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船史

2011-11-07 01:59撰文源尚浅
海洋世界 2011年12期
关键词:战船桅杆北欧

撰文/源尚浅

印象船史

撰文/源尚浅

总有一些船令人印象深刻,无论它们的年代有多久远。

若不按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标准来看待这些船时,它们是其所处时代的杰作;即便在今天看来,它们仍然令人惊叹。

每一种漂浮工具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造船工艺的古老原型,并最终发展成为船。早期的舟船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漂浮物;第二阶段是把一定数量的漂浮物连接在一起,构成更稳定也更有承载力的漂浮物;第三阶段是形成船形,使得操纵变得更为容易,有的时候第二和第三阶段会同时发展;第四阶段则是出现了真正的舟船,中空的结构不但增加了浮力,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安全的保护。

『卡巴利托芦苇筏』

这是一种由两捆圆锥形的芦苇束组成的芦苇筏,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船,但已经可以帮助古代秘鲁、埃及的人们渡河以及捕鱼了。芦苇被并排系紧并在底部削成方形,端部卷起形成船首。捕鱼时,渔夫跨坐在筏上用桨划行,面朝船尾撒线;鱼被装进了在芦苇束中挖的槽里;翘起的船首迎向扑来的海浪,化解了海浪的力量,否则渔夫就会从他的“坐骑”上被海浪扫下来。

『巴尔萨斯船』

这是一种与芦苇筏相似但更大一点的双尾船,即所谓的埃及巴尔萨斯船。它们不但有两个船头,沿着两边还捆绑着额外的芦苇束作为舷墙。有人认为芦苇船只局限于在平静的尼罗河上使用,但是,公元前740年的先知书《以赛亚书》中就曾经谈到埃及“差遣使者在水面上,坐蒲草船过海”。一些权威人士认为,埃及芦苇船涂上沥青后有时是适合航海的。

『埃及木船』

埃及木船继承了芦苇船的外形。埃及的造船工匠基本上都是建筑工匠和木匠,一点没有制造空心独木舟或骨架树皮轻舟的经验。这些几乎没有航海知识的手艺人,造出了貌似芦苇船的木头船壳。它们没有真正的龙骨和内部骨架,完成后的船体结构就像一柄木制的勺子。

横向的甲板横梁置在船壳上,穿过最上层的厚木地板以增加强度。这种设计就像一个拱形结构。桅杆完全置于船的中部,几乎位于侧向阻力中心的上方,这就使船在强风调转航向时更为容易,但这种设计也会导致船偏离航线的情况发生。

『独木舟』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发现,树叶、树干在水里会漂浮;树叶能负荷的重量很小,树干能负荷的重量就大,树干越粗大,其所能承受的重量也越大。只是圆柱形的树干在水里不稳定,它会翻滚,人根本无法在这种圆柱形树干上面活动。于是聪明的古人就用石斧等工具,将圆圆的树干削平,再在不需要挖掉的地方涂上厚厚的湿泥巴,用火烧掉需要挖去的部分。这样没有湿泥巴保护的地方表面就被烧成一层炭,再用石斧去砍就比较容易了。独木舟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在《易经·系辞》中有“刳木为舟”的记载,说的就是独木舟是刳木而成的。独木舟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地中海的主要船型都是从独木舟演进而来的。

『希腊战船』

希腊战船在早期是一种狭长形船只,轻得能被船员拖到岸上。在撞角形船船首之上有一个小的船首楼,船尾有一个较小的带有高高弯曲尾柱的尾楼,还有一条竖起的通道贯穿整个船身。它的结构无疑是很轻巧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即战争中它与其他船相撞时经常会被撞坏。

『罗马战船』

公元前3世纪中叶,战船发展为有明显区别的两种类型:轻型战船和重型战船,几个世纪以来这两种类型几乎一直没有改变。罗马人没有花时间去改善轻型战船的操作性能,而是完全依赖接舷大木板,为此他们开发出一种铰链式的船舷梯,船梯的外端带有长尖钉。平时这种舷梯保持竖起状态,直到靠近敌船的舷侧才放下,然后长尖钉伸向敌船,刺穿敌船甲板。这不仅使两艘船抓牢在一起,也为罗马士兵提供了登船的桥板。虽然罗马人在海战中非常成功,但是,他们的海军船长们很长时间都没有掌握海上航行的技术,以至于当他们的舰队在下风岸发生搁浅时,经常会发生大规模的灾难。

