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同对晚清中西关系发展的突破与贡献

2011-08-15 00:48金秋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

金秋蓉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7)

陈季同对晚清中西关系发展的突破与贡献

金秋蓉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7)

陈季同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也是近代中西文化关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先驱。陈季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双向传播工作,并为消除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作了种种努力,他的贡献使晚清中西关系的发展有所突破。

陈季同;晚清;中西关系发展;突破与贡献

陈季同(1852—1905),字敬如,号三乘槎客,福州人, 1877年作为船政学堂第一届留学生留学巴黎政治学堂。陈季同长期活跃在欧洲文化界和政界,是欧洲文化沙龙界的宠儿,与一些西方国家的政要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晚清一些重要外交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

陈季同对中西关系发展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他的贡献更多在于他突破了西学东渐的时代局限,第一次以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视角向西方介绍中国,向世界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声音,试图让世界了解中国。陈季同的努力,突破了晚清中西文化单向度的传播模式,对促进晚清中西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陈季同对晚清中西关系的突破

晚清政府的落后无能及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19世纪的中国渐渐沦落为西方人眼中软弱可怜、被侮辱被蔑视的对象,中国失去了与西方平等对话的可能。面对西方海上文明的压迫,一部分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启蒙者,怀着浓郁的富国强民爱国情结,在如饥似渴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自觉担负起启蒙者的使命积极向国民传播西方文化。在这股西学东渐的时代大潮中,陈季同却以难得一见的清醒意识逆潮而动,积极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的文明,成为中国中学西传的第一人,有力推动了晚清中西关系的发展。

1.突破了晚清中西文化交流的单向度传播模式,确立了中国人独立从事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典范

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直缺乏客观、直接的了解,主要凭借旅行者一些浮光掠影的游记来勾勒中国的形象。14世纪到16世纪,因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国成了欧洲人理想中的奇妙国度,欧洲人视中国为神奇、瑰丽的东方乐土。然而到了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由于国势的颓败,中国在那些外国旅行者游记里,却变成了野蛮之国。此时对中国的描述,大都是低下的、负面的。

更致命的是,欧洲海上文明优势所引发的畸形自豪感使欧洲人忽视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他们的文化输出并不要求得到被描述对象的任何反馈,更不用谈及情感上的互相理解。这种文化强权所引发的西方文化单向度传播成了晚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最大障碍。此外,晚清中国外交内困的现实危局也加剧了启蒙者们的民族危机感,以严复为首的知识分子只认识到引进西方科技与文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却忽视了中学西渐的重大意义。这一国情也使西方文化以强势话语的姿态在中国迅速扩张,中西文化交流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陈季同作为一名旅居欧洲多年的中国人,在这股西学东渐的浪潮中强烈感受到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促使陈季同拿起了手中的笔向西方介绍真实的中国,积极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凭借他在欧洲良好的声望地位、丰富的中西方知识和优美的文笔,努力践行中西文化交流的双向传播。

陈季同的文流传播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前二十年旅居欧洲,主要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主要作品有《中国人自画像》(1884年)、《中国人的戏剧》(1886年)、《中国故事》(1889年)、《中国的娱乐》(1890年)、《黄衫客传奇》(1890年)、《巴黎人》(1891年)、《吾国》(1892年)、《英勇的爱》(1904年)等。这些作品不论是著还是译,陈季同始终都在坚持着他的写作宗旨:让西方人更好地认识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及其价值[1]。

陈季同后十几年定居国内,其主要精力转向传播西方文化。1897年秋,他与其弟陈寿彭一起创办维新刊物《求是报》,他从创刊号起,一直担任翻译主笔,译介西学,连载其所翻译的法典,宣传维新思想,颇具影响。通过创办报纸和翻译西书,他将西方现代文学、政治、法律观念引入中国,促进了晚清文学观念的更新和西方现代政治思想的传播。

综合这两方面的成绩,陈季同堪称双向的文化使者,他一个人担当了向中西双方传播文化信息的使命。在数千年中西文化交往中,中国人还是第一次担当这样的角色、承担这样的使命,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突破具有了典范意义。

