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立体化设计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011-11-14 03:45宁慧英王继辉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沈阳110045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4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自学电路

宁慧英 王继辉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沈阳 110045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立体化设计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宁慧英 王继辉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沈阳 110045

本文提出了贯彻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项目教学为主线构筑“课前助学+课中活学+课后自学”立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学生地位的转变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实践证明此教学模式实施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

电子技术;立体化教学模式;职业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内涵建设,而内涵建设的核心则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电气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能必修课程,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都应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展开。经调研发现,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加大了《电子技术》课程的学时量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但主要还停留在“理论讲授+实验演练+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上,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是典型的“老师难教、学生厌学”型课程。与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相距甚远,不能满足企业对相关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程的立体化设计与开发课题研究,提出以任务驱动为内核、以项目教学为主线,构筑“课前助学+课中活学+课后自学”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培养。

1、课前助学

为方便课前助学,我们在本课程构建中,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以从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提炼出来的学习项目为学习载体,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在完成每一个具体任务之前,先将这一任务的具体要求、实施过程、成果实现等内容以电子课件或录像等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任务要求并依据本课题编写的讲义进行分组讨论,提出完成该任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工作原理及方法手段)和实践技能(安装、调试及测量技术),并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汇报,教师予以点评。实践证明,这一课前的积累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

以表1中任务6为例,教师课前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图片资料,给学生介绍直流稳压电源在不同场合的主要应用,使学生对直流稳压电源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基本了解,然后以动画的形式给出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所经过的几个过程,留给学生的讨论内容是每个单元电路的特点和作用及实现这些单元电路的转换应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等完成该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储备。

2、课中活学

课中活学重点体现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灵活交替。为了避免过早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而导致的学生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之困,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一套阶梯式项目教学设计方案,通过三段阶梯递进式项目教学完成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其中职业能力培养与电子线路识图贯穿全过程。具体方案如下:

2.1 基本训练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主要采用四步教学法:

2.1.1 我讲你听。教师根据“课前助学”阶段的点评结果,对完成任务应必备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2.1.2 我做你看。教师对完成任务应必备的基本技能进行示范。

2.1.3 你练我导。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进行指导。

2.1.4 你做我评。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训练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评价。

以表1中任务6为例,教师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对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的构成及原理进行介绍,然后通过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制作和检测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技能,并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考评。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扎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实操技能的规范性,同时有利于学生方法能力的训练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2.2 任务实施阶段,导师引导学生。

在此阶段教师相当于一个导师,负责提供相关辅助材料,如项目学习单、助学课件、电路原理图及实施规范等相关引导文,采用六个教学步骤实施: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以上六个步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调小组协作学习,通过“获取→内化→实践→反思→新的获取”,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从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职业能力。在此阶段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以表1中任务6为例,教师给出直流稳压电源的具体要求和相关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电路,然后选择及检测元器件,按图组装电路,最后进行测试和评估。对于测试结果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检查问题所在,或给出一些实用经验,使学生在纠正错误中有一个新的获取。

2.3 项目完成阶段,车间主管领导员工。

对于表1中的任务8和任务14,是在实施完成各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对实际电子产品的制作。此阶段如同车间主管对下属分派任务,只问结果,并不给具体的帮助信息。教师扮演一个任务下发,并考核学生完成任务的主管领导,学生如同企业的员工,不仅要接受并按期完成相关产品的制作,做好检测和调试工作,还要进行成本计算。此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小组分工,进行协作学习及探究性学习,同时着重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分析、运用及正确处理的能力,合理利用资源,以大局为重的决策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与表述等职业能力。

表1 立体化教学的项目描述与工作任务

3、课后自学

课后自学是项目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后自学的环节有三个,一是通过撰写任务报告单对课上所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和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自我总结、不断学习的能力。二是要求学生提炼出完成每一任务所需要的基本单元电路,如在完成音频放大器的制作时,我们通过8个工作任务来完成,可提炼出9个基本电路,分别是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差动输入式减法运算电路、甲乙类互补对称OCL电路、单相桥式整流电流、三端集成稳压电路,让学生熟记这些基本电路,掌握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计算和应用特点,这样在分析一些比较复杂的实用电子电路时,可让学生在复杂电路中“寻找”基本单元电路,使学生能够将基本单元电路像“积木”一样进行“拼装”,进行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是按照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对项目教学中没有包含的内容进行补充。

为方便学生课后自学,可开发创建电子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自学有章可循。在此网络平台里可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课件、教学资源、在线测试及在线论坛等内容,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此网络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再现课程情景,让学生对课堂中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及分析方法做进一步的自学。另外,在线测试则可更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能力。

4、结语

实践证明,“课前助学+课中活学+课后自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模式可实施性强,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特别是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的良好学习导向。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2] 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2008(10)

[3]张晓琴.以行动为导向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J].工会博览2009(04)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16号]) [Z]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4.135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自学电路
电路的保护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