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在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2011-11-08 06:45秦卫红
河北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糖耐量脂联素抵抗

秦卫红

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脂联素是人体脂肪细胞分泌的特异蛋白,具有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2]。研究发现,CRP与脂联素与糖耐量受损(IGT)和2型糖尿病患者(T2DM)发生大血管病变及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CRP与脂联素在FGT和T2D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从而为临床上预测疾病发展及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IGT受损患者56例(IGT组)和T2DM患者55例(T2DM组)均为我科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初次确诊,无糖尿病治疗史,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除糖尿病以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严格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1)生化指标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在至少空腹8 h后抽取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测定CRP、脂联素、血脂、血糖、胰岛素,其中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血糖均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lSA)法检测,脂联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2)体重指数(BMI)测定: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臀围,计算出BMI。(3)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FSIVGTT):所有研究对象在试验前晚20∶00起禁食,试验当天晨8∶00前在肘前静脉置静脉留置针,30 min后按300 mg/kg的剂量标准在2 min内迅速推注50%的葡萄糖溶液,20 min时在1 min内将0.03 U/kg人胰岛素缓慢推注,然后在推注胰岛素后 0、2、4、8、19、22、30、40、50、70、90 和 180 min 各时相抽取静脉血3 ml,分别测定各时相的血糖和胰岛素,采用己糖激酶法在将血液离心并分离血浆后进行血糖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在采血后1周内测定胰岛素[3]。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CRP、脂联素、胰岛素抵抗及血糖、血脂等多种生化指标结果。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急性胰岛素反应(AIR)值采用MINIMOD计算机软件将FSIVGTT中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即得[4]。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3组临床指标比较¯x±s

2.2 3组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3组血脂水平比较mmol/L,¯x±s

2.3 3组CRP、脂联素及AIR、SI测定结果比较 见表3。

表3 3组CRP、脂联素及AIR、SI结果比较

2.4 相关性分析 CRP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 -0.38,P<0.05),与 AIR 和 SI呈负相关(r= -0.51,P <0.05;r=-0.43,P <0.05);脂联素与与AIR 和SI呈正相关(r=0.49,P <0.05;r=0.37,P <0.05)。

3 讨论

IGT在我国患病率约为4.8%,而其中较大一部分患者可转分为T2DM,而T2DM患者易发生大血管病变且冠状动脉病变几率较高,增加了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如何在发病早期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缓疾病发展,对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意义重大。关于T2DM患者易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而肥胖是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点已得到证实,这可能与肥胖相关的各种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低谢紊乱及血管病变有关[5]。

脂联素是由Nakano等于1996在人血浆内分离获得,它是由脂肪细胞合成释放的血清中的一种特异性激素类蛋白,大量存在于人体血清中,脂联素全基因扫描时发现其染色体3q27部位为糖尿病易感点[6]。肥胖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为3.7 μg/ml,正常体重者为 8.9 μg/ml,脂联素在肥胖者血清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体重者,且他们还发现,脂联素与瘦素、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7]。目前关于脂联素在T2DM发生中的作用尚在进一步研究中,不过现有的实验结果认为脂联素可能通过以下几方面机制减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脂联素可增加5/-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乙酞辅酶A梭化酶(ACC)磷酸化作用,加快脂肪酸氧化,使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水平信号传导加速,减少肝脏糖异生,促进葡萄糖利用,从而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8]。(2)脂联素对脂肪因子和脂肪酸引起的胰岛B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的对抗作用,促进葡萄糖的利用。(3)脂联素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并且可以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对疾病的发生起到双重保护作用。(4)抑制巨噬细胞的生长,减少其对脂质的摄取,从而减少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可结合血管损伤处胶原聚集在血管内膜下,参与炎性反应的终止过程。

CRP一直被公认为是反映机体炎症的非特异性敏感指标,研究表明CRP可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及激活血管硬化部位的补体等多种作用对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且胰岛素素抵抗人群血清CRP较胰岛素素抵抗人群显著增高[7],目前认为CRP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CRP可通过对脂联素及瘦素的抑制使对胰岛素素敏感的脂肪因子的表达减少、使胰岛素抵抗的脂肪因子如TNF-α的分泌增加,使制PPARγ表达减少有关,而CRP在T2DM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作用主要体现:(1)CRP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同时使一氧化氮功能降低,导致大量的自由基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最终导致血管痉挛。(2)CRP可诱导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并使NF2kB激活,促进多种炎性因子的释放,加重血管内皮损伤。(3)在T2DM患者中高血糖的基础上,CRP血管破坏扩大化。

从研究可以看出,糖耐量减低和T2DM患者CRP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血脂及BM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脂联素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糖耐量减低和T2DM患者AIR及SI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RP与脂联素AIR及SI均呈负相关,脂联素与AIR及SI均呈正相关,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9]。

综上所述,糖耐量减低和T2DM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增高,而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两者与患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可通过早期检测其血清含量对预测疾病发展及早期干预均有重要价值。

1 Dieplinger B,Poet W,Hahmayer M,et al.Hypoadiponecdnemia isassociated with symptomatic atheroschrotic pefipheral arterialdisease.Clin Chem Lab Med,2006,44:830-823.

2 陈树春,章冬梅,刘娜.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57-859.

3 杨秀春,宗义君,刘凡,等.脂联素及体质指数与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中国医药,2008,3:577-578.

4 李猛,董爱勤,吕雅兵,等.血清脂联素与脑梗死相关性临床研究.中国综合临床,2008,24:572-574.

5 Ymum S,Bridges JF,Subba Reddy DR.Decreased levels of plasmaadiponectin in prediabetes,Type 2 diabete and coronaly arterydisease.Med Sci Monit,2006,12:17-20.

6 袁国跃,周丽斌,唐金凤,等.IGT、2型糖尿患者群中血清CRP与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的关系.中华内分泌杂志,2005,21:507-510.

7 CboiK M,Lee J,Lee KW,et al.Comparis(m of serumconcentrations of C-reactive protein,TNF-alpha,and interleukin 6 between elderly Korean women with normal and 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Diabetes Res Clin Pratt,2004,64:99-106.

8 单莉,洪云.血清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中国综合临床,2010,26:605-607.

9 苏丽清,苏胜偶.SU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30-33.

猜你喜欢
糖耐量脂联素抵抗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