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共住宅的精明之举

2011-11-11 01:13王颖辉
现代装饰·理论 2011年1期
关键词:组屋外立面涂料

王颖辉

自从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市场化以来,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长足的改善。然而,目前我国城市住宅高价位、低实用性的问题突出。一方面,开发商在营建“高品质”的楼盘时,过多的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外包装,无形中增加了建造成本,附加到高房价上,居民难以承担。另一方面,住宅的室内外功能设置不能完全切实地满足居民实际生活需求,高价位并未带来相应的高使用品质。究其原因,除去政策方面的因素,住宅从规划、设计到管理与维护较为粗放,缺乏精细化是主要原因。

一、新加坡住宅政策

新加坡是世界少有成功解决居民住宅问题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借鉴西方公共住房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创造出一套从政策、规划、设计到管理的住宅建设体制。 新加坡住宅分两种类型:组屋和私宅。组屋是新加坡住宅的主要类型。组屋也叫组合房屋,由一栋栋相似的高楼组合而成,其规模相当于我国的小区。组屋属于公共住宅,性质类似于我国的经济适用房,由政府的建屋发展局(HDB)统一规划建造,带有一定津贴出售给本国居民。组屋价格低廉,但在建筑质量、环境品质方面毫不逊色,得益于建屋发展局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和设计的精细考虑。目前,80%以上的新加坡居民居住在组屋区内。“居者有其屋”,是新加坡住房政策的核心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二、住宅建筑设计

1. 外立面

新加坡组屋外立面造型简洁,很少有大型、纯粹装饰性的构件。而是强调建筑的细部处理,在檐口、窗口、阳台板等部位,运用色彩调配或简单的图案造型,突出组屋的特色,体现建筑风格(图1)。值得一提之处在于外墙材料——涂料的选择上。新加坡组屋外立面几乎清一色采用涂料粉刷,即使少量留存下来的早期低层住宅的砖墙外立面,也被用涂料重新粉刷翻新。如此一来,有诸多好处:一、造价低廉。相对于瓷砖铺贴的外立面,涂料物美价廉;二、色彩丰富多样。设计师选取绚烂、纯美的颜色,精心搭配,组屋外立面美观高雅,呈现出浓郁的东南亚风情(图2);三、易清洗。新加坡属典型热带雨林气候,雨水充足,且多强阵雨,涂料有易脏的缺点,但经过雨水经常性洗刷,仍可时常保持清洁。新加坡组屋外立面因地制宜的取材,使得涂料的作用得到完整、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经济性与美观性的最佳平衡。

2. 内装修

新加坡组屋户内提供简单装修,住户拿到钥匙即可入住。涂料粉墙、瓷砖铺地、卫生间安装卫浴洁具、厨房配有橱柜、灶台、水池,门、灯具俱全。厨、卫一般不做吊顶,上下水管道只刷白漆,暴露于外。政府只提供最基本的装修,突出“实用”二字。装修考虑周全,做工精细,从卫生间就可以看得出来,如阳角的位置一般都加以包边,墙面和地面瓷砖讲究色彩变化搭配。从而在保证居民日常生活使用基础上,达到最大程度的经济美观。

三、住宅外部景观环境设计

1. 绿化景观设计

新加坡组屋以高层为主,布局自由灵活,楼间距狭小,因此组屋的外部空间形式多样、面积并不十分宽裕。建屋发展局规定,住宅小区的绿化面积必须达到总用地的30%~40%,所以景观环境设计“寸土必争”。除正常的通道、台阶外,绿色几乎“占领”每一寸裸露的土地,例如,在烧烤台附近的垃圾箱上,放置绿色植物;在稍大面积的草坪上铺上石子或石板,作为步行通道;地面停车场用特制的水泥镂空砖铺设,镂空处种上小草。除了地面,绿化还发展至屋顶、阳台、汽车库的顶面,呈现出多方位、立体式的景观效果。

新加坡组屋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自然,讲究实用而不追求华丽。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缓坡地结合地面起伏设计,既丰富视觉景观,又可有效遮挡汽车、人的活动,营造安静的居住氛围。在植物选取上采用典型的热带植物品种,乔、灌木、蕨类植物高中低搭配,既突出地方特色,又便于管理维护。

