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程序设计类课程项目式教学探讨

2011-10-14 01:39何易
关键词:程序设计学期软件

何易

高职院校程序设计类课程项目式教学探讨

何易

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充分实现了加强实践教学同时也顾及到理论的教学的理念。然而,学生仍然不能直接合格从事软件编程和技术服务工作,还需要企业短期培训和实践,原因是项目太理想,不能体验实际工作问题和工作流程,只是就形式方面改革了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必须以工作过程为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获得实际经验,掌握最新技术。

高职;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

众多高职院校仿照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增强课程改革体系,打破传统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建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将工作任务作为中心来组建课程内容,让学生组织课程内容时将工作任务作为中心,使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过程的部分理论知识,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项目和典型产品作为一个学习项目载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充分发展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测评将过程评价和结果综合评价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评价。

一、教学模式目标

根据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的需要,程序设计课程应该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软件项目和项目经验的方案设计过程中,体会到的岗位能力的需求,学习程序设计相关的技术,如果不从真实的实战项目来讲,就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软件企业很难让学生直接与他们接触真正的代码和一些软件项目,对于提高学生质量和他们自身的素质培养是一个瓶颈。许多专家也困惑,积极探索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推进方面比较慢。

结合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对于毕业生的岗位,培养出的是编程岗位的初、中级编码程序员、测试员、以及运行维护人员(图1)。因此,程序设计教学鼓励教师承担企业横向项目,鼓励研究和开发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如见创新的相关的训练的项目,注重吸收先进的,开放源码软件项目的成功模式,以四个实际项目为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软件产业的特点,工作过程教学指导,使学生真正体验软件过程,软件岗位的标准和软件的关键技术。关键是采用标准软件培训实践,软件标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培训,学生获得编程经验,实现准职业人的教学目标。

图1 程序类专业对应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二、具体实施方案

主线为能力的培养,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构建“451”课程体系。课程上,建立4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平台,设置5类专业方向,培养过程——主要是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安排使用“0.5+1.5 +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前五学期,主要依托校园软件培训基地,第一学期进行部分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课程,第二、三、四学期主要为职业培养核心能力课程,第五学期为5个专业方向的职业训练和毕业设计,直到第六学期,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做”始终如一的实行,分阶段步骤实现零距离就业(图3)。

图2 “451”课程体系方案

1.职业能力课程学习平台:根据工作内容安排,第一学期主要开设一些基本课程,如 《计算机基础》《基本语言》(如 C、Java或 Vb等)《开发工具》(E-clipse、Visual Studio或如Dreamwever等)或《专业英语》,通过这些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这是专业入门的阶段。

2.职业能力课程学习平台基于内容分析:在二,三、四学期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如《图像处理》(Cold raw、Photoshop等)《静态网页设计》(网页,网页,分区)《数据库》(Sql Server或Oracle等)《动态网页设计》(ASP.NET、Java EE等)《动画设计》(如Flash)《软件测试》《软件工程》等。通过这些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深刻理解已经掌握的知识。

3.职业培训和毕业设计平台:经过4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大型软件的能力,但仍相对分散。因此在第五学期需要一个综合训练。为了有针对性,根据岗位组班和学生的专项技能分类训练。可以分为数据库管理,平面设计培训,以及程序设计方面的综合培训,系统开发与设计,全面的培训,软件测试培训,操作维修培训。根据学生的选择方向,毕业设计,促进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设计方面的能力。通过这种特殊的训练,最终基本上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4.职业能力岗位对接的平台:在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在一个真正的学习、工作环境,加强学校的学习成果,真正的接触工作岗位。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安排课程,层层递进。以职业能力作为构建的原则,合理划分课程平台,形成的知识结构,从浅入深,从概括到升华,从简单到复杂,以行动作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知识链结构;在能力培养上形成一种模式,由基本能力发展到综合能力,形成一种可以顶岗的层层递进的模式。此体系是根据人的认知模式和软件开发职业能力形成的设计。

三、教学模式测评

教学效果评价中,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将综合实践技能的考核作为主线,这是它的基本思想,建立一个开放式、全程化的考核体系。本课程体系还应注重实用性,创造性和技能培训的要求,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评估法,实施以能力作为为评价准则的开放,综合评价。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有足够的基本知识,适应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二是实践能力,突破有限技能考试,提高创新能力和沟通技巧+项目团队合作能力。三是全面实施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项目齐全,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绩效综合评价,都被计入自己的成绩中,增加比例的日常考察。考试不仅仅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学生学习和培训的一部分。四是要在内容中加入国际认证试题,与国际认证接轨。

学生不仅要上传个人总结以及项目成果,还要设计并使用“学生反馈评价表”,其中包括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案,学习情况(包括掌握知识和技能,经验和自我评价),教师评价,领导评价项目,教师和学生发展在线评价系统,这些主要是用于学习成果的评估,还要通过组织学生个人或团体代表交流发言,反映学生评价情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小结

高职院校要注重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方案,科学设置教学指标,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对话,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企业生产需要。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孙英,王萍.浅谈高职高专软件专业课程设置的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07(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与模块化教学 [J].职教通讯,2007(17).

G462.2

A

1673-1999(2011)24-0205-02

2011-10-16

何易(1971-)女,江苏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01)讲师。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学期软件
禅宗软件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软件对对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