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务员队伍建设初探

2011-10-27 07:54王增敏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教务职称教学管理

王增敏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31)

高职院校教务员队伍建设初探

王增敏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31)

在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下,教务员成为各系部教学管理工作最基层的实施者和承担者。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特殊性,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务员队伍。本文以潍坊职业学院为例,从高职院校教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所学专业、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务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高职院校;教务员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设置逐渐复杂化,差异性也较大。高职院校各系部的教务管理工作日趋繁杂,仅靠学院教务部门负责实施教学管理,已经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不能满足各系部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形势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对高职教育来说尤为重要。然而,作为各系部教学管理任务的实施者和承担者,高职院校教务员队伍建设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潍坊职业学院教务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教务员队伍结构现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教务员队伍现状

(一)各系部级教务员现状

潍坊职业学院于2005年从每个系部的教师中挑选一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组成了教务员队伍,协助系部教学主任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他们在教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系部领导的得力助手,是师生联系的桥梁,同时也是系部与各职能部门联系的纽带。教务员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管理者,其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

目前,我院现有8个系和1个公共课教学部,在校全日制学生一万余人。共设置9个专职教务员工作岗位,从属于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和本系部。我们从政治面貌、所学专业、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对9名教务员进行了访问式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各系部教务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统计分析

教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教务员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务工作的前沿阵地,教务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教务员处于教学管理的最基层,从事各系部教学工作中最琐碎、最繁重的工作。面对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政策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要求教务员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调查发现,琐碎繁重的教学管理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分教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从思想政治方面加强对教务员的培养引导,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务员所学专业与所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专业不相符 教务员是学院各系部从事基层教学管理的专职人员,应熟悉所从事教学管理的专业的情况,便于高效率地开展工作。例如,在编排实践教学计划过程中,应了解各专业的设置情况,并合理安排。此外,还要善于发现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调整,使计划更趋于合理。这就要求教务员必须懂得所在系部的专业知识、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但统计数据显示,我院所有教务员所学的专业与所在专业都不一致。同时,从调研得知,大多数教务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对高职教育理念掌握不多、认识不足,在工作中习惯于沿用原有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较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我院教务员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年龄段分别为:23~29 岁,占 56%.;30~39 岁,占 22%;40岁以上,占22%。教务员队伍年轻化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增添了青春活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但他们办事缺乏经验,不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合理化的年龄结构对建设创新型的教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健全的心理,是教务员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只有具备了这一条件,教务员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乐观的态度,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去。

学历结构基本合理 从学历结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院教务员基本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有2人,占22%;本科学历者6人,占67%;专科学历者只有1人。有2人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占绝大多数,没有专科以下学历的人员。可见,我院教务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基本合理,符合高职院校专科教学的要求。

职称结构不合理 教务员队伍的职称偏低,高级职称者只有1人,仅占11%;中级职称者3人,占34%;初级职称者4人,占44%;没有职称的1人。可见,教务员队伍中缺乏具有高级职称的管理人员,与教师的职称结构差距较大,在职称评比、工资、住房等方面的待遇也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极大影响了教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务员队伍不稳定,给各系部教学与教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务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人员来源构成复杂,对教务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目前教务员构成上看,来源极为复杂:有见习的应届毕业生;有转岗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有专职的行政人员;有随调人员等。教务员的工作内容大都是教学日常性事务,经常扮演上传下达的角色。于是,很多人认为教务员只要照章办事就行了,不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教务管理工作专业技术性要求不高、业务性不强,任何人都可以干。长此以往,使得教务员队伍的人员构成比较混乱,形成了既无教育管理知识背景、又不了解专业教学规律的教务员队伍,这样的队伍何谈管理效益,当然也不可能较好地成为基层教学的服务者和管理者。

