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访谈节目的心理学分析

2011-11-16 15:09□王
声屏世界 2011年6期
关键词:对象心理信息

□王 庆

访谈节目通常就社会普遍关注的某一观点、事件或人物,由嘉宾、观众和主持人一起平等对话,将各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充分表达、沟通与交流。这类节目之所以成为人们获得广泛的意见协商与信息沟通的途径之一,缘于电视传播的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节目采用人际交流中普遍的语言方式建立心理刺激与心理反馈路径,满足对话双方在问答过程中求知与表达的心理需求。可以说,电视访谈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创作者、参与者与观众三者间建立满足各自信息诉求的心理刺激与反馈的过程,在这类节目创作中必须了解和遵循相关心理学机制。

电视访谈节目渊源的心理学分析

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开播了广播谈话节目《芝加哥圆桌大学》和《美国城市空中会议》,被认为是西方电视访谈节目的发端。二战结束之初,社会百废待兴,公众需要一个公共谈话空间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特别是经受了战争创伤的人们需要宣泄个人情感、相互抚慰心灵伤痛。谈话节目以人们日常交际中最熟悉的交谈方式、开放式的受众参与格局、宽松的话语环境、平等的话语权释放等元素安抚了受众战后紧张、敏感、脆弱的心理,满足了他们的信息需求和精神渴望。

随着谈话节目的发展,访谈节目内容从最初的战争评论演化到包罗社会万象,节目风格也趋于多元。因为节目样态广受欢迎,所以各种风格内容的访谈节目都深得人心。尤其是在西欧,无论是在电台还是电视台,访谈节目都非常盛行,一度占据自办节目时长的一半以上。

在改革开放之后,电视访谈节目样式流传到我国。缘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心理差异,中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根据中国受众心理经过本土化改造后,其表现和西方同类节目有显著差异。

首先,从题材选择上看,中西方观众都对轻松愉快的小题材感兴趣,一些无伤大雅又放松身心的趣谈打破了民族的界限,是中西方观众茶余饭后共同的谈资。在严肃话题的选择上,西方观众普遍更关注大视野下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问题,如种族歧视、青少年性教育、战争与和平、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等;中国电视访谈更倾向于与公众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如住房、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虽然近年涉足全球视野下的国际问题的访谈节目不断增加,但对普通百姓而言,更关注的还是周边生存环境现状。

这种严肃题材选择上的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认知心理。相对而言,西方人生活中的社会组织关系较简单,他们的自我结构具有个体独立性,社会认知更倾向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征服外部世界,属于主动型认知心理态势;中国人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关系造成公众具有群体依赖性,认知过程更倾向于遭遇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适应外部世界,是一种被动型认知心理态势。因此,西方观众更热衷谈论宏观背景下的时政问题,而中国观众更关注与实际生存有关的切身利益问题。

其次,从节目传播意向上看,西方电视访谈节目并不讲求从某一所谓官方角度对访谈主题进行观点评价,而是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发言平台,至于观点的优劣正误则任由观众进行自行取舍和判断。相比之下,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更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坚持党性和政治性,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讲究通过意见交换取得观点共识。

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解释这种传播意向上的差异。中国社会基于农业生产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其中包含复杂的等级制度与群体协作的要求,造成对人际取向非常依赖和重视的社会心理,讲求集体纪律与公共约束;而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基于渔业和狩猎等对个体特征和自由要求更高的生产关系,因此,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在社会心理中更看重个体特征的表达和发展。

第三,从电视访谈节目的具体话语方式看,中国观众表达情绪情感较为含蓄内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从众心理,而西方观众表情达意时更追求自由率性,注重不同意见的交锋。

社会心理学认为,话语方式是“自我表现”的倾向与程度的综合体现,而自我展露受文化心理的影响。西方文化是求异文化,以独特性为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求同文化,追求在集体中达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西方观众更乐于“自我表现”,目的在于展示与众不同以及能言善辩的个人能力,而中国观众在“自我表现”时更为谨言慎行,目的则是掩藏与众不同并塑造稳重可靠的形象。

