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少奇同志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011-12-24 09:57刘文声
民主与科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分配矛盾

■刘文声

学会少奇同志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刘文声

刘少奇同志是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之一和理论家,是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创立者之一。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毛泽东同志探索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同时,少奇同志也很注意这个问题的研究。

1951年,刘少奇在审读《在中南总工会筹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和《论公营工厂中行政与工会立场的一致性》两篇文章的笔记中,曾具体分析过国营工厂的矛盾。他说:“在国营工厂内部是没有阶级矛盾了,但是不是还有其他矛盾呢?一切事物的构成都是矛盾的构成,国营工厂的内部结构当然也是矛盾的结构。什么是构成国营工厂的内部基本矛盾呢?这就是国营工厂管理机关和工人群众之间的矛盾,就是国营工厂内部的公私矛盾。这种矛盾与资本家工厂中的阶级对抗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在根本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也应该调和的矛盾。”又说:“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就不能正确地处理国营工厂中的一切问题。但是,这种矛盾和关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关系,因此,应该用同志的、和解的、团结的办法来处理这种矛盾和关系。”“由此可见,矛盾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根本上敌对的不能和解的矛盾;另一类是在根本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的矛盾。我们在观察问题的时候,必须分清这两类矛盾的不同性质,既不可以把敌对的不能和解的矛盾看作是非敌对的可以和解的矛盾,也不可以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的矛盾看作是敌对的不能和解的矛盾。”(《刘少奇选集》下卷第93~94页)

鉴于改革开放之初只出版过一次《刘少奇选集》,以后再没有出版过,而且印数不多,有条件接触少奇著作的读者也不多,所以,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少奇同志的思想,本文较多地抄录少奇著作的原文。

少奇同志说:“人民内部的矛盾,现在是大量地表现在人民群众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更确切地讲,是表现在领导上的官僚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矛盾这个问题上。虽然有些矛盾问题不在领导方面,但是我们是在领导国家,站在领导的地位,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一切没有办好的事情,领导上都有责任。人民会来责问我们国家、党、政府、经济机关的领导人,而我们对这些问题应该负责任。因此人民群众跟领导机关之间的矛盾,现在是突出地表现出来,而真正的矛盾产生在领导机关犯了官僚主义。如果领导机关不犯官僚主义,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矛盾就缓和了。即使群众中间有过高的要求,有不合理的要求,有错误思想,领导上如果没有官僚主义,也可以而且应当解释清楚,矛盾就不会紧张起来。”

少奇同志着重指出:“人民内部矛盾还特别表现在分配问题上面。不是讲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吗?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现在什么地方?我看是大量地表现在分配问题上。农民说工人分多了;小学教员说青年工人分多了;你房子住多了,我没有房子;评了你升级,不评我升级,这都是分配问题。我建议同志们要好好研究这个分配问题。例如整个国家的分配,积累占多少,消费占多少,军政费占多少,文教费占多少,这个工业部门那个工业部门各占多少,生产人员和非生产人员各占多少,还有小学教员分多少,青年工人分多少,干部分多少,等等。总而言之是个分配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取酬,公平合理。如果不按劳取酬,不公平合理,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按劳取酬贯彻得比较好,分配的公平合理,大家满意,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对于今天的各个垄断行业和国企高管、银行高管以及证券高管等金融业的高管层的天价薪酬,少奇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有的科学预见,回答了并指出其不公平不合理性。他说:“很多人都想在全民所有制中多分一点。但是,如果是不应该分的你多分了,谁看了也反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全民所有制,东西是大家有份的,群众敢于讲话,有权利讲话,有权利对分配问题提出意见。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物质基础。所以,人民群众不仅在政治上关心社会主义的民主,而且在经济生活、生产上也关心社会主义的民主。这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水平,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命运,是不能不管的。”少奇同志举了一些事例加以说明。“在这里,人民群众对我们领导机关的某些领导干部,是有些不满意的。就是说,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是不是多分了一点,生活待遇太高了,房子住得太好了。也确实有这样的事。工厂里厂长、党委书记、青年团书记奖金分多了,此外,还有把亲戚朋友送进厂等等。这样群众就反对,对这个分配关系就不满,而且最后就闹事。有很多闹事的基础是我们领导机关领导者自己打下的。我参观了一些工厂,厂长、总工程师或者党委书记住的房子是一幢幢的公馆,是新盖的,处长又是一幢房子,科长又是一幢房子,其他干部又是一幢房子,工人宿舍是另外一幢房子。等级分得很清楚,甚至厂长、处长、科长的办公室里面,住的宿舍里面,几个台子,几个沙发,几个凳子都有等级。我看在这个地方是不是萌芽了一种等级制度,社会主义之下的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是一种封建制度,我们抄袭了封建制度。如果有这种制度开始萌芽,我看应该废除。那些生活上要求很高的人我看是危险的,将来会跌交子。这方面我看应该有所改变。”