(二)工作内容量大、面广,事务琐碎繁重,且责任重大,给教务员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务员的工作量越来越重。教务员在行政上隶属于系部管理,在业务上接受学院和系部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教务员业务范围大,环节众多,单是教务常规工作就包括:(1)学期初。调配教学资源、课程表及教材发放、外聘兼课教师、组织开课试讲、上课前的准备与检查、组织补考等。(2)学期中。组织教学检查、期中考试、印刷试卷、组织听课、安排毕业生补考、组织毕业论文评审、撰写文稿及其他各种教学日常事务。(3)学期末。制定考试安排、印制试卷、组织考试、录入成绩、组织征订教材、统计上报工作量、进行期末教学检查等等。(4)负责学院教务部门安排的一些事务,如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的组织安排等工作。同时,教务员的岗位相对特殊,既是服务者,又是管理者,工作上要求质高、量大,但有时间限制,因此,在工作时难免出现失误,并且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他人的误解,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理解,这给他们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三)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教务员待遇低、发展空间窄

目前,各高校普遍实行岗位津贴制,主导精神是向教学科研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拔尖人才、管理骨干倾斜。这种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有益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但对于教务员而言,普遍存在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不够完善的现象,如职称评定问题。目前,专职教务员的职称评定没有具体制定措施,参照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受工作岗位的影响,教务员在职称评定上处于劣势。同时,在奖励机制上也未能充分认识教务员在教学管理一线的作用,教务员岗位津贴与相同职称的教师岗位相比要低10%~20%。除了在收入上存在差别,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教务员的培养计划也不多,并且教务员岗位实行坐班制,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个人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思考与建议

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科学的教学管理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保障,而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教学管理队伍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目前,高职院校教务员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制约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为此,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有利于教务员队伍建设的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教务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是完成教务员工作的重要保障。教务员的教学管理工作范围广、内容多、责任大,而且还很繁杂,这就要求他们不但具有不辞劳苦、爱岗敬业的精神,还要具备认真细致、事实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这是对教务员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教务员还应具有甘当无名英雄、乐于奉献的精神。因此,学院要重视对教务员的政治培养和引导,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为他们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工作氛围。教务员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努力地去开展工作。

(二)加强教务员的业务能力培养,增加学习和培训机会

教务员来源不同、结构复杂,加强学习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加之,教务管理工作变动性大,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也需要及时地组织他们学习培训。首先,学院应把教务员队伍建设纳入学院的师资培养计划中,鼓励教务员攻读教育管理方面的硕士学位和学习本专业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其次,组织教务员开展教务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为教务员提供参加学习和业务培训的机会,学习好的经验,开阔工作视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优化教务员的职称结构,提高教务员的地位和待遇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务员这一工作岗位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教务员队伍人员构成较复杂,职称参差不齐,并且教务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学习、培训等方面机会也较少,甚至在一些高职院校,教务员不能评职称。这严重挫伤了教务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人心浮动和队伍不稳定。因此,学院及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应提高认识,做好教务员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工作,在优化职称和职务结构的同时,应结合考虑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实际工作水平、业务能力等,做好中青年教务员的职称和职务晋升工作。要充分肯定和评价教务员的工作业绩,提高教务员的工作地位与待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加强教务员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了提高教务员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务员的作用,必须稳定教务员队伍。不仅要从认识上重视,而且要从教务员聘用、管理、职称评定、晋升、培训、奖励等方面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使教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教务员队伍的结构合理化。

总之,教务员作为高职院校最基层的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和承担者,不仅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还要不断努力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与技能,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计算机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学院领导也应重视这支队伍存在的问题,制定最佳的解决方案,才能使高职教务管理走上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道路,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银海强.院(系)级教务秘书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44-45

[2]郭风臣.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基本素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3,19(4):15-17.

[3]黄大乾,陈文艺,等.试论高校教务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J].高等农业教育,1995(4):27-29.

[4]沈腊梅.我国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48-49.

□有话职说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苏霍姆林斯基

G715

A

1672-5727(2011)05-0053-02

王增敏(1981—),女,山东寿光人,潍坊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教务职称教学管理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职称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