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欲破世界天然气版图

2011-10-26 07:58胡文瑞专栏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7期
关键词:利比亚两国页岩

■胡文瑞专栏

非常规:欲破世界天然气版图

■胡文瑞专栏

如果说传统能源曾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那么非常规天然气将创造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会。

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两大力量,一是美国,二是中国。美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则是紧随其后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且两国都是能源生产大国。

美国提出“能源自立”,中国也在追求能源基本自给。但是,目前中美两国在能源自立方面都做不到。不过,有一点中美两国可以走到一起,那就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这可能促使中美两国实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特别是非常规天然气可采方面有着极大的合作可能性。

去年,中美两国都有能源合作项目,签署了《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国家能源局关于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行动计划》,计划运用美方在开发非常规天然气方面的经验,就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资源评价、勘探开发技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划出了江苏句容盆地和辽宁下辽河盆地合作试点,用美国的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模式进行合作开发。中国石油与埃克森合作开发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进一步探索致密砂岩气开发的成功之道。两国的页岩气先导试验区选择资源潜力较好的川渝黔鄂区、人口密集资源消耗量大的苏皖浙区和北方重点地区三区。中美合作开发页岩气、致密气,使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制定中的《科学发展的2030年国家能源战略》,将页岩气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国家将制定鼓励加快页岩气开发的政策。近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对清洁能源的探索则更多集中在非常规天然气领域。业内也明白,随着开采技术的突破,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到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5%,这甚至改变了美国现有的天然气政策。据介绍,美国已经改变了近三年内引进5000万吨LNG(液化天然气)的计划,有可能实现天然气的自给自足,甚至成为LNG出口国。

页岩气的快速发展,致使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有可能将挑战现有的世界天然气版图。在谈到页岩气等资源开发的前景时,美方代表已经不再认为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而是称其“已经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

中国在开发非常规天然气上有着巨大需求,而美国则在非常规天然气开发中已经先行一步,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霸主。但中国在致密气开发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煤层气用不了几年就会上一个大的台阶,页岩气已见到好的苗头。加强非常规天然气技术领域方面的合作是双方取得共赢的局面,这将为加速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步伐,摆脱油气资源的制约是一件极大的好事。虽然,美国人看到了这一问题,但是受政治的干扰跳不出冷战思维的教条,这是美国人的悲哀。

中国和美国在页岩气领域,地质条件基本相似。也就是说中国也存在同样的页岩气发展前景。中国的页岩气储存达到45万亿立方米。在中美两国签订页岩气合作协定的同时,中石油也与英国壳牌公司开始了在四川共同探测页岩气的工程。国土资源部张大伟先生讲,页岩气资源开发计划第一步将首先开展全国性的页岩气地质调查,根据地质调查的结果,优选出50~80个有利目标区,进而提交20~30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根据目标,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可达1万亿立方米,达到常规天然气产量的8%~12%。

目前,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虽然是个难题,但是已经成为“主战场”,成为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我国页岩气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引进三大石油公司,而且要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在商业模式上,可以借鉴国外由小公司开展前期开发,当项目进展到一定规模时,再由大公司收购之后进行规模建设。

技术的突破使美国的能源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一场非常规能源的变革也将在中国发生。

然而,对此次西方国家的做法,也有专家表示不容乐观。董漫远说:“假设利比亚难民潮流向邻国、流向欧洲,新一轮动荡势必造成。那时,能源供应安全、油价上涨,都将与利比亚动荡产生直接关系。”

中国从利比亚进口原油约700多万吨,约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中石油财务总监周明春在出席2011中石油业绩说明会时称,中石油对于地区动荡的危机应对方案也正在形成中。“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已经组织好几次专题研究,公司应对危机的战略方针大体上是,在国内加强勘探,同时加强新的渠道合作谈判,比如与俄罗斯等产油国的谈判。”

董漫远认为:“现在中国政府、中国石油企业都持比较冷静的态度。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和北非国家等坚持基本的外交原则、政策,通过此次事件证明是正确的。这种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关系,与当地互利合作,造福了当地人民。将来利比亚不论是谁掌权、执政,利比亚新政府都不能忽视与中国的关系。因此,我国油企与利比亚未来新政府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合作空间是有的。”

然而,从眼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卡扎菲下台可能是一个趋势。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已经形成,企业这些年走出的经验依然可以借鉴,工作还需要改进。只是目前还要看利比亚局势的走向,还需要我国企业等一等。今后,重头戏还在于与利比亚新政府构建关系。”董漫远称。

经历了利比亚这场完全有人祸引发的动荡,虽说我国油企并无太大损失,但是中国石油企业今后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是应提前反思并采取措施应对某些不利因素。

“无论是日本大地震还是利比亚动荡局势,这些事件都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教训: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从国际市场获得石油资源时,一定要坚定地走多元化油气进口战略。在走进国外市场等诸多发展模式时,一定要考虑天灾、人祸等这些不利因素。”专家建议。

猜你喜欢
利比亚两国页岩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页岩气开发降温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加息,压垮美国页岩气的稻草?
国际挑战需中美两国积极合作解决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