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市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突破口

2011-11-16 15:28王小燕
声屏世界 2011年8期
关键词:新闻性策划人舆论监督

□王小燕 王 娟 罗 红

改善市级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突破口

□王小燕 王 娟 罗 红

首先,在新闻话题的选择时,要抓住本地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抓住本地群众真正关心、与本地群众利益有关的问题。具有明确的地域性是市级电视台主要的特征,也是其新闻专题栏目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为特定的区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给该区域的居民心理、性格、行为以或隐或显的文化烙印。这种烙印给该区域的新闻节目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潜力。其次,要加强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性专题节目不仅是事件的客观记录者,更应该是问题的分析者和正确舆论的引导者。针对新闻事件加强评论力度,勇于亮出鲜明观点,表明正确立场,引导舆论,是电视作为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市级电视台也应如此,不能畏首畏尾。第三,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性专题节目中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新闻性专题节目深度调查、分析评论的特点也正是开展舆论监督行之有效的节目形式。第四,采取非主持人中心制,以策划中心制打造品牌栏目。“中国电视节目的竞争不是节目主持人的竞争,是节目策划的竞争”,职业策划人阿婴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电视节目是导演中心制,在上世纪90年代是制片人中心制,进入21世纪电视节目应该是策划人中心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认为,“如果说制片人是CEO,那么策划人是CDO(首席研发官)。”尽管现今大多数电视台都主张采取主持人中心制,以发挥主持人的名人效应,但市级台受经营体制、资金实力、人才资源等方面限制,很难产生主持人名人效应,关键还在于节目话题的策划。

吉安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性策划人舆论监督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乳房炎专题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相约冬奥高质量电力助跑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增强电视时政报道新闻性的基本路径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