。因此,高职学校辅导员通过多种形式在沟通与互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谈心工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谈心,可以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随时随地了解高职学生思想动态与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化解。另外,应当加强“两课”教学,在教学中互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入学开始,应安排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团课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同时辅导员可以利用班会、团课学习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多渠道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努力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和文化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

(2)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高效化。由于辅导员所带的学生数量较多,工作量大,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日常的管理工作应具备一套可行有效的方法。

首先,加强学风、班风建设。辅导员应经常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有时应与学生一起进行听课学习,然后利用班会对学生课堂情况进行总结。或采取主持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与兴趣,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调动了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其次,加强寝室卫生、教室卫生规范管理。实行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必须定期到学生宿舍进行走访,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解决学生的一些困难;通过家校联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也让学生家长更清楚其子女在校的各项表现,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同时协助公寓管理员共同管理学生。公寓管理员每天通报检查结果,再反馈到辅导员处,让辅导员有重点地对不合格寝室进行督查。

(3)建设“多元共生”的校园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高等性特点,决定了高职学校在文化建设中除注重特色建设外,也应注重“多元共生”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使高职学校校园文化更加全面、更加和谐[5]。从这个角度出发,需要辅导员不仅需要指导团总支、学生会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比如辅导员为英语协会、创业协会、文学社、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等社团组织担任评委或顾问,与学生一起开展活动。或者为各类体育比赛担任裁判,开展系列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把学生的业余时间吸引到有益的活动上来。并且辅导员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扶贫助学、社会调查、文化下乡等各种方式,认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辅导员的亲和力,拉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管理。

(4)切实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做好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高职院校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把符合条件的青年学生发展到党组织中,不断加强教育培养,既凝聚、稳定了广大青年学生群体,又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质,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而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发挥中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学生党员的同时,辅导员严把组织发展的质量关。教育学生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力求上进,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认真做好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合格一批发展一批,在发展党员的时候力求公正公平。另外,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探求适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特点的党支部组织形式、组织生活方式、支部制度化建设及监督机制也是学生党建的当务之急[6]。

[1]吴彬,冼锦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分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

[2]王广婷,周亚夫.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进程中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1).

[3]谢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趋势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

[4]黄明伟.把“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J].探索,2004,(2).

[5]王丽华.基于学校文化视阈下的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6]龚正想.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