2.突破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开创了中国人用外国文字介绍中国的先河

陈季同长期工作、生活在欧洲,通晓法文、英文、德文和拉丁文,对西方文化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加上他原有的深厚的古文功底,学贯中西的他可以从容游走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当他以既是中国又是世界的视角向西方介绍中国文明时,他突破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常见的语言障碍,选择用法文写作,以容易被西方所接受的表达方式,向世界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声音。从1884年发表第一篇西文作品开始,到1904年最后一部著作出版的20年间,陈季同用优雅的法文写了大量关于中国的著作,开创了中国人用外国文字介绍中国的先河。

陈季同用法文创作的作品以优美流畅的文字、丰富新颖和广博深厚的内容为其在法国文学界甚至整个欧洲社会赢得了声誉,连法国文坛从不轻易赞人的阿拉托尔佛朗士,也认为陈季同的文笔诚实而轻敏。他的代表作《中国人自画像》1884年出版后,在巴黎一度产生轰动效应,一年内至少再版五次以上,两年内已出到第11版。1885年,该书英译本在伦敦等地出版,被誉为“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的书”[2]。此书法文本直到1975年还曾在巴黎重印,陈季同法文作品的畅销程度由此可见一斑。陈季同的法文作品被译成英、德、意、西、丹麦等多种文字,他是中国第一位作品畅销西方的中国作家。

二、陈季同对晚清中西关系的贡献

陈季同突破了晚清中西文化交流的单向度传播模式和语言障碍,开创了中国人用外国文字介绍中国的先河,为林语堂、辜鸿铭等后来者树立了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典范。同时,陈季同作为一名外交官,以他的外交手段、个人魅力和法文作品谋求西方世界的对话、认可和支持,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为晚清中西关系发展作出了贡献。

1.积极参与欧洲的文化生活,以实际的言行改写西方对中国人的不良印象

陈季同天性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待人热情,善于结交,很受欧洲上层社会的欢迎。当时清朝使臣常被邀请出席各种庆典、阅兵、宫庭舞会和音乐等活动,而使臣及参赞多不通外语,所以每每要由陈季同陪同应酬。不久,陈就成为当时欧洲外交界的活跃人物,与俾斯麦(Otto,prince von Bis mark, 1815—1898)、甘必大(Léon Gambetta,1838—1882)等德、法政界要人关系密切,并建立了友谊。德意志皇帝弗雷德里希三世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外交官颇为青睐,曾经邀请陈季同一同骑马散步。陈季同以广博的知识、东方人的独特看法加上流利的法语,赢得了弗雷德里希三世的尊重。陈季同经常出入于欧洲上层社会的沙龙,并在各种文化场合做有关中国的讲座,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生活。

1889年2月18日,陈季同应邀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演讲,时为该学院学生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聆听了这次演讲。罗曼·罗兰在日记中是这样描述陈季同的:“他身着漂亮的紫色长袍,高贵地坐在椅子上。他有一副饱满的面容,年轻而快活,面带微笑,露出漂亮的牙齿。他身体健壮,声音低沉有力又清晰明快。这是一次风趣幽默的精彩演讲,出自一个男人和高贵种族之口,非常法国化,但更有中国味。在微笑和客气的外表下,我感到他内心的轻蔑,他自知高我们一等,把法国公众视作小孩……听众情绪热烈,喝下全部迷魂汤,疯狂鼓掌……”[2]陈季同在欧洲文化沙龙界的受欢迎程度及其介入当地生活之深都由此可见一斑。

陈季同的《中国人自画像》、《中国人的快乐》等作品问世后,受到英语世界公众热烈而友好的欢迎,产生了广泛而显著的影响,在西方文坛声名鹊起。西方知道了一个中国将军的名字“Tcheng Ki-Tong”,1891年4月他还成为法国《画刊》杂志的封面人物。其间,法国政府为表彰陈季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杰出贡献,授予他“一级国民教育勋章”。据《福建通志·列传·陈季同传》记载,“西人梯航之来中国者,莫不交口陈季同”。在清末文人中,没有人比陈季同在西方更出名的,他是19世纪末在欧洲最有影响的中国人之一。

