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影像诊断1例

2011-11-08 06:45张柏林
河北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粘液下腹盲肠

张柏林

患者,男,81岁。持续发热5 d入院。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发冷,头晕乏力,自服感冒药后无缓解。次日自觉发冷加重,体温38.6℃,口服“扑热息痛”体温恢复正常。第3天再次出现高热,最高达39.4℃,改用直肠内退热栓退热,白天加用抗生素输液治疗,体温可恢复正常。至来院前反复发热,自服退热药物可缓解。患者自发病以来,食欲差,进食少,未解大便,小便少而黄,偶有头痛,未诉其他不适。既往体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下腹有一包块,质韧,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4.9×109/L,中性0.71。CT所见:平扫见右下腹盲肠下方有一分叶状囊性肿物,大小9.6 cm×8.2 cm,内似有不完整分隔,多平面重建观察,囊与囊间互相连通,囊内容物为均匀一致的水样密度,CT值2.6~9.0 Hu,囊壁薄而清楚,部分可见弧形钙化,其中居后外侧的囊内近地侧有少量高密度影并形成液平面,CT值达124 Hu(图1~3),肿物周围脂肪清晰,未见渗出及游离气体影,邻近腹膜无增厚;回盲瓣显示清楚无异常,未能找到正常阑尾影像。3 d后行增强扫描,肿物位置形态大小较平扫无变化,囊壁有轻微增强,余基本同平扫所见(图4)。综合影像所见,CT诊断:阑尾良性肿瘤,粘液囊腺瘤可能性大,基本排除阑尾炎及脓肿可能。B超检查:于右下腹髂窝三角区可见一10.0 cm×6.7 cm的不规则形低回声团块,壁薄,其内透声稍差,可见絮状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随后在超声导引下行肿物穿刺,前两针未抽出囊内容物,后改用粗针,并经超声确认针尖位于囊内后,加大负压,最终抽出半透明胶冻样物少许,约绿豆粒大小,送病理。病理结果:针管中少量粘液中有结晶样物、坏死组织及少量炎细胞。于普外科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入院后第4天,患者出现意识恍惚,颈项强直,再行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检查,均为广泛中度异常,即转入神经内科。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强化均未发现异常,经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经治疗2周后痊愈出院。3个月后,来院行右下腹肿物切除手术。术中见回盲部下方有一11 cm×9 cm×9 cm大小的分叶状肿物,质韧,与盲肠不能分开,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未见阑尾影,小心分离粘连后,于盲肠壁根部完整切除肿物,盲肠缺口逐层缝合,探查无异常后关腹。术后病理:阑尾腔高度扩张呈囊状,切面见囊内充满大量胶冻样粘液,囊壁经2次多部位取材:见囊壁大部分黏膜上皮缺失,附着大量结晶样物,并见钙化,局部囊壁黏膜腺上皮腺瘤样增生,并见乳头状突起,细胞无明显异型;阑尾壁肌层与外膜纤维组织之间见长裂隙状腺体,细胞无明显异型;阑尾腔内为粘液样物,镜下为粘液样基质组织,未见腺上皮成份。病理诊断:阑尾粘液性囊腺瘤(AMC)(图5)。

图1 平扫轴位(右髂窝内分叶状囊性肿物,边缘清楚,部分包膜可见钙化,周围脂肪间隙清楚)

图2 平扫冠状重建(肿物的后外侧囊内可见高密度影并形成液平面)

图3 平扫矢状重建(矢状面见肿物位于盲肠的前下方,与盲肠分界不清,并见盲肠受压)

图4 强化轴位(囊壁略有增强,囊性容物无增强)

图5 病理、HE染色(囊壁内衬粘膜柱状腺上皮,并呈腺瘤样增生,可见乳头状突起,细胞无明显异型)

讨论 (1)CT表现:由于AMC在临床上缺少特异性的表现,以往术前明确诊断比较难,极易误诊,但随着多螺旋CT的广泛应用,不但能观察到正常阑尾,而且对阑尾病变的检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1-3]。总结本例CT表现并综合文献复习[2,4],对其CT表现做如下归纳:①部位:右侧髂窝区紧邻回盲部,即阑尾位置区域;②形态:长条形、椭圆形或分叶形;③密度:为囊性病灶,囊内呈均匀的水样低密度,CT值接近于水;④边缘:囊壁光整,边界清楚,可伴有钙化,部分病例囊内可见分隔;⑤若病灶近盲肠段见阑尾结石影或阑尾管壁增厚并有强化,乃为有诊断价值的间接征象;⑥增强扫描囊肿壁可有轻度强化,内容物均无强化;另外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对观察病灶形态及病灶与盲肠的关系更直观,盲肠可见受压改变。(2)超声检查:对鉴别囊内容物是液体还是胶冻样物有帮助,后者透声稍差,可见细小絮状光点,壁较薄,光整;部分肿瘤可呈多房性,壁较厚;如继发感染时,囊壁变毛糙。(3)鉴别诊断:AMC应与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回盲部结核、阑尾黏液囊肿等相鉴别。阑尾炎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病史,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血白细胞及中性比例升高,CT示阑尾增粗、壁厚、腔内粪石、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等[2];阑尾周围脓肿的壁较厚,有明显增强并分层,与周围分界不清,常伴有肠系膜及盲肠周围炎,回肠末端及盲肠肠壁水肿。回盲部结核多发生在回肠末端,小肠造影可明确诊断,且CT可看到正常阑尾影。而与阑尾黏液囊肿的鉴别无论从临床还是从影像方面都很难,有文献指出若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应考虑AMC的可能,本例病变内即可见分隔影[2]。但二者的区分只有通过病理确定,即AMC多伴有肌层浸润,上皮细胞伴有异形性,而阑尾黏液囊肿囊壁衬覆的上皮细胞常为单层,增生不明显,很少形成乳头状结构,上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4)治疗与预后:AMC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病灶的完整手术切除,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及其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而定。但由于粘液囊腺瘤囊壁破裂可引起腹腔内种植,形成腹腔假性粘液瘤,所以手术时应注意动作轻柔,可用敷料将肿瘤与周围组织隔开,粘连分离仔细,避免囊壁破裂及粘液外溢,如术中发现肿瘤壁已破裂,术中尽量清除溢出的粘液,并反复冲洗腹腔。

总之,本病虽为少见病种,但只要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无明显症状而以右下腹包块为主的患者,CT提示右下腹包块为囊性,囊壁薄,可有钙化,肿物呈长条状或椭圆形,内可有分隔,与盲肠关系密切,结合超声内容物为絮状即可明显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

1 金玉莲,李葆青,籍晓桃,等.阑尾粘液性囊腺瘤1例.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78-79.

2 邱雷雨,陈培友,石乃昌,等.阑尾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放射学实践,2009,24:291-293.

3 潘卫东,薛华丹,秦明伟,等.阑尾粘液囊肿临床及病理表现与影像学特点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5,185:2354-2357.

4 殷薇薇,丛振杰,何秋香,等.阑尾粘液囊肿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放射学实践,2005,20:235-236.

猜你喜欢
粘液下腹盲肠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乳腺粘液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左心房粘液纤维肉瘤1例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1例左房粘液瘤的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周围组织超声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