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善用媒体

2011-12-25 00:41张道刚
决策 2011年6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官员公众

■张道刚

善待与善用媒体是善政智慧。我们看到,一个致力民众幸福的地方,必然是一个善治的地方;一个善治的地方,必然是善待与善用媒体的地方。

在基层采访,常常听到有些官员抱怨:“下面工作这么辛苦,发展任务这么繁重,一些媒体不帮忙,专挑刺,把我们基层干部丑化成十恶不赦的坏蛋。”

这些话听起来是对媒体的抱怨或牢骚,实则是有的基层官员对媒体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偏见,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本地区工作与媒体的责任视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

媒体是什么?媒体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前行的瞭望哨。诚然,在媒体从业者队伍中,有极少数无良者败坏了媒体的形象,但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总会用良知、用受众的监督来不断完善自己,造就公信力。

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

但是,一些地方官员不适应媒体的新变化,媒体表扬就笑,媒体批评就跳。有的地方一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捂着、掖着、盖着,生怕新闻媒体曝光。盖子捂不住,就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千方百计“挡住”记者、“堵住”报道,甚至上演花上几十万元到一些论坛删所谓负面贴子的闹剧。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一部分官员害怕媒体,不知如何与媒体说话,不懂如何与媒体沟通,明显表现出在与媒体打交道时的不自信、不成熟、不艺术。

可见,如何提高“新闻执政能力”已成为当下官员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如何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又成为官员怎样与媒体打交道的关键。

记得列宁曾经讲过:“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媒体的背后,站着公众,善待媒体就是善待公众。媒体的力量来自于数量庞大的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是社会公众的“代言人”,它代表着社会大众和广大民意。媒体争取同等的公共信息知情权,也是为了公众的权益。如何服务好公众,无疑是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共同使命和责任。在保障公众知情权、保障公共信息、社情民意畅通方面,政府部门和媒体理当无缝合作。

我们常说,对舆论监督的宽容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媒体报道,既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求,也是对社会问题的预警。从根本上说,媒体报道的方向与党委、政府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是公职人员与媒体合作的重要基础。作为服务公众的官员,应该明白,党的新闻媒体和政府本是一家人,工作的出发点是一致而非对立。

如果说善待媒体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一种自信的表现,更是一个官员成熟与否的标志,那么,如何善用媒体则体现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种执政能力与水平。

在传播技术高度发达、大众媒介日益渗透人们生活的今天,有的官员患上媒体不适症,面对媒体缺乏相应沟通能力和技巧,视新闻媒体为“洪水猛兽”,特别是突发事件处置,暴露出一些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危机。可以说,善用媒体是一种智慧,也是现代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媒体是民意的观察哨,是民众情绪的晴雨表,承载着民意温度计的作用,如果善用媒体,它就是执政的帮手。长远而言,媒体的批评监督,有利于各级政府的依法行政,有利于打造“阳光政府”和“责任政府”,更有利于构建一种和谐的公共治理关系。有时,把媒体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主动从媒体的“负面报道”中找存在问题和不足,把媒体当作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和改进工作的推进器,进而完善决策、改进工作方法。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善待与善用媒体也是善政智慧。近年来,从广东的记者采访零拒绝,到重庆的无可奉告要被追责,再到北京的政绩挂钩突发事件,我们看到,一个致力民众幸福的地方,必然是一个善治的地方;一个善治的地方,必然是善待与善用媒体的地方。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官员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