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评价研究——来自北京市猪肉经营者的调查

2011-09-12 07:39宁攸凉宁泽逵王慧敏
中国猪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经营者猪肉效益

宁攸凉 乔 娟 宁泽逵 王慧敏

(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100083;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猪肉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来自北京市猪肉经营者的调查

宁攸凉1乔 娟1宁泽逵2王慧敏1

(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100083;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本文基于北京市猪肉经营者的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方法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猪肉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猪肉经营者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评价存在明显差异; (2)经营效益影响因素的第一主成因子是价格波动、猪肉的销售价格、猪肉销售数量、猪肉采购价格、季节差异、竞争者数量与猪肉货源保证。

猪肉;经营效益;影响因素;主成分因子分析

1 引言

猪肉经营者是连接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与猪肉消费者的桥梁与纽带,在中国生猪产业链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猪肉经营者作为中间商,经营效益或者利润是他们的经营目标。如何提高经营效益是猪肉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把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作为切入口,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猪肉经营者提高经营效益,促进生猪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国内研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与猪肉消费者的学者比较多。卢凤君等(2003)、 韩纪琴等(2008)对生猪屠宰加工环节中的企业行为选择问题进行研究; 程志斌等(2007)、 刘军弟等(2009)对猪肉消费环节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发现猪肉经营者和猪肉经营效益相关的文献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利用北京市猪肉经营者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猪肉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本文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对主成因子分析法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对数据来源与样本的特征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利用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第五部分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本文将运用主成因子分析法,从猪肉经营者效益的众多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几个主要的影响因子,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

调查中,共抽取n个样本,p个效益影响因素(xi,1=1,2, …,p)。 原始调查统计资料整理的数据矩阵形式如下:

由于效益影响因素的量纲相同,可直接将 x=(x1,x2,…xp)T的 p 个影响因素综合成 p 个主成分 y=(y1,y2,…yp)T, 即:

其中, y1是 x1,x2,…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y2是与y1不相关的x1,x2,…xp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yp是与 y1,y2,…yp-1都不相关的 x1,x2,…xp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这样, 主成分 y1,y2,…yp分别称为经营效益影响因素的第一、第二,…,第p 个主成分。 显然, y1,y2,…yp的方差依次递减。

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

我们在文献阅读整理与猪肉经营者访谈的基础上构建猪肉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而设计出调查问卷。2009年10~11月,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产业经济研究团队成员在北京市6个区县对猪肉经营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对经营者进行访谈调研,以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验证、补充与完善。被调查对象是猪肉经营者,包括超市或连锁店专柜、批发市场肉摊、农贸市场肉摊、肉食专营店与其他类型的猪肉经营者(猪肉销售者)。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考虑到研究团队成员的时间与精力,本次调查设计样本量为105个,实际有效样本为104个,问卷有效率达99.05%。

3.2 调查样本特征分析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抽样的范围包括3个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与丰台区)与3个郊区(顺义区、房山区与通州区)。从被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来看,上过小学的经营者有15人,占14.42%;上过初中的经营者有53人,占50.96%;上过高中或中专的经营者有30人,占28.85%;上过大学及以上的经营者有6人,占5.77%。显然,绝大多数猪肉经营者已经具备基本的算账知识。从经营实体所属类别来看,猪肉经营者的主要经营实体包括农贸市场肉摊(35.58%)、超市或连锁店专柜 (22.12%)、批发市场肉摊等(16.35%)。从户籍来看,北京市猪肉经营者大多来自京外地区(77.88%)。从经营实体的组织形式来看,个体工商户依然是猪肉经营者选择的主要组织形式(82.69%)。从经营实体的经营时间来看,2~5年的占 50.00%,6~10年占25%,0~1年的占 13.46%,11年及以上的占11.54%,由此也可知,猪肉销售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不断有新的经营者进入,也不断有老的经营者退出。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经营效益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我们对猪肉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对于“猪肉品质”,表示根本不重要的经营者有0人,占0%;表示不太重要的经营者有0人,占0%;表示一般重要的经营者有4人,占3.85%;表示比较重要的经营者有24人,占23.08%;表示非常重要的经营者有76人,占73.08%。对于 “猪肉的含水量”,表示根本不重要的经营者有0人,占0%;表示不太重要的经营者有1人,占0.96%;表示一般重要的经营者有8人,占7.69%;表示比较重要的经营者有53人,占50.96%;表示非常重要的经营者有42人,占40.38%……。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经营者对各个影响因素的评价存在差异,各个影响因素对经营效益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然而,我们仍然无法识别哪些因素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4.2 经营效益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因子分析

为了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识别出较为重要的几个影响因素,我们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4.2.1 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

我们采用PASW Statistics 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以判定该矩阵适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测结果见表3,其中Bartlett检验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不是一个单位阵, KMO(它是一个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指标)的值为0.63(见表3),表明适合上述变量可以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白俊红, 2008)。

4.2.2 主成分因子分析

在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对19个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做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到表4与表5。

表4给出的是各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可以看到,只有前面6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PASW Statistics 17.0软件只给出了前6个主成分,即得到所谓的主因子。第一

