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学业行为特点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

2011-10-27 07:54王红瑞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业

王红瑞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6)

中职生学业行为特点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

王红瑞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6)

为了解中职生学业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家庭因素对中职生学业行为的影响,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采用问卷法对宝鸡市415名中职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中职生学业行为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态度得分最高,其他依次为成就动机、注意力/坚持性、学习策略/灵活性,学习效能感得分最低;(2)中职生的学业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的学习态度比男生积极,但学习策略/灵活性却较男生差,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坚持性高于二年级学生。(3)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习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关系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习的注意力/坚持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亲子关系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业行为五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家庭因素是影响中职生学业行为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要加强与中职生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家庭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中职生的学业适应。

中职生;学业行为;特点;家庭因素;调查

问题提出

学业行为作为个体在学校环境中的主要行为,不仅受到学生个体认知风格、思维方式、能力及学习动机等多种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关键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个体最初经历的社会化环境,不仅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会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虽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后,中职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从家庭扩展到教师和同伴,然而对他们而言,最有效的支持仍来自家庭。而且个体在学校中形成亲密友谊关系的能力也部分地源于早期形成的家庭关系。而学校的亲密友谊关系又是个体学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人际保障。所以,家庭对个体后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及学业发展会产生潜在且长期的影响。

就中职生现状看,中职生的家庭状况不容乐观。有调查表明,中职生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均较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因丧偶、离异、子女长期交由他人抚养等的非常态家庭。上述家庭状况和由此形成的家庭内部关系无疑会对中职生当前及未来的学校适应及学业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然而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对中职生学业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家庭因素对中职生学业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中职生更好的学业适应及为家庭、学校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调查于2009年10月在宝鸡市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班为单位进行。选取一年级、二年级2个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4个班,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做主试在各班施测。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为100%;扣除有缺失值的问卷及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415份,有效回收率为83%;其中男生221人,占53.3%,女生194人,占46.7%;一年级学生 207人,占 49.9%,二年级学生208人,占50.1%;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7.21岁。

(二)测量工具

家庭情况调查问卷 自行拟定,包括被试的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外出情况、家庭组成结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等7个部分。

学业行为问卷 采用国外通用的学习行为评定量表(LBS)。原问卷为由教师评定的3点量表,在预测基础上,本研究将之改为由学生评定,包括成就动机、学习态度、注意力与坚持性、学习策略/灵活性、学习效能感5个维度共29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记1~5分。各维度分数越高,表示学业适应越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各维度的α系数在0.57~0.76之间。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研究结果

(一)中职生学业行为的现状

中职生学业行为各维度得分比较(见表1) 本研究对中职生学业行为各维度得分进行比较,发现总体上个体学业行为在5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的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除成就动机与注意力/坚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两比较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具体表现为:学习态度得分显著高于成就动机和注意力/坚持性,成就动机和注意力/坚持性得分显著高于学习策略/灵活性,学习策略/灵活性得分显著高于学习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得分最低。

表1 中职生学业行为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表

中职生学业行为的性别、年级特征(见表2) 以学业行为各维度均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为自变量做2(性别)×2(年级)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主效应显著,F=4.315,p<0.001,年级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的单变量方差分析发现,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灵活性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在学习策略/灵活性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注意力/坚持性的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

(二)中职生学业行为的家庭差异

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中职生学业行为差异比较(见表3) 以家庭经济条件为自变量,学业行为的五个维度均分为因变量做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其余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随后的Post Hoc事后检验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中职生学习态度得分显著高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中职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庭月收入1000~3000元)”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及“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中职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表2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职生学业行为平均数差异检验表(X±s)

表3 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中职生学业行为差异比较表(X±s)

不同父母关系中职生学业行为差异比较(见表4) 以父母关系为自变量,学业行为的五个维度均分为因变量做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关系不同的中职生在成就动机、注意力/坚持性与学习效能感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得分差异不显著。随后的Post Hoc事后检验发现,在学习的注意力/坚持性维度上,“和谐”显著高于“一般”,其余均无显著差异。

表4 不同父母关系中职生学业行为差异比较表(X±s)

不同亲子关系中职生学业行为差异比较(见表5) 以亲子关系为自变量,学业行为的五个维度均分为因变量做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亲子关系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业行为五个维度上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至少P<0.05)。随后的Post Hoc事后检验发现,在学习的成就动机和学习效能感维度上,亲子关系“和谐”的中职生显著高于亲子关系“一般”的中职生。在学习态度维度上,“对立”、“一般”、“和谐”三种亲子关系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和谐”显著高于“一般”,“一般”显著高于“对立”,在学习的注意力/坚持性维度上,“和谐”显著高于“一般”和“对立”,“一般”和“对立”之间没有显著差别。在学习策略维度上,“和谐”和“一般”均显著高于“对立”,“和谐”和“一般”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表5 不同亲子关系中职生学业行为差异比较表(±s)

