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代谢指标分析

2011-11-15 02:56曾朝阳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宜昌443003通讯作者mailzengzhaoyang68126com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青年组抵抗脂蛋白

张 颖,曾朝阳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宜昌 443003;通讯作者,E-mail:zengzhaoyang68@126.com)

近年来世界各地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1],考虑与现代人生活节奏、作息习惯、饮食、运动等有关。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T2DM)是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疾病。我国目前糖尿病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且糖尿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2]。目前对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年龄构成及代谢紊乱的差异尚无大样本研究。本研究通过既往住院患者资料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新诊断患者各代谢指标的差异,分析青年及中年、老年T2DM患者代谢临床特征,以期为T2DM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2009-01~2011-06收治住院患者252例,其中男159例,女93例。满足以下条件:①病程1年以内;②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99)。排除以下患者:①合并急性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②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如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③合并甲亢等高代谢疾病;④已使用降脂药物。

1.2 方法 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45岁,78例,其中男50例,女28例;中年组45-60岁,99例,其中男64例,女35例;老年组,≥60岁,75例,其中男45例,女30例。统计所有患者初入院时用药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尿酸(UA)、体重指数(BMI= 体重/身高2,kg/m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经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方差齐性时(P>0.05),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应用LSD法;方差不齐时(P<0.05),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后满足方差齐性要求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仍不能满足方差齐性时应用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 Test。

2 结果

三组患者血脂、血尿酸、BMI、血压比较见表1。青年组的 BMI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中年组的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和老年组(P<0.01),老年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P<0.05)。

表1 三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3 讨论

肥胖者因脂肪沉积导致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升高,直接引起胰岛素抵抗;同时过多的脂质在肝脏、肌肉、胰岛等组织器官中沉积,不仅加重了外周胰岛素抵抗,而且可以引起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表达的异常,甚至加速β细胞的凋亡,从而容易发生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甚至糖尿病[3,4]。故肥胖引起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5]。诊断肥胖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BMI,而且BMI与肥胖相关伴发病的危险相关性较好[6]。本研究中,青年T2DM的BMI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提示T2DM年轻化与肥胖相关。青年T2DM发病率的增加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快、饮食增加、运动减少、体型肥胖、BMI增加有关。早期控制体重,尤其是有糖尿病相关家族史者,是预防青年T2DM的关键。

胰岛素缺乏及(或)胰岛素抵抗,使体内脂代谢相关的两个酶[脂蛋白酯酶(LPL)及肝酯酶(HL)]活性发生变化。一方面LPL活性降低使TG分解减少,另一方面分解脂肪组织的HL被激活,使脂肪组织释放TG升高,肝脏合成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同时由于血中LPL活性的下降,使血中富含TG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清除也有所减少,因此发生严重的高 TG 血症[7]。调查研究发现[8],TG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在51-60岁达高峰,其后又出现下降。女性在50岁以后血脂达高峰。老年组男性TG较老年前期组下降,可能与肝脏载脂蛋白合成减少有关,是伴随机体衰老过程中的自然现象。50岁以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导致TG年龄和性别间差异的原因。在本研究中,中年新诊断T2DM患者TG水平最高,而老年和青年组T2DM患者的TG低于中年组,可能与本组入选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有关。

老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与其他年龄阶段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收缩压。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共同发病基础[9]。高血压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0]。许多研究证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交互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11]。在本研究中,老年组的收缩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2型糖尿病患者,考虑与老年患者血管动脉硬化、弹性降低、出现收缩压为主的升高有关。

综上所述,虽然不同年龄初发T2DM的代谢指标有差异,但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虽然胰岛素抵抗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的代谢指标有差异,但目前尚无大规模临床研究分析不同年龄代谢差异的具体原因何在。且因本研究入选人数有限,可能在研究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需要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1] Esteghamati A,Ashraf H,Khalilzadeh O,et al.Trends of diabetes according to body mass index levels in Iran:results of the national surveys of risk factors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1999-2007)[J].Diabet Med,2010,27(11):1233-1240.

[2] 翁建平.对糖尿病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基础研究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2):166-178.

[3] Mori Y,Hoshino K,Yokota K,et al.Increased visceral fat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predict the increased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Japanese middle-aged men[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05,113(6):334-339.

[4] 刘军,查英,盛励,等.腹型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33(3):393-396.

[5] Kahn CR.Joslin糖尿病学[M].14版.潘长玉,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50-552.

[6] 陈蕾,贾伟平,项坤三,等.肥胖者胰岛素抵抗与总体脂、局部体脂关系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5):276-279.

[7] 徐成斌.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冠心病[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5):319-320.

[8] 关秀萍.某高校高干及高级知识分子血脂情况的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3):211-214.

[9]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9-250.

[10] Francischetti EA,Genelhu VA.Obesity-hypertension:an ongoing pandemic[J].Int J Clin Pract,2007,61(2):269-280.

[11] Fujii N,Tsuchihashi K,Sasao H,et al.Insulin resistance functionally limits endothelium-dependent coronary vasodilation in nondiabetic patients[J].Heart Vessels,2008,23(1):9-15.

猜你喜欢
青年组抵抗脂蛋白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