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易错题

2011-10-27 03:45张志先
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 2011年3期
关键词:源头溪水答题

张志先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③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术桥。

9.请从虚实结合韵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4分)

[正确答案]

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景,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典型失误]

(一)看到山中流出的溪水溅起的水花,疑是溪流就在近处,但诗人不能确定溪流的远近,从此矛盾的心理,可看出诗人心中的困惑。

(二)诗人在溪边闲适游玩,看见溪水潺潺流动,虽不见溪水之源,但见溪水中飘荡着山中的花,仿佛希望就在眼前,对前途持乐观态度。

(三)不知道溪流的源头来源是远还是近?但是能看到溪水从山中间溅出的水花,从实面上看,不知道源头的远近,但是从虚面上看,知道源头和我们很近,虚实相生,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美景,更好地回答了溪源的远近。

(四)描绘了空山雪消,溪水渐长,游人过桥渡溪的场景,望见溪水中飘散着山中落下的山花,一副恬淡清雅的春山溪水图,表现了诗人虽遭贬,但仍然有乐观的心情来赏水看花,体现了诗人豁达超然的高洁心情。

(五)第三句虚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第四句实写溪水始终都要流出空山的。由此诗歌主旨升华,烘托了诗人面对挫折时不屈不挠的坚强心理。

(六)溪源就在山顶,雪化之后,流入溪水,这并非所见,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是虚写,而流出的溪水溅起了水花,这是实写。这样虚实相生合写出了作者被贬之后,希望再次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误区警示]

纵观以上考生答题示例,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答案中根本就没有出现“实写”、“虚写”字眼,完全是在“随性发挥”。第一个、第二个和第四个即是如此。虚实相生作为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出现时往往是相辅相成,能较好地突出中心。

二是生造词汇,主观臆断,强加结果。第三个即是如此。“实面上看”,“虚面上看”,此种说法不甚专业。再仔细分析,此答案中有“虚实相生”,可是到底是怎么“结合”的呢?“不知道源头的远近”,这是作者认为的实写;“知道源头和我们很近”,这是作者认为的“虚写”。可是,作者认为的两个方面又是怎么“实写”和“虚写”呢?明明都是在写“源头”,毫无“虚实”可感。

三是重点没有落实,意思有意拔高。第五和第六便是如此。此两个答案均写到了“实写”和“虚写”,而且或多或少都有些道理。可是,仔细分析,缺点也较为明显,重点没有落实。两位考生的“烘托了诗人面对挫折时不屈不挠的坚强心理”,“希望再次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明显属于笫8题的问题,也人为地拔高了。其实诗歌就是表达对琅琊美景的喜爱,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

[真题回放]安徽卷第14题,原小说《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略。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参考答案]

只需要谈两个角度即可: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他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的三个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典型失误]

(一)角度一:给故事留下了悬念,到底巴尔塔萨喝酒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没有给出,这等于说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更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的思考。

角度二:小说结尾如此写法,让人浮想联翩,感觉非常有道理,道理应该存在多个方面。

(二)角度一:为了突出巴尔塔萨心中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鸟笼可以让他发大财时,使他非常开心。

角度二:巴尔塔萨觉得那样做可以让他一直都活在自己的美好愿望里,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是做梦。

(三)角度一:因为巴尔塔萨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很重要,很兴奋,所以饮酒。

角度二:巴尔塔萨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虚构环境中不能自拔,他不断地饮酒才能维持自己的美梦,所以他饮酒,是为了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自私欲望。

(四)角度一:从内容上看,巴尔塔萨可能后悔了,因为毕竟有人先用钱买过而自己却免费送人,心里有些矛盾。

角度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误区警示]