『北欧海盗战舰』

很早以前,北欧造船技术就同地中海的造船技术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可能发生在荷马时期前的许多世纪。当初没能进入东欧航道的早期类型的船只,几百年来开始在波罗的海地区逐步被接受。从这些初期的北欧船进化了搭接式结构的船只,直到这些北欧船匠接触了高卢、不列颠、甚至波罗的海本身等地的南方造船工艺后,才开发出自己独有的工艺,制造出更适于航海的船只。而在这之前,北欧造船工艺所有有关船的设计都缺少一项合理的结构要素,即船的龙骨。

由于北欧海盗战舰外表狭长且纵向脆弱,想乘着这种船自由地从挪威到爱尔兰,必须做出许多改进。首先,船身横向和纵向的强度都需要加强。由于这项改进必须通过改变船首柱的倾斜度来实现,这就需要建造船侧,此外还需要真正的龙骨。戈克斯塔德船(挪威)可能在大约公元9世纪就已经有了。船中部单根桅杆上装有横帆,加高的船侧开有划桨孔,船的每一侧有16位桨手。船总长接近80英尺,宽度大于16英尺,排水量等级相当于20吨。是北欧战舰中的佼佼者。

『柯克船』

在北欧,有一种大型的、圆形的、用搭接法建造的商船,中部桅杆上会挂着一面单横帆,这就是有名的柯克船(又称酒船)。由于各地海盗横行,所有船都必须进行防御,因此军舰和商船之间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了。

柯克船是大航海时代北欧体系船只中最为发达的船舶。它是采用搭接式造船技术的船种。搭接式是指4世纪到15世纪时,用于北欧船只外板的造船法,由数片外板交叠铺成。通俗地说,就是类似日本屋瓦的叠法,虽然表面会凹凸不平,但船只构造相当坚固。

英王爱德华一世在1340年的对法海战中领悟到帆船航行的优越性,下令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再增造排桨船。于是作为14世纪英国主要船种的柯克船,尺寸得以快速增长。在英法百年战争早期,英国就使用了大批柯克船进行海上战斗。当时许多国家都大量制造柯克船,可以说是“风靡一时”。

『卡拉克船』

15世纪上半叶,尤其在地中海地区,圆形的商用航船得到了迅速的改善,这种船在北方用搭接法建造,在南方则像罗马船一样用平接法建造。这种改善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逐渐采用第二个桅杆,就是早期卡拉克船上那样的小前桅杆,这种构造方式在北方很快就被模仿推广了。后来,由于打造船只的时候前面的帆对舵施加的压力,人们发现有必要在船尾楼使用第三根桅杆(后桅)。这种装配方式被定为后来卡拉克船的标准,全世界的海洋就此向航海者们敞开。

『盖伦船』

盖伦船是葡萄牙人发明的一种大型战舰。盖伦船是最先作为战舰使用的第一批帆船之一。它的火炮甲板上装载着主要的重型火炮,可通过舷侧的炮眼开火。由于侵占了存放货物的空间,这类具有火炮甲板的船不再适用于商船。船长度增加和船上部船具的减少使它比卡拉克船的速度更快,更具有顶风航行的能力。因此它被认为是速度型的,而一些较老式的船则被认为是载重型的。但不是所有的水手都喜欢盖伦船,因为当时的船仍需要士兵徒手攻克,而载重型船的船楼上小型火炮林立,就像陆上防卫城堡一样,更适于抵御登船的敌人。

到了17世纪,盖伦船流行采用比以前更大的船长和船宽之比,较低的艏楼和艉楼,艏楼的前端是个方形舱壁,其上延伸出鸟嘴状的船首,它由弯曲的艏柱及向前伸出的船首构成,最后是船首装饰,在两舷都有船首栏杆。

『飞剪船』

1849年,英国废除了航海法令,该法令长期以来一直使东方市场实际上由英国船只所垄断。作为回应,在美国建造的快速软木船开始着手将英国船只逐出海洋。这种船以牺牲载货的舱容为代价,把重点放在航行速度上。每年返回欧洲的第一艘船总是满载着中国采摘的新茶,从而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这种船叫做“茶叶飞剪船”。

事实上在1849年航海法令废除之前,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就已经在建造快船了。茶叶飞剪船是用于特殊贸易的船舶。这种船一般都较小,约700吨,能张开风帆在中国海的微风中航行。其削瘦漂亮的两端常使船被海浪打湿;如果遇到逆风,会逐渐转为倒行,并造成船尾进水而沉没。这种船出名的时间很短,最多从1849年到1875年。

猜你喜欢
战船桅杆北欧
北欧纯电小钢炮 沃尔沃C40
那些“雷人”的战船
生命的桅杆
水中桅杆
生命的桅杆
北欧投资与风险防范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古代战舰大揭秘
陈友谅究竟是“蛋”还是“鸡”
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