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阅读策略,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011-08-15 00:52谢暮松
关键词:生词学习者文章

谢暮松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417000)

训练阅读策略,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谢暮松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417000)

本文旨在借鉴成功的外语学习者运用的各种阅读策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来寻求适合高职学生的成功阅读策略,提出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建议,以期从根本上改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策略;选择性阅读;背景知识;阅读能力

一、阅读策略

2009年7 月,教育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阅读能力既是高职高专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毕业生进入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多的领域。因此,搞好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对提高我国整个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相当艰苦的习得过程,多年来,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英语阅读学习上,但学习效果依然很不理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不同于阅读技巧,它不仅包含了阅读中的一些技巧,如预测、推理文章的内容、猜测文中生词大意、略读法、跳读法等,还包含了阅读者在理解文本和监控理解过程中一系列有意识、即时和灵活的阅读行为和能力。随着阅读研究的深入,阅读策略的内容不断丰富,已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阅读行为,如略读、回读、跳读和容忍含混语言等发展到今天的激活背景知识、图式的认知策略、帮助透彻理解文章的语篇策略等。国外对阅读理解过程的研究,大体分为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相互作用模式三种模式。1986年Block依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将这些策略分为全局策略和局部策略。全局策略指读者把握整篇文章,运用背景知识、抓住中心大意和理清文章结构等策略。全局策略的使用有助于读者调动一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反之,利用构词法、句型和语法规则分析字、词、句的策略则称为局部策略。Sarig(1987)划分的四种类型的阅读策略为:(一)有技巧的策略:略读、浏览、跳读、在文中写下关键字、对文章内容做出标记、在页边写出段落大意、使用文中注释;(二)归类和简化策略:替代、用自己的话解释、婉转陈述、同义词;(三)衔接发现策略:有效使用图式来预测下文、辨认文章中的人物及他们的观点和行为;(四)监控策略:意识到计划的改变并完成任务、放下不懂的地方、调整阅读速度、纠正错误、进行自我评价。

二、阅读策略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尽管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但是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实验证明: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策略训练,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都会有所提高,缺乏教师指导的阅读对阅读能力的影响不大,恰当、有效的阅读实践不仅需要对阅读行为的监控,也需要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进行指导。1977年Rumelhart提出相互作用模式,这种模式启示人们,阅读策略的训练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又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图式的优势,语言知识和背景信息互为补充,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2002年刘丹丹和刘亦春对大学生使用英语阅读策略的差异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策略对英语学习者非常重要。

三、高职学生的阅读策略训练

(一)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现状

高职学生大部分来自非重点中学,他们所受教学方法相对较为落后,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按照自下而上的阅读方式,理解每个单词、词组、句子、段落进而理解全文,学生对整篇文章都要仔细阅读,从而造成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不强,综合推理能力差,逐渐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逐字逐句阅读,很少跳过生词,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而不是有选择地查;注重细节,抓不住整个句子的意思,阅读视野窄,阅读速度缓慢;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不同阅读目的不能调整策略;阅读时使用母语策略,边看边将文章在脑子里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严重影响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文章整体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时在心里默念或读出声来的习惯,也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及对文章的通篇理解;另外,该部分学生综合成绩不理想,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在阅读中注意力易分散,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对于阅读策略陌生,策略意识淡薄,认为不用策略也能答对几个题,或者不知道自己使用了策略,他们倾向于不间断地将阅读材料从头看到尾,认为作笔记太浪费时间,总是习惯读完一篇材料就接着读另一篇,不会再去总结反思上一篇材料的内容。

(二)阅读策略训练

高效的阅读能力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除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以外,教师还应该抽出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并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科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直以来,对二语阅读策略的研究较多,研究者对成功的二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做了初步调查并将其特征总结为:保持对整篇文章理解的敏感,阅读视野开阔,不局限于单个词、词组,跳过不重要的生词,在句子中推测生词的意思(引自姜向东)。基于此,阅读策略训练的理念是:成功的阅读有赖于合理、恰当地使用策略,学习者,尤其是不善阅读者,可以通过培训成功阅读者使用的一些有效策略来提高阅读水平、考试成绩、对知识的记忆等。

作者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一些适合高职学生的阅读策略。

1.实施母语阅读策略的正迁移。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母语阅读时碰到类似问题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母语阅读的正迁移,使策略学习变得更容易、更具个人意义。同时,母语迁移还可以反作用于母语阅读,将好的阅读策略适用于母语阅读,从而根本上改进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力。

2.利用上下文线索理解和推测词义并及时巩固记忆。第一遍阅读材料时,尽量运用上下文,通过审视生词、词组与句子中其他单词、成分的关系,或返回参考有关段落,甚至整个语篇,从词汇的多项意义中选择符合句意的词义、推出生词涵义、识别代词所指的对象。不影响理解的单词,跳过去。阅读完毕后,重新就阅读中出现的生词在判断重要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通过字典明确其词义,并记录下该单词甚至含有该单词的词组或句子,最后定期对单词进行巩固记忆。