分析与讨论

(一)中职生学业行为的总体状况

本研究发现,中职生学业行为各维度中学习态度得分最高,其他依次为成就动机和注意力/坚持性、学习策略/灵活性,学习效能感得分最低。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中职生过去曾经屡遭挫折和失败,在很多方面都缺少对自己的积极感知和自信,再加上中考失利随之而来的家长的抱怨和指责,教师的批评和同伴的歧视,更加重了中职生的自卑感,所以中职生自我评价过低,学习效能感较差。正是由于过低的自我评价和学习效能感,令他们严重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很难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也会认为教师和父母对自己持悲观态度,于是在较复杂的学业任务中很难注意力集中,也很难坚持努力,更难以想方设法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业任务,所以其自我效能感较低,成就动机一般,注意力、坚持性较差,缺乏学习策略。尽管如此,他们内心仍有学一技之长、改变自身命运的美好愿望,这也正是他们来中职学校就读的主要目的,因此从学习态度上来看,中职生态度比较端正,有认真学习的意向,但行动往往不尽如人意。以上结果提示我们,中职学校教育管理应以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基点,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提高学生对自己的积极感知和自信,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坚持性,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促进其学业适应。

(二)中职生学业行为的性别、年级特点

本研究对学业行为性别差异的考察发现,女生的学习态度较为积极,学习策略/灵活性则较差。男女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差异可能与学校生源状况有关。所调查院校男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学业严重不良、问题行为较为突出、无法在普通高中就读的情况下,才选择中职学校;而女生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因家境贫寒,为提早就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就读中职学校者居多。所以,女生的学习态度较男生更为积极和主动。而男女生在学习策略/灵活性上的差异可能与其思维方式及个性特点有关。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在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对中职男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以及对中职女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帮助。

对学业行为年级差异的考察发现,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坚持性更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其一,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职校,大多数学生可能还是沿袭初中艰苦紧张的高强度学习模式,注意力/坚持性相对较高,二年级学生在逐渐熟悉和适应中职学校生活后,发现中职学校远比初中轻松得多,要达到学业合格很容易,不需要那么费劲和努力,于是产生了放松努力和坚持的倾向,这一惰性情绪给中职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影响,其具体表现就是学习的注意力/坚持性随之下降。其二,二年级学生即将面临顶岗实习以及随之而来的择业,对未来的规划和考虑使其心理压力比一年级学生更大,焦虑、郁闷等消极情绪使其学业注意力/坚持性下降。所以,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和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心理指导,使学生尽快摆脱心理困扰,专心于学业。

(三)中职生学业行为与家庭状况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中职生学习态度更为积极,显著好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中职生,这与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对子女的社会期待及子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同有关。高收入家庭对子女挣钱养家基本不持有太多的期望,而低收入家庭对子女挣钱养家,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期望值则较高,由此子女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定位就有所不同,低收入家庭子女为了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努力学习,学习态度更为积极、主动。

父母关系“和谐”家庭的学生在学业上的注意力/坚持性显著高于“一般”家庭,这是因为父母关系的优劣会影响到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进而影响到父母的教育行为。家庭和谐的中职生受家庭矛盾的影响较少,关系和谐的父母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情关心孩子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温暖,其归属感及爱的需要基本可以得到满足,只需安心学习即可,所以其在学业上的注意力/坚持性相对较高。而父母关系一般的家庭矛盾相对较多,父母关系的不和谐致使孩子不仅受到严重的心理困扰,而且也很难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其在家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受到威胁,从而影响其专心学习。因此,家长要注意营造积极、温暖、愉快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互相关爱,使中职生个体感受到更多的父母关爱,从而促进其学业适应。

亲子关系不同的中职生在学业行为五个维度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亲子关系对学生学业行为的影响更甚于父母关系。家庭中和谐的亲子关系能为孩子提供支持性的作用,促进孩子的学习及学业成就,亲子之间过多的冲突与惩罚会让孩子在学校变得更加退缩或增加孤独感,这一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本已较低的自我评价更低,体现在学业上,就是学习的效能感随之下降,相应的学习态度,成就动机、注意力/坚持性和学习策略均会受到影响。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要加强沟通,建立和谐的亲子情感,使学生增强积极体验,树立自信,专心学业。

[1]周正,李健.谁在念职校——中职生现状调查与反思[J].职教论坛,2010,(4):50-53.

[2]McdermottP A,Green L F,FrancisJM,StottD H.Learning Behaviors Scale[M].Philadelphia:Edumetric and Clinical Science,1999.

[3]林向英,韦小满,郑慧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7):70-75.

[4]关颖.城市独生子女社会化失败的家庭因素辨析[J].青年研究,2008,(8):40.

G717

A

1672-5727(2011)05-0042-03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职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编号:SGH10117);宝鸡文理学院2010年度院级重点科研项目《不同群体学生师生关系认知差异研究》(项目编号:ZK1066)

王红瑞(1976—),女,陕西宝鸡人,硕士,宝鸡文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业
艰苦的学业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35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