2. 公共设施设置

组屋外部景观环境设计不仅注重满眼透绿、自然的“观感”,同时也注重空间的功能性。确切地说,是集景观与功能为一体而设计。新加坡气候炎热,组屋底层架空,设置简单桌凳方便纳凉,开辟自行车辆停放专区,设置电话、邮箱、饮料售卖机,供居民日常生活之用。在庭院中碰到有高差的地方,除用台阶连接之外,辅以坡道,满足物品搬运和残障人士的使用。在露天院落绿化之中,开辟儿童游乐场地和器械活动区,依据庭院面积和空间形式,或集中一处、或分散几处设置,满足儿童游戏、居民健身需求。目前,儿童活动场地和健身器械活动区已经成为每个组屋庭院内的标准配置。同样, 凉亭在每个组屋庭院中也不可或缺(图3)。凉亭跟新加坡居民户外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平时可供纳凉休息之用,碰到节假日,兼作集会场所。甚至婚丧嫁娶仪式,也在这里举行。除了健身、休闲等基本功能设置,组屋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还照顾到居民的一些特殊习俗,例如,为便于祭祀祖先,设置焚烧炉(图4)。

四、日常管理与维护

1. 建筑维护

新加坡的组屋建设已经持续了近40年,但整个城市仍然面貌一新,丝毫不显破旧。原因在于政府不间断地对年久的组屋加以维修,基本上是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小修包括外立面和室外铺地的更新,大修则是指增加面积或改善功能,如加设电梯。维修之时所有住户都会得到通知,建屋发展局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充分征询居民的意见,以此确定最终的修护方案。施工过程中,居民进行配合、监督,确保方案的实施。经过维护的组屋,建筑外墙、走廊、屋顶、楼梯间色彩、图案改变,面貌焕然一新,公共设施也得到维护和改善。

2. 垃圾清运与管理

高温多雨的天气,使得新加坡在环境卫生上必须特别注意防范。新加坡组屋内外时常保持干净整洁,得益于环境卫生的专项设计与管理。在每栋新建组屋的建筑设计中,均统一设有垃圾通道,各层设置垃圾倾倒口(图5),集中到一层的垃圾清运间,再由垃圾清运车每天清运。从垃圾通道至清运间采用全封闭式设计,确保无异味外泄。

3. 衣物晾晒

新加坡组屋多为小高层或高层,人口密度大,住宅设计对居民衣物晾晒也有考虑。小部分组屋在厨房边设有专门的晾衣间,大部分是与厨房结合在一起。在屋内、窗外墙面分别设置晾衣悬杆架(图6)。衣物集中到特定区域晾晒,有效避免了组屋建筑外观杂乱或庭院被占用、功能异化的现象。

4. 住户装修告知

新加坡组屋室内装修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须在领到钥匙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此后3年之后才可进行二次装修。同时规定住户装修须向建屋发展局申请装修许可证,由领有建屋发展局施工执照的承包商承包。装修户与承包商一起前往物业管理单位办理装修手续,并且缴纳一笔建筑材料搬运费和废物清理费。工程装修完毕,由住宅稽查员根据申请装修内容进行工程检查验证。装修住户还需向周边住户告知工期,施工时段等,使得对邻里生活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五、结语:

安居是百姓生活的大事。如何建造既满足大众生活实际需求,又可以支付得起的住宅,新加坡组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其在规划、设计、管理的精明之处,希望能带给我们启发和帮助。愿广厦千万间,人人安居乐业。

(作者单位:陕西省建筑职工大学)

猜你喜欢
组屋外立面涂料
“经济适用房”转租?新加坡密切关注
“漆黑”竟然是一种涂料吗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体改造的实践分析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新加坡没有人敢炒房
百事松江二期外立面景观提升工程透视
自洁型涂料的研究
新加坡组屋,这边风景独好
建立新型组屋模式新加坡组屋政策重视“刚需”群体
终结卷材和涂料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