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炮制加工

2011-10-30 08:13李红峰赵丹高宾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黄棕色黄白色须根

文 李红峰 赵丹 高宾

知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为常用药。《神农本草经》载:“知母,一名蚔母、一名连母……味苦寒,生川谷”。知母味苦、甘,性寒。具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效;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药材分布、生长环境与采收加工

知母主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山东、黑龙江、辽宁等地。主产于河北易县、涞源、涞水、涿鹿、蔚县、张北、龙关、赤城、承德,山西繁峙、代县、晋城、和顺、阳曲,内蒙古乌兰察布、赤峰、扎鲁特旗、翁牛特旗。此外,黑龙江齐齐哈尔、吉林白城、辽宁朝阳地区,也有部分出产,北京门头沟、房山、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也有分布。其中,以河北、山西产量大,又以河北易县产者为优,习称“西陵知母”,为传统“地道药材”,行销全国并有出口。

知母别名羊胡子根、蒜辫子草、肥知母等,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知母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茎肥厚,横走,残留许多黄褐色纤维状的旧叶残基,下部生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线形,长20 ~70cm,宽3 ~7mm,基部常扩大成鞘状。花葶直立,不分枝,高50 ~100cm 或更长,其上疏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 ~6 朵成一簇,散生在花序轴上,排列成长穗状;花黄白色或淡紫色,具短梗,多夜间开放,有香气;花被片6,2 轮,长圆形,长6 ~8mm,宽1 ~1.5mm,外轮具紫色脉纹,内轮淡黄色;雄蕊3,着生于内轮花被片中央,花药黄色;子房长卵形,3 室。蒴果长圆形,花期5 ~8 月,果期8 ~9 月。

知母春秋二季采挖,以秋季采收者质量最佳。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习称“知母肉”(光知母)。

药材性状与规格等级

毛知母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 ~15cm,直径0.8 ~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以身条肥大、质坚实而柔润、断面白色、嚼之味苦发黏者为佳。

知母肉(光知母)外皮已除去,表面黄白色,有扭曲纵沟。有的残留陷下的点状须根痕。以条肥大、滋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者为佳。

以前知母商品按大小分为:一等(盖王)、二等(顶王)两种规格,以条粗壮、质坚实、断面色白者为佳。一等(盖王):长20cm以上,直径2cm以上,身干,质坚,不霉。二等(顶王):长15cm 以上,直径1.5cm 以上,身干,质坚,不霉。

知母炮制加工

知母按其炮制方法可分为知母片、盐知母、酒知母等。

知母片:取知母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焖润6 ~14 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稍晾(2 ~3 小时),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本品呈不规则类圆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色,可见残存的黄棕色叶基(毛知母),或黄白色(知母肉)。切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盐知母:取知母片,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变色时,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本品为不规则类圆形薄片。表面淡黄色,偶有焦斑。气微,味微咸、略苦,嚼之带黏性。

酒知母:取知母片,放入容器内,用酒拌匀,焖1 ~2 小时,待酒吸尽,置热锅内,不断翻动,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本品形如知母片,色泽加深,有香气。

猜你喜欢
黄棕色黄白色须根
植物的“嘴巴”
黄连须根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麦冬须根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枳实药材鉴别要点
牛膝
地榆
泽泻
蘖木的鉴别要点
月出
大黄的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