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真正满意

2011-12-27 06:16汪金友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群众利益意见干部

□汪金友

让群众真正满意

□汪金友

在征求基层群众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意见的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讲了这样一番话:“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我们知道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知道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所在。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在这里,温总理用了两个“最”字。“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群众和基层,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尺和秤。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要落实到基层;政府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延伸到群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评价是最真实的评价,也是最重要的评价。

如果去问各地政府的领导,“你们那里的群众,对政府的工作都满意吗?”我相信,他们百分之百地都会说“满意”,不仅“满意”,而且是“相当满意”:对政府的工作“满意”,对发展的成就“满意”,对干部的作风也“满意”。你要不信,他们还会拿出一大堆测评问卷、表扬信件和座谈记录等等作证据。

但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就会发现,有些地方的群众确实对政府的工作很满意,但也有些地方的群众不很满意,更有些地方的群众很不满意。不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地方,不是没有发展,没有进步,而是没有处理好政府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强化了政府利益,却伤害了群众利益。很多群体性事件,就是由此引起。当然,即便是很不满意的地方,也不是对什么都不满意,而只是对某些方面某些干部不满意。一些人满意,一些人不满意,一些事满意,一些事不满意,这也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发展有快有慢,工作有好有坏,问题有多有少,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也千差万别,人民群众对此不可能都满意,也不可能都不满意。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些干部不能发现和不敢承认群众的不满意。他们长期生活在干部圈里,体会不到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也非常害怕出现不同的声音。谁说不满意,就觉得是跟自己“过不去”。因此在他们面前,没有人敢说不满意。一些群众现在也变得“聪明”起来,背后议论的时候,哪里好哪里不好,哪个干部廉哪个干部贪,什么都一清二楚。而一旦到了公开的场合,事情就变了。比如领导到基层调查研究,或者开座谈会时,原本意见很大的群众,却只说那些领导爱听的和想听的。真正的实话,一句都不说了。

由此可见,群众满意也有“真满意”和“假满意”之分。“真满意”是发自肺腑的满意,“假满意”是随声附和的满意。如果把“假满意”当成了“真满意”,自我标榜,盲目陶醉,就会造成群众更大的不满意。

要达到群众真正的满意,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人民群众做朋友,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就要认真对待群众的不满意。和最底层的人、最困难的人、最有意见的人交流,听一听他们哪里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就要善于发现背后的不满意。当面满意,不等于背后也满意。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背后的议论,往往是最真实的声音;就要多给群众提供表达意愿的机会。尤其是作出重要决策的时候,要先问问涉及切身利益的群众,看他们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南县司法局)

猜你喜欢
群众利益意见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评“小创”,送好礼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没有反对意见
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巡回接访直通车走进处鹤村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
评“小创”,送好礼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