最后,从节目编排逻辑上看,中国人讲究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在深入主题后往往又转换角度迂回式探寻更多问题的答案,而西方人更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从社会交际心理来分析,中西方电视访谈节目编排逻辑上的差异合情合理。心理学认为,人的社会关系范畴由中心的自我范畴及其外围的交际范畴组成。中国人的自我范畴开放而交际范畴封闭,在心理上将对不太熟悉的陌生人排斥在自我范畴之外以实现自我保护。而陌生人一旦变成熟人时,就为开放的自我范畴接纳,在交际过程中设防较少甚至不设防。西方人正相反,自我范畴封闭而交际范畴开放,他们在社交范畴中表现得积极踊跃又重视保护个人封闭的自我范畴,因此他们更易于在社交场合融入公共议题中,彼此尊重和保护私人信息。

电视访谈节目的观众心理机制分析

传播心理学认为,传播效果不是在传播者的心理系统中产生,而是在受传者的心理系统中形成的。 本质上说,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影响以实现传者的传播意图。只有对受众的心理机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传播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访谈节目观众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接受个人社会生存所需要的外部信息,并以此作为参照,权衡、认识、调整并发展自我,以便更融洽于现实社会生活。具体来说,人具有自然属性,有衣食住行的需要,但人更重要的属性是社会属性。当人的自然属性需要被满足之后,就会渴望满足更高层次的社会属性需求。而人的社会属性需求就是获取社会信息,使自然人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能够融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人际关系趋于单一,除了亲情交际,社交更多属于趋于功利的某种利益交际,只交际不交心;在网络媒介时代,更出现了虚拟交际,不知人不知面更不知心。同时社会竞争激烈、变革加剧,人们又更迫切需要持续接收外来信息刺激其认知和发展自我,避免成为社会边缘人。因此,无论从满足我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社会从众心理,还是从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现实需要来看,观众都希望电视访谈节目能提供获取多层面的社会参照信息的条件,使观众冲破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局限,从不同社会背景的节目参与者身上了解更广阔的社会中更多社会人的现实经历与思想形态,借以作为自我认知的参照 “镜子”。观众据此认知并矫正自我,完成又一次自我发展的心理过程。

此外,观众的心理系统在面对外部信息时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不自由表现在外部信息错综复杂,心理系统无法左右信息刺激的来源、容量和强度;它的自由则表现在它具有选择过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接受哪些信息刺激、接受多少,也可以选择将哪些信息刺激拒于“心门”之外。同时,观众还有接受心理上的信息偏向性,如富有趣味的信息刺激、与自身情况有相似性、有可比性、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刺激、满足好奇心的信息刺激能更易于得到正面和强烈反馈。电视访谈节目的内容选择虽然无所不包,但它不像新闻节目那样向非特定观众群进行普遍时事信息的刺激,不像新闻深度报道郑重严肃地进行单向传播,也不像娱乐节目喧闹有余而信息量不足。通常来说,受欢迎的电视访谈节目涉及的具体内容都是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现象,或人物,或事件,或观点。只有本身就具有可议论性而观众又热衷于一探究竟的题材,才能对接目标观众的心理期待,才能顺利通过观众心理系统的自由选择过滤而存留下来。

电视访谈节目创作的内在心理机制

电视节目的创作大体上由三个部分组成:前期策划、节目录制、后期剪辑。由于电视访谈节目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言语交流,保持语境的完整真实是正确传递信息的必要前提,因此电视访谈节目创作的重心在前期的策划和对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谈话流程的走向和进度的掌控上,而后期再创作的余地有限,剪辑是根据节目时长的要求,尽可能保留访谈现场的情境。这也正是电视访谈节目总体制作成本相对不高的原因之一。鉴于此,本文也将对创作过程的研究重点放在前期策划和节目录制环节中。

节目策划。节目策划是传播者和观众心理互动的外在体现,观众心理需求是策划的风向标。传播者应重视观众对外界信息刺激的心理认知和反馈机制的分析,适时调整选题策略,寻找传受双方的心理共振点,满足目标观众的某种特定的心理需求,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具体来说,电视访谈节目策划首先在话题选择时应注意是否能满足观众的求知心理,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观众心理系统的过滤。也就是说选题无论是从宏观着眼的国家大政方针,还是从微观上把握的社会热点和生活焦点,都必须针对与观众生活密切相关,又在观众心理上存在矛盾、困惑或好奇,并且具有可议论性的选题,或分析评说,或启发引导,或展开讨论,才能激发观众参与关注节目的热情,才能引发观众一吐为快或者先睹为快的心理需求。

