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乳腺增生138例

2011-12-08 10:12兰维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肿块乳腺乳房

兰维平

(黄陵县太贤卫生院,陕西黄陵727300)

乳腺增生好发于30~50岁的已婚妇女,近年来也见于部分青壮年男性及未婚女性,其疼痛时轻时重,缠绵难愈,已成为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西医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仍就局限在手术的放化疗的基础上,其治疗损伤大,给患者造成一度的心理压力。选择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辩证施治,其临床效果十分良好,操作简单,给乳腺增生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收集了2004-12~2010-05诊治的乳腺增生138例,18~25岁4例,26~45岁112例,46~54岁32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4岁;已婚134例,未婚4例;发病时间最长10年,最短半年;单侧发病65例,双侧发病76例;伴有炎症反应的20例,伴有同侧腋淋巴肿大的30例,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也都曾先后服用过阿莫西林胶囊,逍遥丸,乳癖消,百消丹等药物,效果不佳或又复发的。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标准[1]: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相关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②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疼痛不减轻或加重;部分病人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③全部病例均经乳房彩超确诊,部分病例经钼靶片或病理活检,排除了其他乳房疾病及癌变。

1.3 方法

1.3.1 辩证施治:祖国医学认为乳腺病的病因病机与肝气失条、脾气郁结有关,但又与冲任失调不可分割。乳头经行于肝,乳晕经行于胆,乳房经行于胃。若喜怒伤肝则肝失条达;思虑伤脾则脾失输布;气血瘀滞、清气不升浊阴不降,瘀积成饮成痰,蕴结于乳房胃络则成积块。《外科正宗》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心在想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块。”《外症医案汇编》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再者冲为血海,任主胞宫,二脉隶属肝肾,赖于脾胃上循于胸而行滋乳,下充胞宫以月事。故冲任失调,痰阻寒结血瘀,与肝脾不调之气凝结阳明络所,乳络气机逆乱结块而病。总之,肝脾郁结,冲任失调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治乳不离“气”,尤其治疗乳腺增生治“气”更是显得至关重要。《外症医案汇编》曰:“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盖脾胃土气壅,则为痛;肝胆木气郁,则为疽;正气虚,则为癌,气虚不摄,为漏;气散不收,为悬;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气阻脉络,乳汁不行或气滞血少,涩而不行。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良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乳络疏通……”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临床治疗经验,攻补兼治,舒肝健胃,理气活血,化痰散结,补肾填精应为本证的主要治疗原则。

1.3.2 治疗方法方药:柴胡、王不留行、香附、木香、荔枝核、橘核、陈皮、当归、丹参、血竭、三棱、莪术、桃仁、凌霄花、菟丝子、仙茅、鹿角霜、山药、枸杞、仙灵脾、半夏、浙贝、牡蛎、昆布、穿山甲、山慈菇、白芥子、全瓜蒌、乳香、没药、僵蚕、桂枝、黄芪、露蜂房各按一定剂量配制研细末,用老蜂蜜炙炼为丸如枣大(约10克),每进1丸,日三次。

用法:4周为一疗程,经期照服,间隙时间为一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87年全国乳腺病会议通过的标准制定。临床治愈:肿块消失,疼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房疼痛消失。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乳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2以下;乳房疼痛不减轻。无效:肿块增大变硬,或单纯疼痛缓解,肿块不缩小。

2 结果

138例乳腺增生患者,治愈89例(64.5%),好转51例(30.4%),无效2 例(1.5%)。

3 讨论

本方汇集了香附、荔枝核、陈皮、木香,以行气导滞,疏肝解郁;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丹参、桃仁、甲片、凌霄花、王不留行活血散瘀,通经止痛;用半夏、白芥子、全瓜蒌、浙贝母、昆布,化痰软坚散结;用肉苁蓉、仙茅、菟丝子、枸杞补肾填精,黄芪、当归、山药、甘草、蜂蜜,补气血健脾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山慈菇、僵虫、蜂房治疗各种癌;柴胡疏肝,桂枝善温通胸阳而驱寒,血竭散血滞堵痛而专走血分,诸药共奏疏肝解郁,通络散瘀,化痰软结,补精添髓,通阳止痛而调理气血,更有蜂蜜和甘草缓和诸药之毒副作用,增强服药者的机体免疫力,使患者在治疗的全过程中享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机体状态,加之携带服用方便、简单,无任何不适及痛苦,值得临床一用。

[1]林毅.乳房常见病[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1997:138.

[3]刘宏艳.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天津中医,2001,18(6):49-50.

猜你喜欢
肿块乳腺乳房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乳房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准妈妈 请小心呵护乳房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长着乳房的大树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