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口腔科普展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2011-08-22 02:54韩永成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口腔卫生参观者

王 鹏 张 辉 韩永成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北京市民口腔健康水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建成流动口腔科普展厅并在社区巡展。本研究通过对参观展厅的市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参观者的口腔保健行为及其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6月-201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在北京市朝阳区的3个街道举办了流动口腔科普展厅巡展活动,总计95场展览,参观人数累计约15000余人次。将展览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利用随机数字表选定其中的25场,对参观选定展览的60岁以上老年人均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巡展内容 流动口腔科普展厅包括互动性爱牙知识触摸屏、有效刷牙指导台、可移动宣传展板、保护牙齿动画宣传片和纸质口腔健康科普材料,主要介绍口腔基本结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口腔常见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口腔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及口腔自我保健方法的正确应用。每场展览现场均有口腔专业人员开展口腔健康讲座,同时配合使用菌斑染色片指导市民学习有效刷牙方法(Bass法,即水平震颤法)。

1.2.2 问卷内容及发放方式 对选定的展览场次的60岁以上所有参观者均发放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在参观前发放口腔健康调查问卷A卷,参观后发放B卷。采用现场答卷,独立完成,当场收卷的调查方式。A卷与B卷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口腔卫生习惯(换牙刷频率、刷牙方法、是否使用牙线等)、口腔卫生知识(正确口腔卫生习惯知识、牙周疾病知识等)和就医行为(定期检查,定期洁牙等)等内容。

1.2.3 数据录入和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 问卷发放 共发放问卷841组,每组包括A卷和B卷,A、B卷均填写完全,无缺漏项或重复填写者为有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86组,有效率为93.5%。其中男性380人,女性406人。

2.2 口腔卫生行为及就医行为问卷调查 参观展厅前口腔卫生行为及就医行为调查结果见表1,虽然61.4%的参观者可以做到早晚刷牙但是只有27.5%的人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牙线的普及程度极低,知道并使用过牙线的人仅为2.2%。有13.5%的参观者每年到医院进行定期口腔检查,但仅有3.9%的人每年定期洁牙。

表1 展厅老年参观者口腔卫生行为及就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3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参观前后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结果见表2。通过参观流动口腔科普展厅展品,参观者各项口腔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参观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据2005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习惯不容乐观,北京市65~74岁老年人患龋率98.6%,龋均为14.5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65.0%,牙石检出率88.0%,牙周袋检出率为71.6%;41.9%的老年人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的老年人仅为0.5%。

有效地清除和控制牙菌斑、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龋病和牙周病的最有效方法[3]。拥有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是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前提[4]。口腔健康教育已被证明是一种在提高口腔卫生知识和改变卫生行为方面十分有效的方法[5]。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使公众掌握口腔健康知识,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促进口腔健康[6]。要提高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水平,应首先从更新老年人群的观念开始,使其明白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息息相关,懂得刷牙的目的,学会有效刷牙方法,正确使用口腔保健用品,针对影响口腔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维护老年人的口腔健康。

流动口腔科普展厅融合使用了多种口腔健康教育方法,是融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宣传口腔健康知识的新形式。参观者可以观看宣传展板、参加口腔健康讲座,领取健康宣传手册,可以在互动性触摸屏上观看口腔科普动画片并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问答。展厅内的口腔专业人员利用菌斑染

表2 展厅老年参观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结果

3.讨论

口腔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已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口腔健色片现场指导参观者学习有效刷牙,进行医患互动,让专业人员更贴近地观察和指导受教育者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这使得受教育者在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改善,口腔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单纯的口腔健康讲座[7]。

本次调查发现,参观口腔科普展厅的北京朝阳区社区老年居民,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比例达到61.4%,明显高于2005年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41.9%,说明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开展的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收到了成效,公众的口腔健康意识得到了提高。

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中要求到2018年实现市民刷牙率达到90%以上,正确刷牙率达到70%以上。流动口腔科普展厅利用体验和参与的形式对公众进行口腔科普宣传,使参观者在寓教于乐中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必将为北京市民的口腔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1]李 刚.口腔预防与社会医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1-134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附带数据光盘

[3]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2-204

[4]台保军,江权,杜民权,等.学校口腔健康教育项目的3年效果评价.上海口腔医学,2006,15(6):591-595

[5]Buischi YAP,Axelsson P,Mayer MPA,et al.Effect of two preventive programs on oral health know ledge and habits among Brazilian school children[J].Community Dentistry and Oral Epidemiology,1994,22(1):41-46

[6]姜保俊,魏万宏,邓玉玲.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对牙周病认知与行为的影响[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3):140-142

[7]张朝晖,韩永成,张 辉,等.口腔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的效果评价[J].广东牙病防治,2009,17(6):260-262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口腔卫生参观者
最美的蝌蚪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口腔卫生师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关上手机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