在寻找访谈对象时,是否具有事实价值、思想价值,是否为公众所关注,是否善于表达、乐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因此,访谈对象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他(她)与主题的相关程度、对话题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到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个人魅力等条件。例如,如果话题政策性较强,可以选择有关部门领导或者决策人作为被采访对象,保证政策阐述的严肃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如果话题的专业性较强,非平常观众所熟悉,可以选择既精通业务又能深入浅出说明问题的专家作为被采访对象;如果话题是普通观众所熟悉和关注的,可以考虑根据话题主旨的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受教育水平、成长环境、职业背景、社会地位等等条件各不相同的观众共同探讨。

访谈过程控制。在这个阶段,电视访谈节目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能否把握被访谈对象心理,获取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信息。电视访谈以人际关系为纽带和桥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心理共振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在电视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和访谈对象能否顺利产生心理共振是访谈过程控制的关键,也是推动采访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

心理共振是社会交往中一方情绪、情感和意念上的变化在另一方心理上得到同步呼应的心理现象。在电视访谈过程中,如果顺应访谈对象的心理变化态势,因势利导地进行心理暗示,就有可能实现心理共振。

通常情况下,采访对象表现消极、冷漠的只是少数,更多的人会积极配合。然而,可能是异于平常的心理反应,有的人不适应电视镜头而产生紧张心理,并由此引发“詹森效应”反应,言行表现有失正常水准;有的人害怕言辞不当受到误解、轻视而产生从众心理,人云亦云。面对此类情况,主持人可以先避开正题,挑选对方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易回答的事物和问题为话题,待对方放松心情逐渐进入正常心理状态后再转入正题。也就是说,顺应访谈对象的心理变化过程设计提问,由易到难,由柔到刚,循序渐进。对主持人来说,这种交流不但可以让对方配合对话,也能加深对选题及过程信息的正面心理反馈,发现和对方的“共同语言”,进而引起心理共振,推动访谈向纵深发展。

心理暗示是引起心理共振的一个隐形手段。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状态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他人的思维施以影响和引导,使其心理结构产生变化,跟随暗示者的情绪、情感及意念的变化,并最终在行动上实施对方意见。

和其他媒体的访谈相比较,电视访谈的难度更大一些。表现在:一是时间短暂,给予主持人接近访谈对象的“预热期”很短;二是许多访谈对象一看到摄像机就有一种本能的紧张,在短时间内稳定访谈对象的情绪使之进入状态,需要娴熟的心理暗示技巧。一般而言,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心理暗示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暗示,用直陈式的说明使被访谈对象了解暗示内容和目的;间接暗示,把某一事物的意义借其他事物或行为间接地提供给访谈对象,使采访对象迅速而无意识地接受,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种观念或某个结论;反暗示,主持人向访谈对象发出暗示刺激,有意引起访谈对象性质相反的反应。例如,在涉及自尊和道德等原则问题时,访谈对象通常会产生抵触心理。主持人应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巧妙地运用反暗示技巧,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激将”的正面心理反馈目的。主持人的这三种心理暗示可以运用于电视访谈全过程,在节目中巧妙地使用暗示技巧,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控制访谈对象心理状态,消除访谈对象消极心理因素,诱导访谈对象在心理共振的状态下展开叙述或停止叙述,使访谈活动连贯、自然、和谐地顺利进行。

实践证明,遵循心理学规律组织、调节电视访谈活动,关键在于了解、顺应并适当引导参与者的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机制的作用达到理想的传播目的。

本文责编:邵满春

1.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童腮军:《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新闻界》,2008(4)。

3.汪 冬:《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0)。

4.邱 丽:《电视新闻受众的大众化心理特性和心理需求》,《大众文艺》,2010(19)。

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魏南江:《优秀电视节目解析》,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猜你喜欢
对象心理信息
神秘来电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订阅信息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展会信息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