探究,是新课标下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作为高考考查的能力,属于F级。这一等级也是新高考设定的最高等级,难度可想而知。探究也就是要求考生由文本拓展到文外,在对文本作解读和归纳后,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能力及知识储备,进而生发开去。探究时,要求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解读中,不要受别人观点支配,要有自己独立的,贯彻个性化的思考,产生独特的认知。此类题目较为开放,考生根据题目要求,作出不同的且都符合试题要求的解答,只要能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即可。切不可千人一面,更不可无中生有。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有这样一类探究题,值得我们注意。根据文本提出问题,呈现两个或以上的角度,分析、归纳,谈谈自己的看法。此种题型要求考生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题即是如此。

观察以上考生的错误之处,有这样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是很多考生根本不知道答题的步骤与环节,更不知道答题的方向。上面的五个答案,无一例外均存在这种状况。探究题,有问有答,为考生提供思考、探索、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有助于考生创造力的发挥,有助于展示考生的创新见解。我们必须看清楚问题,“请从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见解”。我们首先必须用一句提纲挈领的话来概括,然后再稍加分析,这才是答题的根本所在。以上考生明显辨不清答题的方向。

二是根本就没有探究,或者说探究不到位。探究题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导向,其目的是让学生沿着这个导向探索下去,从而有所发现与创造。可是我们细加分析,第一个答案,尽管是两个角度,但没有任何探究内容。“更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的思考”,“感觉非常有道理,道理应该存在多个方面”,属空话,无内容。

三是所写角度和正确答案相差太远,根本就是

错误的探究。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的题目,文本中有明确的指向,要求考生分析、解说,只要懂得筛选、整合就可以了。可是,现在的探究题高度开放,答案并不唯一,多个答案均可,这对考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少部分同学,认为高度开放的探究题,理解成“想怎么探究就怎么探究”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就是如此。我们应当清楚,探究不是胡编乱造。

四是混淆了探究题和作用题的答题思路,以致“答不对问”。第四个即是如此。

[真题回放](安徽卷第19题)

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6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正确答案]

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典型失误]

(一)①我只想明白它是不是你的个人见解

②我不想理会你的手机有多么昂贵

③我只想清楚它是不是你和父母沟通情感的工具

(二)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打动人的理由

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衣服有多么漂亮

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展现优点的方式

(三)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高考作文得满分的利器

②我不想知道你的毅力有多么坚定

③我只想知道他会不会成为你前行的动力

(四)①我只想知道它能不能让你更巧舌如簧

②我不想知道你的时间怎样度过

③我只想知道只要潇洒便是生活

[误区警示]

多年以来,仿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以上同学存在的错误,分析起来,有这样几点需要我们备考时注意。

一是句式没有做到一致。第一个答案便是如此。读完整个仿句题目,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语段有着严格的句式,具体说来就是“我不想知道……,我只想知道……”。可是,“我不想知道……,我只想明白……”;“我不想理会……,我只想清楚……”这种句式明显不合要求。

二是内容不够统一。第二个和第三个即是如此。仿句在内容上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连贯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相对完整的叙述层次或论述结构。针对原句中的“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怎么可以用“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打动人的理由”来对答呢?语言应当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打动人的理由”有些牵强附会了。同样的道理,“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高考作文得满分的利器”,更是有些偏激了。

“我不想知道你的衣服有多么漂亮”,“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展现优点的方式”,此番对答,实在有些偏颇,在作者看来,是否具有优点,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衣服有多么漂亮”,实在是不合逻辑。

三是色彩不甚吻合。第四个就是如此。这里的“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本题仿句,无不含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可是这位考生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作为高中生,应该明白“巧舌如簧”是什么意思的。如果明白的话,那就表明了这位考生的态度,难道语言就是为了“花言巧语”吗?还有,“我不想知道你的时间怎样度过”,“我只想知道只要潇洒便是生活”,如此价值观值得反思。

我们必须记住,任何时候“语言运用的最高准则不是语法本身,而是语言运用的目的和行动”。对于仿句,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

猜你喜欢
源头溪水答题
冠状病毒
之间
溪水
我们去登高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
迷宫弯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