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配合补肾活血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2011-09-11 10:31王巨庆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慈溪3153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内皮素椎动脉颈椎病

王巨庆 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慈溪 315300

我们采用推拿手法配合补肾活血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7月我院推拿科、中医内科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1~60岁,平均(51.3±7.2)岁;病程0.6~3.4年,平均(1.5±0.3)年;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3~62岁,平均(53.5±7.5)岁;病程0.3~3.5年,平均(1.1±0.6)年。100例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颈椎正侧位X线片、颈椎MRI或CT检查示颈椎病;②经颅超声多普勒证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③排除耳源性眩晕、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病等内科疾病引起的眩晕。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①推拿手法:患者取仰卧位,先依次行分离牵引、旋转摆动、侧屈摆动、后伸摆动;然后一指禅推法或抹法于前额部,分推前额,按揉印堂、太阳、阳白、鱼腰、头维、四白穴,施扫散法于头侧胆经,五指拿法于头项部。改取俯卧位,依次予垂直按压棘突、垂直按压横突、垂直松动椎间关节;然后一指禅推法、揉法于颈项部往返施术,用拇指按揉风池、风府、天宗、阿是穴等。最后患者取坐位,施滚法于颈胸椎部及斜方肌,提捏颈项及斜方肌,沿胸锁乳突肌拇指按揉,颈部拔伸。在充分放松颈部肌肉的基础上,用拇指顶按住偏歪棘突的侧方,在安全范围内,向颈椎正中线推按,以纠正偏歪之棘突。每次治疗15~20min,1周2次。②中药治疗:予补肾活血止眩汤,组方:杜仲12g,桑寄生9g,当归12g,川芎9g,葛根12g,天麻9g,半夏、白术各12g,黄芪15g,枳壳12g,泽泻15g,柴胡12g,黄芩9g。1天1剂,分2次服用。肝阳上亢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g;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5g,旱莲草30g;瘀血内阻者加地龙9g,全蝎6g;痰热内阻者加竹茹12g,黄连6g。

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10mg,1天1次,睡前服,颈复康冲剂1包,1天2次,口服。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症状严重程度比较以及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评价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0表示无此症状,10表示症状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生活。以积分率减少程度为标准判断临床疗效:积分率减少>80%为临床控制,积分率减少50%~80%为显效,积分率减少20%~49%为有效,积分率减少<20%为无效。积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3.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眩晕、恶心、乏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x± s) 分

3.3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P=0.04)。

3.4 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 ( x± μsg)/mL

4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眩晕”、“痹症”等范畴,“虚”为其病机关键。张仲景谓“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肾主骨生髓,肾阳不足,肾气虚,鼓动无力,脉道不畅,脉络失养,虚瘀共存,致清阳不升及血虚脑失所养而出现眩晕、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风和痰亦为重要病机。肝属风木之脏,肝开窍于目,风火相煽,上扰头目,痰阻清窍,清阳不升,均可致目花发黑,视物旋转;或肝之阴血不足,不能上注养目,以致头晕,视物旋转。肝风内动,风火上扰神明;或痰浊壅遏,上蒙清窍;或气血亏虚,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或肝肾阴虚,筋骨濡养不足,髓海失充而致。

血浆内皮素(ET)可引起血管痉挛和组织器官功能损伤[1],导致脑血管管径减小[2]。颈椎退变致椎动脉受压,经壁压力增高,缺血、缺氧导致内皮细胞产生大量的ET释放入血,作用于小脑和脑干的受体,可能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的重要体液因素之一[3]。

推拿手法可以达到舒筋活络,消炎镇痛,松弛肌群的目的。推拿能直接机械性的分离颈部肌肉和韧带的变性粘连,消除肌肉韧带痉挛,促进局部血液、淋巴流动,恢复颈部肌肉的弹性,消除无菌性炎症。推拿促使病变部位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病变软组织的血供,使血流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解除局部组织的疼痛及促进水肿吸收。Maitland手法和推拿结合可以调整颈椎管的内外力学平衡,纠正颈椎解剖位置的紊乱、变异及颈部软组织损伤状态,改善颈椎各关节与椎动脉及周围神经的位置关系[4]。补肾活血止眩汤中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黄芪、当归、川芎益气活血,葛根、白术、枳壳、泽泻健脾祛湿,柴胡、黄芩、天麻、半夏疏肝祛风。补肾活血止眩汤融天麻白术半夏汤及柴陈泽泻汤之方义,兼顾风火痰虚瘀,标本同治。本组结果显示,推拿手法联合中药能够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头痛、恶心以及乏力等症状,并能改善血ET水平,改善血液循环。

[1] SaitoY,NakanoK,MukoyamaM,et al.Application of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endothelin to hypertensive research[J]. Am J Med, 1990, 15:734.

[2] Baykaner MK.Evidence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vascular end othelium originated humoral factors to cerebralvasospasm[J].Acta Neurochir(Wien), 1993, 124(2-4): 135-138.

[3] 冯世庆, 杨敏杰, 孔晓红, 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变化[J].中华骨科杂志 , 1997, 17(6):387.

[4] 郭健红.Maitland手法结合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4):1127-1128.

猜你喜欢
内皮素椎动脉颈椎病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内皮素-1对牙周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内皮素-1及血栓素B2影响的比较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青少年颈椎病106例诊治体会
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