3.寻找主题句。能够注意到并快速找到主题句的技巧对于那些阅读有困难的阅读者特别有用。找到段落主题句能极大地帮助阅读者区分要点和支持的细节,以加强理解,来找出段落的主旨。运用略读和寻读两种重要的速读策略,快速阅读文章题目及小标题、起始段、总结段、每段的段首、段尾句,识别that is to say等语篇标记,跳过大块细节,快速捕捉文章中心意思、查找某些具体信息,加速对文章的表层理解。

4.选择性阅读。阅读是一个选择性的过程。文章的某些部分会比其他一些部分重要,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标题、小标题、第一段、最后一段、简介、结论、图表、摘要等,通过先阅读这些重要部分,对文章获得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决定下一步的阅读。主题句的阅读要求更慢、更仔细,阅读支持性细节则快得多,甚至可以跳读。Grant设计过一个阅读程序,专门训练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文本标题和副标题来理解和记忆信息,确定信息所在范围。这个程序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浏览标题。在阅读标题时就自问对这个话题了解什么信息?作者给出了什么信息?第二步:连接。在浏览标题之后,读者自问这些标题是如何相互连接的?在问的同时写下一些关键词帮助标题之间的连接。第三步:阅读文本。在阅读文本时一定要记住标题的内容,同时找出能表达标题重要信息的关键词或短语,并用各种记号将他们标出。同时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完全理解了信息,如果没有完全理解,可以重读。第四步:概括。写下标题,然后在不看标题的情况下概括每一部分的要点和主要的细节,然后概括全文。第五步:重新阅读。重新阅读文本,检查在概括时所写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细节的准确性。对不正确的信息进行修改。这种有目的的阅读过程可以加强对阅读信息的理解与巩固。

5.具有与阅读材料内容相关的图式,并将其应用于阅读过程之中。在阅读之前,以书面形式向读者提供未知图式或者激活已有图式,弥补或尽量减小缺乏背景知识对阅读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语言能力弱的高职学生对相关图式更为敏感,更容易从阅读前导中获益。因此,在阅读的准备阶段,教师应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保证学生活动所需的图式,并将其运用到阅读之中。教师除依赖教材中提供的介绍性文字外,还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阅读前的指导,以口头形式介绍背景,就文章的内容提问或指导学生就材料主题推理,帮助学生将个人经历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加速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6.合适的阅读材料。Krashen的输入假说(1982,1985)认为,决定第二语言习得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接触大量有意义的、有趣的、略高于学习者当前知识水平的语言输入材料。因此,阅读材料的难易度影响学习者对所读材料的理解效果。与阅读材料难度相关的因素包括词汇的难易度、句子语法结构的复杂性、内容题材的熟悉程度及对文章文体特点的了解程度。有研究认为,生词率控制在5%以内的文本有利于阅读者更为准确地理解阅读中生词的词义。Rodrigo et al的研究证实了阅读材料分三个阶段的有效性,从分级读物-浅显地道读物-文学读物。对高职学生应按照其阅读水平选择相应的读物,特别是分级读物和简写本能有效控制阅读材料中生词的比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词汇的习得,提高阅读的兴趣与效果。

四、结语

成年高职学生的阅读教学,适宜于采用显性的阅读策略训练方式:告诉学生策略使用的价值、训练的原则、目的及预期效果。在教学中采用专题性和渗透性相结合的模式,集中强化训练后,将策略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并坚持下去。同时要求学生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写作、口语、听力等其他语言能力中,以期语言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为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水平,学生还需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首先,养成定期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保证阅读时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大量阅读实践;第二,提高阅读的计划性、目的性。建议学生能制定出一份阅读计划表,合理规划调配阅读的时间、数量、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阅读时间;第三,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扩大涉猎的阅读范围。对自己熟悉的阅读内容,可以选择难度略高的阅读材料,避免造成阅读只是简单的再认而没有阅读成效;而对新涉猎的内容,则建议选择难度适中甚至难度较低的材料,以免挫伤兴趣和积极性;第四,掌握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着实提高阅读成效。

(注:本文系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阅读输入对高职学生口语发展的影响》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ZJY08BZC15;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JYA2009007)

[1][6]刘亦春.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语言阅读策略差异的研究[J].国外外语研究,2002,(3).

[2]王凌,何宁.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研究[J].外语界,2001,(4).

[3]曾祥敏.训练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

[4]姜向东.成功EFL学习者阅读策略调查[J].山东外语教学,2009,(6).

[5]李平,齐萌.从图式论看阅读前导对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9).

[7]郑汉文.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8]孟悦.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

[9]吕中舌,涂远程.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

猜你喜欢
生词学习者文章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