对于“闹事”即“群体性事件”,少奇同志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呢?他一针见血地指出:

“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就可能闹事。我研究了一些地方上的闹事,几乎全部是为了经济性质的切身利益。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但有的加强得不好,群众有很大的反感。说是教育群众,实际是整群众,只批评群众,自己不做自我批评。

“群众闹事中间提出的要求,我研究了一些,大部分是合理的,是可以实现的,一小部分是不合理的,是不能实现的,经过认真的解释,向群众讲清楚道理,群众也并不坚持。

“闹事的原因,据工人讲有这么几个:第一个叫说话不算数,合同不兑现。招工的时候答应了的,许过愿的,结果不能兑现。第二个是调动工作不讲清楚道理,不要的时候一脚踢开。有的劳动调配、人事部门就是采取这种办法。第三个是厚此薄彼,待遇不公平。就是刚才讲的对干部比较厚一些,对工人比较薄一些;对这部分人厚一些,对那部分人薄一些;对自己的亲戚朋友厚一些,对其他的人薄一些。还有一些工人的合理要求,领导机关长期不解决,这也是一个原因。所以,总起来讲,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是引起闹事的原因。

“官僚主义,上面有责任,下面也有责任。凡事要中央负责的,部里面负责的,局里面负责的,应该把责任负起来。但是还有很多事情不是部里的,不是中央的,是下面做的,工厂、基层单位应该负一定责任。”

少奇同志说:“对付闹事要有正确的方法。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没有闹起来时不理,闹起来以后就惊慌失措,一惊慌失措就采取压制的办法。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们有些同志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面,有几个基本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个观点,就是站在人民之上的观点。我们有的领导人把本单位的群众看作是属自己管的手下人。他的话是这样的:‘我是管你们的,而你们是归我管的;你们应该听我的话,而我可以不听你们的话;我有权利命令你们,你们没有权利命令我。’这个态度是什么态度?我想这个态度是官僚主义的态度,是根本错误的态度。他已经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一分子,而把自己放在与人民对立的地位,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这个观点不是无产阶级观点,不是群众观点,而是剥削阶级观点、官僚主义的观点。恩格斯讲过,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国家主人。我们党、政府、国家、经济机关的领导人,本来是人民群众的公仆,社会的公仆。现在我们有的同志已经变为老爷,把人民群众当作仆人,自己还不自觉。这是错误的。我们所有的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没有权利当老爷。因为不这样,他就不能把群众当作跟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的事情,就不能把普通的工人、普通的农民、普通的学生与我们党员和干部一样看待。我们要信任群众,群众才会信任我们。不信任群众,群众是不会信任我们的。

“第二个观点,就是只去分清群众的是非,而不分清领导上的是非。不是讲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是非问题吗?分清是非,分清谁的是非呢?有的领导人只分清别人的是非,而不分清自己的是非。自己不分,别人去分他的是非,他又不准。他分群众的是非时,只讲群众非,说群众错了,群众还有什么好的地方,他就不讲了,抹煞群众中的是。而讲到自己,讲到领导上,就只讲自己的成绩,不讲自己的缺点,只讲自己的是,不讲自己的非。结果就是这样:非的就是群众,是的就是‘老子’。这是很片面的,是不符合事实的。应该首先分清领导上的是非,检查领导上有哪些错误,然后再去分清群众中的是非。

“第三个观点,是以力服人,不是以理服人。有的领导人处理群众问题是用力量去压服,而不是用道理去说服。群众中间闹起事来,他不是想尽法子使群众闹事消解,使矛盾缓和,不是强调团结,强调统一,而是强调斗争,不讲道理,使矛盾激化起来。这是违背上面所讲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的。人民内部的事情应该缓和,应该妥协解决。

“第四个观点,就是把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如果把人民群众当作敌人,这就根本错了,实际上是把自己当作人民的敌人了。集中解决积累的问题,每年集中解决一两次,主动解决,而不至于闹事。”

少奇同志的这些教导,在充满大量社会矛盾的今天,仍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南,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是必须遵循的,必须坚决执行的,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当前分配问题上贫富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时期,要尽快采取措施,制定解决方案,增加人民收入,对工资奖金制度和细则加以立法,防止出现社会动荡,以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10年5月21日的《经济参考报》的时评说:“要把收入分配提高到改革成败的高度。解决贫富悬殊之策,首当破除垄断(垄断资本和权力资本)。”

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要强化按劳分配,弱化按资分配,改变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收入偏低或过低的状况。努力实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压倒一切的两条标准:一是发展生产力,二是提高人民收入。小平同志讲过:“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这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办法。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分配矛盾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1种新型燃油分配方案设计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