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以大庆师范学院2010年“国培班”为例

2011-09-26 01:21周爱珍刘继贤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总数培训

谢 巍,周爱珍,刘继贤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通过该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1]

然而,“国培计划”的实施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缺乏针对性。培训的内容一般是由培训机构自上而下设定的,这就造成培训内容的不实用。因为,虽然从理论上说这些课程应该使受训教师的素质水平大大提升,但是,这些培训内容却未必是受训教师最需要的,而教师们最希望听到的课程也可能因为自己作为受训者没有主体地位而未能被培训机构重视。第二,交流过少。大多数培训都是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观摩课、座谈会等活动性课程一般都达不到总课程的50%,由此,大大降低了受训教师的积极性。第三,方式单一。培训大都以受训者前往培训机构集中受训为主,远程培训、跟踪指导培训非常少,所以,受训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承担很重的受训任务,消化吸收的效果自然不好,致使大多数受训者再回到自己的课堂后,依旧只会重走老路,培训的有效性不高。

因此,对“国培计划”的培训需求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它能让培训机构听到受训者的心声,从而为制定和实施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信息,使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培训方式更适合受训教师,更好的实现“国培计划”的目标。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在中国知网搜索主题“国培计划”,共检索文献42篇,其中包括32篇是报道各省市启动国培计划的,对国培计划本身进行研究的只占文献总数的24%,而相关的实证研究仅有2篇,理论研究也是以宏观论述为主。所以,相比于侧重宏观理论的已有研究,本研究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具体的培训内容和方法方面的实证数据;而且,本研究的结论还能够为以后的培训提供方案制定的参考。

二、研究的过程

1.研究方法

第一,问卷法。选取问卷作为测查工具,共设置了两个部分的问题:教师的素质现状和培训需求。其中,封闭式问题36个,混合式问题3个,开放式问题1个。

第二,文献法。在针对研究的结果提出对策建议时,查阅了相关文献辅助分析。

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了大庆师范学院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国培班的学员作为问卷调查的被试,其中,小学语文班学员46人,初中英语班学员34人。在这80人中,所任教学校属于重点学校的有9人,其余71人均来自普通学校,占总人数的89%;任教所在地为县城的有18人,镇的有38人,乡的有10人,只有14人来自村属小学,仅占总人数的18%;来自黑龙江省经济相对发达的哈齐牡佳大5座城市的有42人,来自黑龙江省经济欠发达的另外八座地级城市的有38人。除此之外,女学员有63人,男学员有17人,仅占学员总数的21%;年龄在25岁以下的有3人,在26~35岁之间的有45人,占学员总数的56%,在36~45岁之间的有29人,在46~55岁之间的有3人;教龄在2年以下的有3人,在3~5年的有5人,在6~10年的有5人,在11~15年的达到43人,占学员总数的54%,在16年以上的有27人;获得高级职称的有33人,一级职称的有37人,二级职称的有10人。另外,在80名学员中有8人不是正式在编教师,14人在学校担任行政职务,9人担任学术刊物联络员、市区研究员、群众学术团体成员等社会兼职。

3.研究的实施

研究者首先形成问卷,然后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完善问卷,再对学员施测问卷。问卷施测采取直接发放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最后,研究者对问卷进行数据编码和登记,并用SPSS(10.0)做统计分析。

三、研究的结果

(一)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内容的需求分析

1.农村骨干教师的自身素质需求

(1)农村骨干教师的知识水平比较良好

在78名学员中,有72%的教师拥有本科学历,可以初考认定,农村骨干教师的基础知识比较全面;有83%的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可以初考认定农村骨干教师的教育类知识比较夯实;而只有51%的教师所教学科是自己上学时的所学专业,可以初考认定农村骨干教师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是农村教育环境艰苦和教育经费不足造成的师资紧缺,导致了一名教师任教多门学科的情况和甚至没接受过专业学习也要任教的情况发生。由此,研究者推断,在为农村骨干教师设置知识类培训内容时,各类课程所占比重从高到低应该依次为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教育类知识。

