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11-11-08 06:45谭子新吴楠
河北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格列吡嗪缓释片

谭子新 吴楠

新诊断2型糖尿糖(T2DM)患者多为肥胖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又有短期内胰岛素分泌衰竭的特征,一旦糖毒性改善,胰岛功能随之改善。格列吡嗪缓释片对改善胰岛素基础分泌有很好的帮助,而二甲双胍既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又有减肥作用,二者合用不失为最佳组合,同时又方便了患者。本研究结合患者严格的饮食控制、合理的运动治疗,探讨口服药物强化治疗对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新诊断T2DM患者(参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46例,男26例,女20例。排除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及其他内分泌疾病,肝功能正常。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格列吡嗪缓释片(秦苏,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2 次/d,1 ~2 片/次,以空腹血糖(FPG)3.9 ~6.1 mmol/L为达标值,逐步调整其用量。二甲双胍起始量3次/d,2片/次,与进餐同服,以餐后血糖7~9 mmol/L为达标值,主要以调整饭量为主,5 d调整一次饭量。运动量每餐后20~30 min。治疗期间均采用罗氏血糖仪(活力型)监测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睡前血糖,要求患者记录日常生活中不良事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PG×FIns)/22.5)。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HOMA-IR呈非正态分布取其自然对数,使之正态化后进行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及HbA1c变化 治疗3个月后FPG、2 h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或<0.01)。见表1。

2.2 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 治疗3月后FIns、空腹C肽和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或<0.01)。见表2。

2.3 低血糖情况 整个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9次,其中夜间低血糖1次,均于进食后缓解,无严重低血糖事件。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分泌胰岛素呈双相[1],第1时相分泌减少是T2DM患者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2],持续的高血糖既是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的后果,也是它的诱因。如果及早恢复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同时改善胰岛素自身及其受体敏感性,就可以打断这些恶性循环。Weng等[3]报道,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使T2DM患者B细胞功能更好的恢复。Langouche等[4]报道,进行一段时间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增强,循环中C-P和脂联素水平升高,表明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改善胰岛素自身及受体敏感性对于B细胞功能恢复同样非常重要。

表1 T2DM患者治疗前后血糖、HbA1c变化

表2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n=46,¯x±s

早诊断、早治疗是缓解B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的关键,改善糖利用(运动增加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组织),改善胰岛功能,保存健存胰岛功能,防止糖毒性,合理饮食,是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以及多年糖尿病患者永恒的治疗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可选择的胰岛素治疗及胰岛素敏感性恢复的方案有很多方式,但注射次数多,患者依从性差,胰岛素泵使用方便,但费用较高。口服促泌剂缓释片及双胍类药物,可改善患者依从性,加上较好的饮食、运动治疗配合,同时符合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早1次、晚1次服用,可维持24 h,无峰值现象。二甲双胍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不增加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尤其适合肥胖患者,二者联合使用,取长补短,使患者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迅速降低血糖,可解除糖毒性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5]。

本研究应用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46例新诊断T2DM患者的结果显示,胰岛素第1时相分泌、2 hPG、胰岛素抵抗均得到明显好转,同时方便好转提高依从性,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1 Rorsman P,Renstrom E.Insulin granule dynamics in pancreatic beta cells.Diabetologia,2003,46:1029-1045.

2 Del Prato S.Loss of early insulin secretion leads to postprandial hyperglycaemia.Diabetologia,2003,46(suppl 1):M2-M8.

3 Weng JP,Li Y,Xu W,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β-cell function and glycaemic control in patients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arallel-grouptrial.Lancet,2008,371:1753-1760.

4 Langouche L,Vander Perre S,Wouters PJ,et al.Effect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insulin sensitivity in the critically ill.J Clin Endocrionl Metab,2007,92:3890-3897.

5 Li Y,Xu W,Liao Z,et al.Induction of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 of β-cell function.Diabetes Care,2004,27:2597-2602.

猜你喜欢
格列吡嗪缓释片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加用格列美脲对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的影响
浓香型“山庄老酒”中吡嗪类物质的分析研究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4H,8H-双呋咱并[3,4-b:3',4'-e]吡嗪的合成及热性能
吡嗪-2,3,5,6-四甲酸及4,4′-联吡啶与ds-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质
两个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