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方言词语变调构词现象简述

2011-09-22 10:59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贞丰构词读音

徐 薇

(西南大学,重庆北碚 400715;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贞丰方言词语变调构词现象简述

徐 薇

(西南大学,重庆北碚 400715;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普通话的影响使得贞丰方言中保存的少量的变调构词正在逐渐退出社会生活。文章清理了该方言中的变调构词,并结合历史文献对这些词语的意义来源、演变发展进行梳理。

贞丰方言;变调构词;意义演变

在汉语中同一个词形指称不同对象,可以通过改变语音来区别意义——变音别义,其中包括改变声母、韵母、声调和轻声、儿化等几种方式。变调构词指利用声调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上古前期已有变调构词。不仅汉魏经师音注可以为证,汉魏韵文也都大量地反映了这一语言现象。[1]汉代的音注是我们见到的最早注音材料,其中就反映了不少构词材料。王筠《说文句读》:“然动静易读,已萌芽于汉”。汉语的许多方言中都保留着变调构词的现象。贵州省贞丰县的亲属称谓语及相关词语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变调别意这种现象,而该方言的其它词语却鲜有表现。近年来由于方言受到普通话影响,这些方言词正逐渐退出交际舞台,被普通话词汇所替换,所以很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调查、记录和整理。

贵州省贞丰县位于黔西南州东北部,全县人口36万余人,少数民族占49%。汉族人民使用的汉语属于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贞丰方言中的声调系统具体情况如下表:

调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调值 55 21 42 214

贞丰方言中变调别意的词语集中表现在几组称呼语上。同一个词语形式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历史层面发展的产物,它们同时保留在方言中。这就使得同一个词形肩负的意义太多,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产生交际障碍。因而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提高词语的区别度,所以亲属称谓中集中表现出了变调别意现象。

一、“奶”的读音与构词

奶1[nai42]:乳房或乳汁。 奶2[nai55]:意义指老年女性。例:老奶,老年妇女。

奶奶1[nai42nai21]:妈妈。 奶奶2[nai42nai42]:乳房或乳汁,儿语体。

奶,作为母亲的称呼在《广雅·释亲》有所记载:“奶,母也。”清·袁枚《祭妹文》:“阿奶问,望兄归否?”现代汉语吴方言温州南区话、粤方言阳江话,都用这一称谓。[2]在贞丰方言里保留着这种称呼,但声调发生改变,通过变读第二个音节的音调来与乳汁的意义相区别。在母亲意义的基础上,意义进一步发生转移,表示祖母(贞丰方言缺失该义项),进一步泛化指老年女性。

二、“娘”的读音与构词

娘1[niaŋ21]:母亲。

娘2[niaŋ55]:指母亲的妹妹或母辈的女性。

娘娘1[niaŋ21 niaŋ21]:表示对女性的尊称。例:观音娘娘。

娘娘2[niaŋ55 niaŋ55]:指母亲的妹妹或母辈的女性。

“娘”指母亲很早就有这个意义,在母亲的意义上进一步泛化,指母亲的姐妹或与母亲同辈的女性。再进一步引申表示对女性的尊称。

三、“婆”的读音与构词

婆婆1[pho21 pho55]:丈夫的母亲,多用于背称。

婆婆2[pho21 pho21]:指外祖母。

老婆[lau21 pho21]:指妻子。引申指已婚妇女。

在很早以前的北方,“婆”[po]称母较流行,南北朝时期《魏书·汲固传》:“宪即为固长育至十余岁,恒固夫妻为郎婆。”后来词义向上发生转移指外祖母,平行转移指丈夫的母亲,向下指妻子。“婆”指母亲的义项在贞丰方言中缺失,但其他方言称母为“婆”的情况还有保留,如宋均芬(1994)认为河北定县七堡村呼母[po]。

四、“爷”的读音与构词

爷爷1[i□21 i□55]:指祖父。

爷爷2[i□55 i□55]:指父亲或叔叔。

姑爷[ku55 i□ 55];指女婿,背称。

在贞丰方言中,称谓语素“爷”构成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包含了祖辈、父辈、儿辈,范围相当宽。最早的义项是指父还是祖父目前尚有争议,需要古文献的出土来进一步证明。清人沈自南《艺林汇考》引宋程大昌《演繁露》说“汉魏以前,凡人子称父则直曰父,若为文言曰大人。后世呼父不为父,而转其音曰爷,又曰爹低邪反。”赵翼《陕余丛考》也说“爷,本呼父之称。”《古木蘭詩》:“卷卷有耶名”中的“耶”就是指父亲。《古木蘭詩》是北朝作品,大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东西魏分裂以前。[3]可是依靠出土碑刻材料《四耶耶骨棺盖墨书》,[4]爷爷作祖称的最早用例,出现在北魏永安二年。因此,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爷”的父称用法先于祖称。

“奶”、“婆”、“娘”语义的发展脉络都很相似,这些词最先出现的亲属意义也是表示母亲和父亲,然后才引申表示其他亲属,如:“娘娘”称呼阿姨,“婆婆”称呼丈夫的母亲。这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父母,是我们最先认知的亲属对象,其次才以父母为中心联系扩展到祖父母、外祖母、叔伯阿姨,因此笔者推测“爷”的最早意义应该是指父亲,然后才在此基础上进行词义引申和转移:第一,向上发展以称呼祖辈,如:爷指祖父。明·沈榜《苑署杂记·民风二》:“祖曰爷。”第二,向下发展,指称儿辈,如:姑爷。第三,平行发展,如:用“爷爷”称呼叔叔。

五、“太”的读音与构词

太太1[ tai21tai214]:指祖母 。

太太2[ tai214tai214]:指有地位的夫人。

“太”《广雅·释诂一》:“太,大也”。后引申为身份或辈分高,年代久远的意思。贞丰方言里用来指祖母。

注:感谢导师李海霞教授的悉心指导。

[1]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孙玉卿.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03.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何山.词语札记两题[J].中国语文,2009(5).

(责任编辑:张新玲)

On Zhenfeng Dialect Tone-shiftingWord Formation

XU Wei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400715; Chongqing Three Gorges, Wanzhou 404100)

Standard mandarin influences tone-shifting words existed in small quantity in Zhenfeng dialect to resign from social life. This paper sorts out those tone-shifting words and the origin of the meaning of those words and their evolutio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Zhenfeng dialect; tone-shifting word formation; meaning evolution

H07

A

1009-8135(2011)01-0123-02

2010-11-27

徐 薇(1977-),女,贵州兴义人,西南大学文献所2008级研究生,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贞丰构词读音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贞丰 美遍地金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贞丰县委离退局学习贯彻全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黔桂仡佬语哈给方言比较①
我是小字典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