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4例临床分析

2011-09-20 06:50于雪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西汀腓总肌电图

于雪冰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金坛 213200)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危害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表现形式多样化,多以感觉神经受累为主,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感觉缺失、疼痛、难治性溃疡、感染以及创口难以愈合,最终可能导致截肢,目前临床上对此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至2010年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采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2009至2010年收治84例DPN患者,符合:①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有不同程度麻木、蚁行感、针刺感、疼痛、烧灼感或如踩棉花等感觉障碍;③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④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治疗组(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和对照组(甲钴胺)。治疗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56.4±2.6)岁;糖尿病病程(8.1±3.2)年;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4.2±1.9)年。观察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49.2±3.1)岁;糖尿病病程(9.1±3.3)年;合并尿病神经病变病程(3.9±1.6)年。两组病人治疗前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尿病病程长短、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短等差异均无显着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1个月给予综合治疗(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和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对照组采用甲钴胺1000μg静脉推注,每天1次, 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长春西汀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甲钴胺1000μg静脉推注,每天1次,15d为1个疗程,各用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第1d,第30d对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

1.3 观察指标

选择2组治疗前后患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为观察指标。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仪采用丹麦DANTEC电子公司生产的Fvomatic 4000XT型诱发电位仪测患侧肢体的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治疗前后肌电图情况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正中神经MCV和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SCV和腓浅神经SCV神经传导速度均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肌电图结果比较(±s,m/s)

表1 2组治疗前后肌电图结果比较(±s,m/s)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正中神经MCV 正中神经SCV 腓总神经MCV 腓浅神经SCV治疗组 治疗前 46 45.02±1.98 39.25±2.26 38.18±4.60 36.45±1.93治疗后 46 51.57±2.05* 45.75±1.91* 42.67±4.26* 40.67±3.01*对照组 治疗前 38 45.07±2.47 39.08±2.02 39.16±4.55 37.41±1.84治疗后 38 49.43±1.99☆ 43.65±2.15☆ 40.01±3.95☆ 38.93±1.81☆

3 讨 论

DPN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并发症,病理改变以阶段性神经纤维脱髓鞘为主,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定提示神经元性受损及肌电图异常[1]。现代医学治疗强调精细控制血糖和改善并恢复神经功能为原则。目前认为DPN的成因主要有谢异常(山梨醇-肌醇代谢异常、脂质代谢障碍)学说和血障碍学说[2]。国内外专家认为糖尿病时微血管病变及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纤维受损变性,发展成为神经病变。而长春西汀是从长春花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药物,属于吲哚类生物碱,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流量、学流变学性质,改善微循环,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增加缺血组织的供血供氧,保护缺血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缺血所致的神经坏死[3],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4]。如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则可直接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基础。甲钴胺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弥可保注射液是一种内源性辅酶B12,能够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轴浆的转运,神经髓鞘的形成和轴突再生,以及神经递质胆碱的增加和传达。在改善DPN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方面有突出疗效。而经临床研究证实,单纯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效果不十分满意[5,6]。通过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DPN,证实其安全有效,可显着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在糖尿病合并症治疗方面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赵桂欣.高凝状态与慢性并发症及其对策[J].实用糖尿病杂志,1997,2(5):20.

[2]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31.

[3]Endo SL,Molnar P,Lake V,et al.Vincamine and vincano are potentblokers ofvoltage-fated Na+channels[J].Eur JPharmacol,2002,314(1/2): 69.

[4]姚纯俭,蔡红青,陈勇平.长春西汀的临床应用[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21):796.

[5]Diogo N.Antines JE·Ensaio multicentrico de vinpocetine Doenca cerebral-vascular[J].Momento Medico,1990,30(2):25.

[6]北京甲钴胺观察协作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4.

猜你喜欢
西汀腓总肌电图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1 例*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长春西汀注射液中的基因毒性杂质研究与含量测定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神经肌电图与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阿姆西汀异构体的药代动力学差异
PBL在肌电图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腓肠肌籽骨导致腓总神经麻痹1例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长春西汀注射液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