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2011-09-10 09:19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罗双双
中国商论 2011年21期
关键词:出口商品进出口汇率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罗双双

1 背景

中国经历了连续20年的贸易顺差,在国际经济市场上既被誉为 “全球化时代最大的成功故事”同样也面临着“中国顺差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指责。近年来,由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中美与中欧双边贸易均呈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市场持续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汇率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规避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汇率风险?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2 理论基础

一般而言,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从以下两个理论层面来分析:

一是汇率平均水平的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贬值促进出口,改善国际收支;而升值使出口下降,从而恶化国际收支。J曲线效应对此作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即: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该国贸易收支及经常帐户收支状况一般并不能立即改善或恶化,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其原因是一国货币贬值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善经常项目收支状况。这一变化过程会维持一段时间,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应的。

二是汇率波动剧烈程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汇率波动会增加与国际贸易相关的风险,而经济学中假设厂商是风险厌恶者,因此汇率波动会对削弱国际贸易流量。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中国经济生活的一系列调整, 尤其是将直接导致中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动, 从而影响到由拉动中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总体进出口贸易,继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我国2000年到2010年底的汇率月度数据和中国净出口贸易总额月度数据研究汇率如何影响一国总的商品进出口或一国贸易收支。

3 汇率如何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性因素源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属于出口导向型国家,经济较快增长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此时出口增加往往超过进口增加,所以我国的汇率长期是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国内外投资者由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看好投资前景,导致外国对本国投资的增加,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下降,本币升值。最后,我国的GDP增长也有利于人民币趋于坚挺。

我国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变化相对平稳。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21日发布公告称,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调整为1 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人民约升值2.01%。这意味着,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长期固定的现象已经结束, 中国进出口贸易面临需要不断适应结构调整的问题。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也就是人民币在小幅升值中, 这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企业有很大压力。

人民币升值消息的公布,在国内和国际都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其中的焦点中国进出口贸易收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此采用2005年到2010年的汇率变动更有参考意义:由我国2005年到2010年人民币汇率季度数据反映了汇率的走势:从2005年一季度的一单位美元兑换8.276单位人民币到2010年四季度的一单位美元兑换6.652单位人民币,这期间是人民币升值速度较快的一个时期。(2008年底到2009年底,由于金融危机,汇率保持平稳走势,在6.897到6.828区间变动)

决定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我国出口商品的世界市场实际价格。出口商品的价格在生产成本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受到人民币汇率影响。汇率的升值或贬值会直接传导到一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上, 出口商品的价格和国际市场同类商品价格差额大小影响外国对我国商品的需求大小,进而影响进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

为了研究汇率变动和出口贸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 采用2005~2010 年间的数据,用Eviews6 进行了经典线性回归,得出以下结果:

EXPORT表示出口贸易额, EXCHANGE 表示汇率。由回归结果可知汇率变动和出口显著相关,汇率每下降1单位 ,出口正向变动84851676单位 ,即出口的汇率弹性为84851676。而且由T统计量值说明单个变量显著,判定系数R2=0.858908以及修正判定系数Adj R2=0.836630的值说明数据对模型的拟合优度高,F统计量值为38.55458说明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由回归结果,可以知道中国2005年汇改以来,汇率的下降即直接标价法下本币的持续升值并没有理论上的出口减少,而是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在增加。这是因为除了汇率以外,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一国的进出口,比如国家政策、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跨国公司的投资、国内市场的饱和程度、进出口产品的类型和世界上目前市场的行情等也会影响。

由分析模型结果可以看出,虽然2005~2010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进出口贸易也在增长。这得益于汇率变化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到2010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促进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使得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加快:具体表现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竞争力的服装、鞋类等轻工业出口减少,以科技含量高为主要特征的机电产品增势强劲。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5年的183217.4亿元到2010年的397983亿元,增长幅度达117.219%,服装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1398958.6万美元到2010年的3599597.7万美元,增幅只有157.306%;而机电类出口总额2005年到2010年从8543106.2万美元增长至26580899.4万美元,增幅达到211.139%。

为了研究机电类出口额受汇率下降的影响, 采用2005~2010年机电类出口额的季度的数据,用Eviews6 进行了经典线性回归,得出以下结果:

EXPORT(机电类)表示机电类出口贸易额, EXCHANGE 表示汇率。由回归结果可知汇率变动和出口显著相关,汇率每下降1单位 ,出口正向变动28755262单位。而且由T统计量值说明单个变量显著,判定系数R2=0.674309以及修正判定系数Adj R2=0.659505的值说明数据对模型的拟合优度高,F统计量值为45.54869说明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由回归结果,可以知道中国2005~2010年汇率下降,机电类出口额一直在增加。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有降低了企业从国外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成本, 因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国内对国外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这对改造中国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形成新兴产业起着重要作用。同样也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使用效率,整体产业结构的改善。

汇改以来,汇率变动在改善贸易失衡、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等方面的影响日渐显现。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优化:纺织、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能源性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下降, 机电产品出口呈增长趋势。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部分不具竞争力行业会逐步衰退。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出现服装、鞋类等我国传统出口行业的企业部分倒闭、退出市场,并引发行业内加速整合的情况。由此看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效应。然而,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结构升级,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

4 政策建议

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去缓解这种负面影响呢?

其一,我们要努力提高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同时,也要注重自主产品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其二,根据市场需求,整合落后的传统产业,淘汰夕阳产业。通过市场和政府双重机制,采取激励措施来引导传统产业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竞争力,同时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和扩张,促进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其三,.坚持渐进的、可控的人民币汇改政策, 消除经济运行风险。在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继续扩大浮动区间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同时, 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合理、稳步、适度升值, 保持汇率政策的自主性。

其四,不断完善中国的汇率改革机制,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能够在更稳定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增长更加均衡和持久,中国需要有效控制汇率以保证国际收支、出口量的稳定。通过对汇率机制的不断完善,能够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使经济能够在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经济环境中长期稳定发展。

[1]〔美〕保罗·克鲁格曼,袤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梁琦,徐原.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兼论2005 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J].

[3]邓水兰,温诒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J].

猜你喜欢
出口商品进出口汇率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