(2)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水平不高

第一,农村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具体表现为:教学基本理念不清,只有26名学员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而69%的学员都认为教学应当以教师为主体;对备课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在回答问题“您认为备课时,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A.备教学大纲B.备教科书C. 阅读有关参考书D. 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E.备学生的生活常识F.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点G. 备教法”时,只有22名学员选择了“ABCDEFG”,而72%的学员都没将备选答案全部选中;对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比较良好,有62%的学员正确回答了关于教学方法的案例分析的相关题目;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回答问题“您认为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试行)》,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什么?A.教学大纲B.课程标准C. 课程计划D.教学参考书”时,有59名学员选择了“B”,只有24%的学员选择了“A”;对于“说课”的认识非常不清晰,高达92%的学员分辨不出“说课与授课的区别”。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村的教育环境相对闭塞,所以农村教师很难接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而这些农村骨干教师凭借着自己的钻研和教学的经验,使得他们可以在教学理念不前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很好的掌握和应用教学的方法。

第二,农村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良好。在78名学员中,只有22名学员从未发表过文章,占总数的28%,有37名学员每年发表一篇文章,占总数的47%,另外还有19名学员每年发表文章在两篇以上,占总数的25%;除此之外,如图1所示,只有19名学员从未研究过课题,占总数的25%,有19名学员研究过市级以下的课题,占总数的25%,有28名学员研究过省级课题,占总数的35%,还有12名学员研究过国家级课题,占总数的15%。究其原因,是新课程改革施行后,教育科研成为评价教师的考核指标,所以,中小学教师也不再只注重教学,而近些年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倾斜,也使得农村教师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同时,高校的科研开始逐渐跟中小学教师之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合作,也使得这些农村骨干教师研究的课题级别大大提升。

图1 学员在研或已结题的课题情况

第三,农村骨干教师的管理能力良好。有54名学员正确回答了关于教师管理能力案例分析的相关题目,占总数的69%。究其原因,本次调研的对象为语文和英语教师,大多数教师都有过做班主任的经历,所以,管理能力良好。

由此,研究者推断,在为农村骨干教师设置能力类培训内容时,各类课程所占比重从高到低应该依次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3)农村骨干教师的师德水平比较高

研究者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对学员进行调查:有67%的学员爱岗敬业,也有1名学员并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有98%的学员关爱学生,并且有76%的学员可以做到无论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有教无类”,也有2%的学员只热爱教育事业,而不热爱学生;有94%的学员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并且有67%的学员认为师表最直接的表现应该是着装打扮朴实大方,而也有6%的学员认为教师也可以时尚前卫。

究其原因,所调查的学员既然能够选择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教育环境中任教,并且成为骨干教师,充分说明他们对教育事业非常热爱,同时对自己又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才能不断进步。因此,农村骨干教师的师德素养普遍较高,关于这方面的培训内容可以相对减少。

(4)农村骨干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不高

有15名学员认为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几乎快受不了了”,占总数的19%,有56名学员认为压力“比较大,还可以承受”,占总数的72%,只有7名学员认为压力“一般,可以游刃有余”,占总数的9%;另外,有56名学员认为这种职业压力主要来自学生,占总数的72%,有12名学员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同事,占总数的15%,有10名学员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学生家长,占总数的13%。

究其原因,“421家庭”的增多,导致现在的学生大多娇纵溺爱,难以管理,而家长对孩子又常常是一味的袒护,再加上同事之间的竞争导致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所以,教师普遍感到压力过大。因此,在设置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时,也要考虑到身心健康类课程的开设。

