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分析及对策

2011-10-18 03:12鹿艳存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毕业生问卷

鹿艳存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医药分院,江苏徐州221116)

医药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分析及对策

鹿艳存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医药分院,江苏徐州221116)

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

焦虑是一种综合的负性情绪,是在人们主观预期有挫折、威胁、压力等将要来临而缺乏有效应对措施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体验。处于青春期的医药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是指他们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所产生的焦躁不安的情绪体验。尽管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较好,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我们重点调查我校药学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并进行心理疏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校药学专业三年级(毕业实习班)高职生,以班为单位,整群抽取药学专业6个班女生和全部毕业实习班男生共845人。共发放问卷845份,剔除无效问卷58份,有效问卷7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14%;其中男生295人,女生492人;年龄18~20岁。

1.2 方法

自编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共45个题目。要求从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相符、有些符合、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5个等级中选择出最符合的一项,依次从1~5分计分。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见表1、2)

(1)从表1可以看出,在就业情景和就业结果担忧2个因子上,女生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并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在就业情景因子上(t=-3.208,P<0.01)有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对就业结果担忧因子上(t=-2.180,P<0.05)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在行为表现、学校因素、就业期望、自身条件、自我认知、就业前景担忧因子上,女生平均得分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自编问卷总分(t=-2.373,P<0.05)女生高于男生,并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说明医药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对就业前景和就业结果担忧方面。

表1 高职毕业生就业焦虑各因素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M±SD)

表2 就业焦虑及各因素在生源上的差异检验(M±SD)

(2)从表2可以看出,在就业情景、行为表现、学校因素、就业期望、自身条件、自我认知、就业前景担忧、就业结果担忧各因子上,农村与城镇毕业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就业情景、行为表现、就业期望、自身条件、自我认知、就业前景担忧因子上,城镇毕业生平均得分高于农村毕业生;而在学校因素、就业结果担忧因子上,城镇毕业生平均得分低于农村毕业生。自编问卷总分农村毕业生低于城镇毕业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3)我们也进行了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就业情景、行为表现、学校因素、就业期望、自身条件、自我认知、就业前景担忧、就业结果担忧各因子平均得分及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除就业情景、就业结果担忧因子独生子女平均得分略低于非独生子女外,其余因子及自编问卷总分独生子女平均得分略高于非独生子女。

3 讨论

研究表明,适度的就业焦虑可以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但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1]。因此,要重点对处于青春期的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不适当高焦虑心理进行及时调适。

3.1 外界调适——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我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都组织举办实习就业双选会,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有很多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由此产生就业焦虑。为此,要实施全过程渗透式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学习、实践而逐步积累起来的[2]。另外,需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职生实践能力包括认知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协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但能帮助学生缓解就业中的紧张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还能使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3.2 自我调适——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3.2.1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适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这是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3]。学生要客观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了解职业要求,调整就业预期值,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减少就业焦虑,学会理性决策。学生求职、就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处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即使目前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若没有竞争意识,也可能丢掉这份工作。另外,还应克服就业心切、急于求成心理,否则易使就业失败,失败的体验又会强化沮丧、忧虑情绪。客观分析自身,合理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勇气,会减轻心理焦虑程度。

3.2.2 做好就业准备,提高职业决策能力 (1)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积累成功经验[4]。(2)通过归因训练以及心理暗示等手段,提高自身职业决策能力。(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了解他人成功就业事例,寻找自身闪光点。通过以上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提高自身就业决策能力,有效降低就业焦虑。

3.2.3 运用理性情绪,消除就业焦虑 基本方法是:(1)找出使自身产生异常紧张情绪的诱发事件。(2)分析自身对该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从理性角度审视这些想法,并且探讨这些想法与所产生紧张情绪之间的关系。(3)拓宽自身思维视角,放弃不合理想法,学会用合理的思维方式取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4)随着不合理想法的消除,紧张情绪开始缓解,并产生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进而产生合理想法,从而感到轻松愉快。最后,个人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异常紧张情绪的困扰。另外,可以采用注意力分散法。在胡思乱想、坐立不安时,读一本有趣的书,或进行喜爱的娱乐活动及体育运动,达到乐而忘忧的目的,也可采用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的方法,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还可以寻求支持与帮助,主动将遇到的烦恼向朋友倾诉,这样既可以把心中的烦恼、郁闷发泄出来,又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得安慰,从而缓解焦虑心理。

3.3 社会援助——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必要的人文关怀

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有赖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个体所承受的心理负荷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大。为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毕业生就业阶段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家庭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应给予积极引导、帮助和必要的人文关怀,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总之,我们应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注重人才全面发展,提供全面、深入、有效的就业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寻找和把握就业机会,开发自身潜能,展现自身优势,实现“充分就业”和“人职匹配”目标,逐步营造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和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吴文峰,卢虎彪.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源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4:349.

[3]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3:11~13.

[4]张驰,刘鹏.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79~780.

G444

B

1671-1246(2011)05-0152-02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毕业生问卷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问卷网
初、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性别差异研究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问卷大调查
最“叛逆”的毕业生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