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察布查尔种羊场绵羊疫病防治的调查研究

2011-11-30 07:21艾山江塔斯坦李庆燕何晓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5期
关键词:细毛羊羊场驱虫

艾山江·塔斯坦 李庆燕 何晓杰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系,伊宁 835000)

新疆是我国细毛羊业的发祥地,曾经培育出了我国第1个细毛羊品种——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新疆细毛羊的育种工作始于 1934 年,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1954 年新疆细毛羊宣告育成,结束了我国没有细毛羊品种的历史[1]。新疆养羊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养殖历史悠久,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伊犁牧草丰盛,幅员辽阔,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是新疆最大的牧区之一,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3种畜场,年产优质羊毛50 t左右,察布查尔位于伊犁河谷盆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牧业以养羊业为主。近年来,羊痘、羊猝击、羊快疫、羊黑疫、羔羊痢疾[2]等羊的传染病和肝片吸虫病、胃肠道线虫病、肺片虫病、绦虫病、绦虫蚴病、羊鼻蝇蛆病、羊疥癣等羊寄生虫病[3]严重阻碍着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疫病防制,保障养羊业健康发展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4]。现对察布查尔种羊场绵羊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2008年以前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本地区绵羊疫病防治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对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

2008年6月~2010年12月。

1.2 试验地点

察布查尔种羊场。

1.3 试验羊数

选择羊来自种羊场1队(基叶克)10 250只;种羊场2队(托海)8 500只。

1.4 试验方法

(1)对2个试验点绵羊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进行调查;对羊群放牧及转场情况进行调查。

(2)根据疫病调查和放牧转场情况,制定绵羊疫病防治程序,并严格按照防治程序对试验羊进行疫病防治。

(3)试验结束后,与2008年底试验点统计上报的疫病感染率、死亡率、产羔率、成活率、毛产量等5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检验其防治效果。

2 结果

2.1 养羊场疫病防治情况调查

对羊场过疫疫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防治措施是定期注射各类疫苗,春、秋驱虫和2次药浴。

表1 试验点过去发生的主要疫病及感染率

2.2 放牧转场情况调查

放牧绵羊一般有3个牧场,分别为冬牧场、春秋牧场和夏牧场,春秋牧场每年使用2次;放牧时间和顺序为:11月26日至第2年3月26日在冬牧场放牧(托海和基叶克牧场);3月27日~6月25日在春秋牧场放牧(卡拉达拉草场);6月26日~9月15日在夏牧场放牧(乌孙山萨孜和昂格尔特草场);9月16日~11月25日在春秋牧场放牧;以上放牧时间为正常放牧时间,有时因天气或其他原因会出现变化,但变化不大。

2.3 养羊场疫病防疫程序

对察布查尔种羊场防疫程序调查,详见表2。

表2 察布查尔种羊场绵羊疫病防治程序

2.4 2008和2010年5项指标比较

2008年底根据察布查尔种羊场2个试验点5项指标的统计结果和2010年12月底试验结束后的5项指标统计结果比较见表3。

表3 察布查尔种羊场2008年和2010年5项统计指标比较

察布查尔种羊场近3年一直用此方法进行防疫,疫病感染率、死亡率、产羔率、成活率、毛产量等基本相同,未发生各类疫病。

3 分析与讨论

3.1 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治程序

2008年以前,察布查尔种羊场绵羊疫病防治一直沿用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为用疫苗防治传染病,春秋2次驱虫和2次药浴;在传染病的防治上,由于资金不足,部分羊群有漏注射疫苗的现象,也有个别牧民拒绝注射疫苗,使得羊群整体防疫密度不够,出现年年防治,但防治效果还是年年下降的现象;在寄生虫病的防治方面,除了防治密度不够外,投药时间和防治措施不科学;例如,将投药时间放在春、秋季,投药后仍在原地放牧,没有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因为,春秋季节羊体内虫体最多,驱出体外的虫卵仍可发育为侵袭性虫卵或幼虫,再次感染羊只[5]。根据放牧情况调查,将2次驱虫的时间分别定于冬季和9月中旬(由夏牧场转春秋草场之前)。这样做的优点:(1)冬季驱出的虫卵不能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冬季的严寒可将其杀死;(2)冬季驱虫后,羊体内的成虫和幼虫被全部驱出,而冬季感染寄生虫的概率较低,一次驱虫可使羊体保持较长时间的低荷虫量;(3)羊体内无虫体,增强羊体健康达到安全越冬的目的,同时减少了来年羊体内虫体对草场的污染;(4)转场前驱虫后,无虫的羊体进入污染较少的草场,感染率会降低,驱出的虫体经几个月的自然净化会大量减少。

察布查尔种羊场按科学的疫病防治程序操作,未发生各类重大疫病。从2个试验点的防治效果来看,制定科学的防治程序是减少和消灭疫病的有力措施。

3.2 结果比较分析

从察布查尔种羊场2个试验点的结果来看,采取科学的防治程序后,发病率和死亡率与试验前相比,分别下降了33.5%和1.3%;产羔率增加了0.5%;羔羊的成活率增加了4.5%;羊只个体增加产毛量0.125kg。在检测试验效果的5个指标中,产羔率增加不明显,经调查有以下原因:牧场放牧羊只严重超载,草场质量逐年退化,遇到刮风天气,飞沙走石,怀孕母羊牧草不足。产羔率与精液质量、授精技术和饲养管理有密切的关系,与疫病防治关系不太密切。

3.3 经济效益分析

察布查尔种羊场2个试验点共减少576只成羊的死亡,多产羔羊100只,减少904只羔羊的死亡,多产羊毛2 512kg。以每只成羊800元,每只羔羊450元,每千克羊毛25元计算,共计增收5 195.535 7万元,平均每只羊增收25.8元。支出:每只羊2次驱虫,2次药浴,1次喷药,6次注射疫苗,共计6.5元。收益:收支相抵后,每只羊可获纯利约6.5元;20 100只羊共获利润13万元。采用科学的防治程序,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杨启唐.试论新疆细毛羊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养羊,1997,(1):35~37

[2] 张宏伟,董永森.动物疫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 王光雷,刘志强,努尔,等.我国9省(区)羊病调查报告[J].草食家畜,2010,(1):10~12

[4] 王光雷.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实用新技术[J].草食家畜,2009,(4):9~12

猜你喜欢
细毛羊羊场驱虫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羊场疫病防控体系创建思路及分析
团结的班子
凉山半细毛羊肺炎支原体病的病原分离及生化鉴定
彭波半细毛羊公羔在放牧条件下产肉性能研究
试论肃南县细毛羊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