综上所述,从农村骨干教师的自身素养水平来看,他们所需求的培训内容按照所占比重从高到低应该依次为能力培训、身心健康培训、知识培训、师德培训。

2.农村骨干教师的主观意愿需求

(1)农村骨干教师对培训本身的认识仍存在问题

在回答问题“您进行教师培训最主要的动力是什么?A.教学工作需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充电B.学习兴趣驱使,自我主动地参加培训C.为了拿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因为是否参加继续教育与评职称挂钩D.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硬性要求,不得不学”时,共有72名学员选择了“A和B”,还有6名学员选择了“C和D”。而对“培训的需求程度”,有70名学员选择了“非常迫切”,有8名学员选择了“一般”。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学员都能对培训有正确的态度,因此,在培训伊始,应专门设置一堂关于培训目的的课程,避免学员的功利受训和盲目受训,提高培训的质量。

(2)农村骨干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分析

关于培训的内容需求,有71%的学员最需要教学培训,有15%的学员最需要师德培训,有12%的学员最需要身心健康培训,各有1%的学员最需要科研和管理能力培训。

具体而言,关于教学培训内容的需求,有40名学员最需要最新教学理念的培训,占总数的51%;有21名学员最需要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占总数的27%;有12名学员最需要教学设计的培训,占总数的15%;另外还有3名学员最需要普通教育理论的培训,2名学员最需要国内外教学发展现状的培训。关于科研培训内容的需求,有42名学员最需要最新科研理论的培训,占总数的42%;有18名学员最需要校本教研的培训,占总数的23%;有11名学员最需要论文写作的培训,占总数的14%;另外还有8名学员最需要国内外科研发展状况的培训,6名学员最需要课题申请的培训;2名学员最需要普通科研方法的培训。关于管理能力培训内容的需求,有31名学员最需要最新管理理论的培训,占总数的40%;有27名学员最需要班集体培养方法的培训,占总数的34%;有9名学员最需要学困生培养方法的培训,占总数的12%;另外还有8名学员最需要德育技巧的培训,3名学员最需要普通管理方法的培训。关于身心健康培训内容的需求,有35名学员最需要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占总数的45%;有23名学员最需要避免职业倦怠方法的培训,占总数的29%;有15名学员最需要与学生沟通方法的培训,占总数的19%;另外还有3名学员最需要与同事合作方法的培训,2名学员最需要与家长沟通方法的培训。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农村骨干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培训、最新教学理念培训、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最新科研理论培训、最新管理论培训、班集体培养方法培训、避免职业倦怠方法培训、教学技能技巧培训、校本教研培训、师德培训等等。

(二)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方法的需求分析

关于培训的方式,有47%的学员需要“名师交流,观摩学习”的培训方式,有38%的学员需要“自己实践,专家指导”的培训方式,只有15%的学员需要自学和讲座的培训方式。而关于培训的时间,有45%的学员需要脱产培训的方式,24%的学员需要日常与假期相结合的培训方式,21%的学员需要假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只有10%的学员需要“每周占1个工作日”的培训方式。

综上所述,研究者推断,农村骨干教师最需要的培训方法是在脱产培训的过程中,更多的同名师交流、观摩学习。

四、对策建议

1.对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内容设置的建议

针对农村骨干教师自身的素质需求,并结合农村骨干教师的主观意愿需求,研究者认为,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应该设置为五个部分,即培训目的、能力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知识素养和师德素养。然后,将每一部分细分为几大基础模块,比如,将能力素养细分为三大基础模块,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最后,将每一基础模块划分成具体的培训类目,比如,将教学能力基础模块划分成最新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设计三个具体类目。(见表1)

表1 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内容设置

2.对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方法的建议

根据对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方法需求的分析,研究者认为培训方式应当以受训者为主体,多采用观摩学习和专家指导实践的方式进行培训,讲座培训应作为辅助培训方式进行;而就培训的时间而言,应当以脱产培训和日常与假期相结合培训为主,由此,既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系统地提升农村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又可以通过日常培训让受训者有机会去实践,从而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参考文献]

[1]国培计划[R].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2010-10-22.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总数培训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一半”与“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