陈季同以其活色鲜香的形象活跃在西方的外交舞台,让西方民众真实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幽默、智慧和魅力,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不良印象。

2.向西方展示了真实意义上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陈季同用法文写作的目的非常明确。正如他在代表作《中国人自画像》序言中所写的:“我打算在这本书中实事求是地描述中国——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了解来记述中国人和风俗习惯,但却以欧洲人的精神和风格来写……并愿意就研究所及,指出西方文明与远东文明之间的异同所在。”[3]因此,矫枉与对话成了陈季同法文写作的两大要旨。

陈季同通过他的作品执著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一个民风淳朴、蕴涵着丰富文化的国度,并时时在文中表现出对自己祖国的偏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国人自画像》一书中,陈季同非常理性地介绍了中国的宗教、哲学、婚姻、家庭、教育、价值观念和文化起源等问题,反复强调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展现了中国与欧洲最为不同的文化特性。在题材上,陈季同也有意识地选择了“育婴堂”、“妇女”、“劳工阶级”等最容易让西方人误解的现象和问题来写作。由于这些作品来自于一个中国人的真实描述且是以又是民族又是世界的视角来写作,深受西方人士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和歧视。

陈季同还把《中国人自画像》一书中“娱乐”这一章扩展成《中国人的快乐》一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人的各种节日活动、体育活动、饮食文化、茶酒文化、工艺美术、戏曲文化,乃至打纸牌、踢毽子、斗蟋蟀……把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写得津津有味,有意识地反驳了欧洲人关于中国是一个“野蛮的堡垒”的民族偏见[4]。

陈季同的作品,向西方展示了一个和平、宁静、幸福的中国,由于其作品在欧洲的影响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起到了矫枉和对话的作用。

3.灵活施展外交才干,争取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支持

作为一位外交家,陈季同还参与了晚清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事件,并在其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前,为制止法国进行侵略扩张,受命李鸿章,陈季同在欧洲开展了系列外交活动,在15天内会见了14位法国各界人士,包括总理、外长、海军部官员、前西贡总督、前驻华大使等。通过外交活动,他探明了法国对越南问题的强硬态度,搜集到各类情报,表明了中国与越南的宗藩关系;他还运用外交手段,在法国总理和外长面前,谈及法国特使脱利古对中国的蛮横态度,从而导致该员的撤回。虽然最后中法战争还是打了起来,但是李鸿章对陈季同的评价是称其“深知大体”。在中法战争期间,陈季同还连做18篇《中国和中国人》,刊登在《两个世界》的杂志上,促进了法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同情,在舆论上帮助了国家的抗战。

综上所述,陈季同作为一名文化使者,开创了中学西传的先河,树立了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典范,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作为一名外交官,他处处维护国家利益,以其灵活的外交手段和独特的个性魅力,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让中国获得了一部分西方开明人士的认可和支持,为晚清中西关系发展作出了贡献。

[1]金秋蓉,肖郁哉.观澜船政文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叶艺兴.陈季同: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J].文化月刊, 2003,(1).

[3]李秋华.论中学西渐中的陈季同[J].东南传播,2006, (3).

[4]邵纯.给陈季同以应有的历史地位[J].实事求是,2002, (5).

Abstract:Chen ki-Tong is a renowned diplomat,of later Qing dynasty and a pioneer of model significance in the modern China and theWest Cultural relation.Chen ki-Tong concentrates efforts on t wo-way propagation work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 and makes a variety of efforts to remove theWestern prejudice against China and,his contribution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 QingDynasty andWestern relation.

Key words:Chen ki-Tong;latterQing dynasty;relation development bet ween China and theWest;breakthrough and contribution

Chen ki-Tong's Breakthrough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Relati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and theW est

J IN Qiu-rong
(Fujian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Fuzhou 350007,China)

K25

A

1001-7836(2011)04-0013-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4.006

2010-06-12

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科研项目《船政文化丰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2009B29),课题负责人:金秋蓉

金秋蓉(1972-),女,福建闽侯人,高教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船政文化、写作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如何克服语言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的异质共生——以英译《浮生六记》为例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西文化语境下月亮的“意”与“象”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