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女性肥胖症合并月经后期或闭经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2011-09-19 08:46张安琪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下丘脑垂体性激素

张安琪,黄 梅,李 熳,汪 斌

(1.武汉市江汉区满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武汉 430000;2.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上海201203;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系,湖北武汉 430000)

1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1日—2010年10月1日征集患者26例,脑力劳动职业女性,18~40岁,病程3~11年(轻度肥胖7例、中度肥胖14例、重度肥胖5例、月经后期21例、闭经5例),患者全部接受针灸治疗1个疗程(2个月)。

对26例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液样本5mL分离血清,分两次提取,第1次:实验开始前1天;第2次:实验结束第2天。早8时空腹抽血,检验科人员用放免法测定血清E2、P、T、PRL、FSH、LH 水平。结果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t-test)。

2 结果

从表1、2可见治疗后,患者 E2、P、FSH 、LH 、T 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仅有PRL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故可初步说明针灸治疗对患者 E2、P、FSH、LH、T无显著影响,仅对PRL有显著影响,故在表3中对治疗前后患者6项性激素正常值人数进行统计,从另一面显示针灸对指标的意义。从表3可见通过针灸,10名E2异常患者全部正常,10名P异常患者全部正常,5名FSH异常患者3名正常,6名LH异常患者5名正常,18名PRL异常患者15名正常,16名 T异常患者14名正常,故可初步说明针灸对患者6项性激素指标均有影响,也待进一步研究。

表1 针灸治疗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E2,P,FSH)影响

表2 针灸治疗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LH,PRL,T)影响

表3 患者激素指标实验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异常患者例数统计

从表3可见通过针灸,10名E2异常患者全部正常,10名P异常患者全部正常,5名FSH异常患者3名正常,6名LH异常患者5名正常,18名PRL异常患者15名正常,16名T异常患者14名正常,故可初步说明针灸对患者6项性激素指标均有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本实验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E2、P、T、PRL、FSH 、LH)的测定 ,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

(1)肥胖、月经后期、闭经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有相关性,对合并以上疾病的患者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女性随着青春期、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围绝经期、老年期各时期生长[1],性激素数量和功能会相应骤变,机体热量囤积、基本耗能功能会紊乱,E2促进水钠潴留,P使基础体温呈双向,T直接参与代谢[2]。青春期、产褥期、围绝经期3个性激素骤变期肥胖和月经病发生率高,有研究认为该期患者肥胖由某些血清性激素的大量合成和释放造成[3]。但血清性激素并不能直接参与机体脂肪合成分解。E2异常下降,E2与它的受体结合所产生的广泛生物效应减少,靶器官本身与相关代谢功能衰减,产生全身性症状如肥胖、月经病。本实验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清性激素指标均异常(其中 E2、P、FSH、LH 以偏低为主,PRL、T偏高为主),引起相应靶组织、器官和细胞对各种血清性激素(尤其是E2)反应的降低和升高。随着人体衰老,脑内E2受体数量降低及功能减退,引发子宫卵巢的E2受体数目减少和功能降低,会使卵巢排卵能力降低,子宫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而使机体的月经、怀孕与调节肥胖能力骤降导致病发[3]。

(2)从表3数据可初步推测针灸治疗对卵巢和垂体释放和合成血清性激素的调节是双向的,因为患者异常情况多样(有过高和过低),这也是在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不显著原因之一,治疗后100%E2、100%P、87.5%T、83.3%PRL、60%FSH和80%LH异常者恢复正常,初步推测针灸刺激能双向调节 E2、P、T、PRL、FSH 和LH水平值,良性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卵巢轴、肾上腺轴),改善内分泌功能。E2能通过正负反馈调控下丘脑与垂体生成LH和FSH(卵巢的生长和发育主要由LH和FSH控制),P只能负反馈调控下丘脑与垂体抑制LH和FSH的释放[2]。可推断,针灸治疗对患者的 E2、T、FSH 、LH 、P、PRL的良性调节是通过针灸刺激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卵巢轴、肾上腺轴)整体的良性调控来完成。

(3)治疗后 ,患者 E2、P、FSH 、LH 、T 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仅有PRL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但是在针灸治疗后10名E2异常患者全部正常,10名P异常患者全部正常,5名FSH异常患者3名正常,6名LH异常患者5名正常,18名PRL异常患者15名正常,16名T异常患者14名正常,可初步说明针灸对患者的6项性激素指标是有一定良性调节作用的,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从患者治疗前后肥胖和月经后期或闭经分别为100%和88.46%的总有效率,证明针刺穴位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卵巢轴、肾上腺轴)良性调节,对该类患者的基础能量代谢、内分泌代谢皆有良性调节影响,说明针灸治疗对该类患者的调节作用是全身性的[4]。因此,综合其他研究和本研究可推测:针灸治疗通过调节肥胖合并月经后期或闭经女性的血清雌二醇、雌激素受体的数量、活性和功能而治疗肥胖合并月经后期或闭经[5]。所以在针灸治疗肥胖合并月经后期或闭经女性恢复其内分泌功能(将 E2、T、P、FHS、LH 、PRL 恢复正常)时,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卵巢、子宫、垂体、肾上腺等多个脏腑、组织、器官、神经综合完成的整体调节[6]。

4 结语

针灸对于该类患者体重和月经的调理是对机体整体调理完成的,符合中医“整体观念”。西医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卵巢轴、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与中医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环路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相似,两大理论的对应体系间一定有关联[7]。所以今后将再进行动物实验,观察针灸对大脑、垂体、相关各种酶、相关内分泌细胞、机体瘦素、血清性激素及其受体、各个脏腑器官等组织的不同影响;进一步观察针灸调理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疗效和机制,探讨针灸治疗该类疾病的作用机制。

[1]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刘敏如,吴克明.世界传统医妇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赵宏,田占庄,陈伯英.电针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GnRH系统影响的分子机制[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3.

[4]秦曲.雌激素受体家族在生殖器官中的表达与功能[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1,209(2):87-89.

[5]黄荷凤,金帆.不同雌激素对大鼠海马和脑皮质区域雌激素受体A和B表达的差异性调节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8):1422-1426.

[6]陈伯英,程立海,高慧.针刺对雌性大鼠垂体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和血雌二醇水平影响的研究[J].针刺研究,1998,23(1):28.

[7]斐廷辅,宋旭村,王淑云.针刺对健康育龄女性卵泡早期血浆中雌二醇、孕酮含量影响的观察[J].中国针灸,1998,18(3):39.

猜你喜欢
下丘脑垂体性激素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进展
垂体影像学特征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内分泌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垂体转移癌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科学家发现控制衰老开关
正念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不同剂量来曲唑对11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SHBG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