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与李行

2011-10-09 05:28李子弋
艺术评论 2011年4期
关键词:天命剧场创作

李子弋

《夏雪》与李行

李子弋

《夏雪》毕竟创作完成,如愿推出。我愿意和我的三弟李行,以我们父亲涵静老人的庭训:“知足、惜福、感恩”的精神,向所有支持和参与演出的朋友们致上感恩的敬礼。没有你们的倾力、倾心的投入,《夏雪》永远只是一个梦,我们会永远“感恩”铭记。

我们珍惜,在创作前后,每位朋友和每个阶段,所给予的激励与意见,让我们更坚实、更稳健地走上创作之路。

我一贯服膺,凡事只要我们尽了心,尽了力,只可能余留一些缺点,作为再出发的动力。我常认为:“不要追求完美,太圆满会遭受‘天忌’”!天道盈虚,月有圆缺,老子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李行,我的三弟,八十年来,同胞扶携,同体悲欢。我们成长在动乱苦难的时代,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家庭,坚毅而豁达的父亲,教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爱人做人的道理,也给我们充分的选择理想、独立生活的自由。没有自由开放家庭的源头活水,不可能有李行创作的精神活力。都知道,李行的专业是电影导演,很少人看到过青年李行对戏剧表演艺术的狂热和执着,他成长于剧场,成就于电影。如果冷静地观察与解析李行的作品,电影艺术应是他剧场艺术的延伸。

1963年的《街头巷尾》、1972年的《秋决》、1978年的《汪洋中的一条船》、1979年的《小城故事》以及1980年的《原乡人》,这些李行成名的作品,随处可以读到李行从小格局、小天地的剧场舞台的表演艺术轨迹,转化为大格局、大天地的发光发热的电影艺术。

我的父亲是一位入世苦行的宗教家,更是一位天人实学的哲学家。他关怀生命、敬爱生命、尊重生命、守护生命,他的生命哲学,深远地影响了他的后辈,更影响了李氏子孙,尤其是李行。

三弟李行对父亲说:“悲天悯人、仁民爱物是你的天命。电影戏剧永远是我的天命”!我体会他们共同追求和坚持的“天命”,不是宗教上的主宰义的“天命”,而是儒家在“中庸”开宗明义所标举的“天命谓之性”价值义的“天命”。亦是孟子所说的:“此天之所与我者”的自然本性,且竭尽生命去完成和圆满的终极价值。

因此,李行一生无怨无悔地追随者父亲的“天命”前进,去完成他自己的“天命”,行年八十,他依旧坚持创作《夏雪》,圆满他所肯定的终极价值的理想“天命”。

《夏雪》的戏剧创作,一如《秋决》的电影创作。一直是李行坚毅、进取的“天命”价值。借用何怀硕教授在《论<秋决>》的文章中所指出:

“宇宙人生的大问题,永远没有结论的,何况现代的成就,独于人生问题束手无策,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忧患颠踬更形深重。中国的人生哲学现代人是否应弃之若敝履?我想没有人敢回答”。

李行在《秋决》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尊重,并以新的诠释方式,对中国文化“生生不息”赋予了新的意涵。他肯定:“生生”者,乃是前一个生命带领了后一个继起的生命,后一个生命圆满了前一个未竟的生命。这既是“生生大德”,亦是生命的爱,爱的生命。

《夏雪》,原是关汉卿元曲的经典作品《窦娥冤》,七百余年来,为各类戏曲改编为《六月雪》,而传诵艺坛。李行与孙阳一导一编赋予了继起的中国文化新生命。

中国文化以“生生不息”动态和谐的宇宙观,来观照天人关系,亦以“善善不已”日新又新的心性之学来指导人生。

我的祖母刘太夫人是明末最后的道学思想家刘宗周先生的嫡裔,刘宗周先生的心学,成为我父亲母教的源头。父亲常以宗周先生的语录:“人生始终有善,终于无不善”。人的本体是:“有善无过,有过,非过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善非善,有意为善,亦过也。此处头路不清,未有不入于邪者”。解析人性本善、本恶、无善恶之辩,与利义爱恨人生。父亲常说:“当前人类最大苦难的根源,出于恨而没有爱”。

《夏雪》,李行以“善善不已”为主轴,为《六月雪》建立起“心灵环保”,新的生命价值与人性本善清凉之新义。

“知足、惜福、感恩”,愿以此六字为《夏雪》演出的落脚!

责任编辑:李 雷

李子弋:极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猜你喜欢
天命剧场创作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张山毅
《一墙之隔》创作谈
开心剧场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论《日出》的剧场性
创作心得
天命夫人
开心剧场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