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9.55%,第二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5.07%等等,前6个主成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48%,占方差贡献的大部分。

表2 猪肉经营者对经营效益影响因素的评价

表3 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

得到主因子后,还需要进行因子旋转,得出各因子与原变量之间的关系。表5给出的是转轴后的因子负荷矩阵。6个主因子是所有猪肉经营效益影响因素的线性组合,表内因子负荷即对应经营效益影响因素变量前的系数值。

对于第一主因子,因子负荷较大的有 x6、 x5、 x7、 x4、 x17、 x16与 x9, 即 价格波动、猪肉的销售价格、猪肉销售数量、猪肉采购价格、季节差异、竞争者数量与猪肉货源保证。在调查中发现,猪肉的采购与销售价格波动较大;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差异大;猪肉销售数量受价格、货源影响较大。

对于第二主因子,因子负荷较大的有 x12、x14、x15与 x13, 即雇工工资、 促销费、融资难易与税收。在调查中发现,雇工工资往往只涨不跌,这造成经营者成本的刚性;促销对销量的增加是非常明显的;经营者主要采用个体户组织形式,由于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向银行贷款融资难度大;经营税收是猪肉经营者的主要经营成本之一。

对于第三主因子,因子负荷较大的有x3、x19与x2,即经营场所的安全卫生水平、政策法规与猪肉的含水量。在调查中发现,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购买者更倾向于到卫生水平高经营场所购买猪肉含水量低的猪肉;而政策法规对猪肉经营效益的影响是直接明显的。

对于第四主因子,因子负荷较大的有x11与x18,即摊位 (柜台)租金与地理位置。在调查中发现,摊位 (柜台)租金构成经营者的主要成本之一;离消费者越近的地方,销售量越大,经营效益越好。

对于第五主因子,因子负荷较大的有x10与x5,即经营者的自身议价能力与猪肉的销售价格。在调查中发现,猪肉经营过程,经营者的自身议价能力越高,越能掌握定价权,经营效益越好;猪肉的销售价格对经营效益的影响直接明显的。

表4 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值和累计贡献率值

表5 转轴后的主成因子负荷矩阵

对于第六主因子,因子负荷较大的有x1与x8,即猪肉的品质与猪肉的损耗。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猪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猪肉损耗越高,购进的猪肉能出售的数量越少,经营效益越差。

5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1.1 猪肉经营者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评价存在明显差异

受经营者个体特征的影响,经营者对猪肉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评价存在差异。以 “猪肉品质”为例,表示根本不重要的经营者有0人,占0%;表示不太重要的经营者有0人,占0%;表示一般重要的经营者有4人,占3.85%;表示比较重要的经营者有24人,占23.08%;表示非常重要的经营者有76人,占73.08%。

5.1.2 经营效益影响因素的主因子有六个

第一主因子包括价格波动、猪肉的销售价格、猪肉销售数量、猪肉采购价格、季节差异、竞争者数量与猪肉货源保证;第二主因子包括雇工工资、促销费、融资难易与税收;第三主因子包括经营场所的安全卫生水平、政策法规与猪肉的含水量;第四主因子包括摊位(柜台)租金与地理位置;第五主因子包括经营者自身议价能力与猪肉的销售价格;第六主因子包括猪肉的品质与猪肉的损耗。

5.2 对策建议

5.2.1 分门别类指导猪肉经营者改善经营效益

由于猪肉经营者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评价存在差异,政府需要根据经营者的特征与所处经济环境,分门别类地指导他们提高经营效益。

5.2.2 加强生猪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

猪肉经营者效益影响因素的第一主成因子包括价格波动、猪肉的销售价格、猪肉销售数量、猪肉采购价格、季节差异、竞争者数量与猪肉货源保证。为此,政府指导猪肉经营者充分运用行业协会、合同与纵向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加强产业链纵向协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5.2.3 改善信贷环境,降低税率

猪肉经营者影响因素的第二主因子包括雇工工资、促销费、融资难易与税收。政府通过改善信贷环境,扩宽经营者的融资渠道;同时降低税率,降低经营者的经营成本。

5.2.4 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

猪肉经营者效益影响因素的第三主因子包括经营场所的安全卫生水平、政策法规与猪肉的含水量。随着都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政府需要不断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知识与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切实改善经营场所卫生状况与提高猪肉品质,降低经营者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产业经济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供应链的中国食品追溯体系激励与监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0873124)

[1]白俊红,江可申,李婧,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中国软科学, 2008(3):108-114.

[2]程志斌,曹振辉,葛长荣,等.不同消费态度的猪肉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7(22):33-35.

[3]韩纪琴,王凯.猪肉加工企业质量管理、垂直协作与企业营运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5):33-43.

[4]何晓群.现代统计学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刘军弟,王凯,韩纪琴.消费者对有机猪肉的认知水平及其消费行为调研——基于上海与南京的调查数据.现代经济探讨,2009(4):50-53.

[6]卢凤君,孙世民,叶剑.高档猪肉供应链中加工企业与养猪场的行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2):90-94.

猜你喜欢
经营者猪肉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经营者》征稿启事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