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煎剂治疗轻微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2011-12-31 13:28程万里张荣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煎剂血氨肝性

韦 新,程万里,张荣臻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广西 南宁 530001)

本文旨在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肝硬化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及数字连接试验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50例,均诊断为肝硬化并发轻微肝性脑病,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1]:1)有精神、心理或神经方面疾病。2)有严重疾病引起胃肠动力不良的疾病;既往有胃肠道或腹腔外科手术史。3)有临床症状的肝性脑病患者。4)有严重心、脑、肺、肾及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按住院先后编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43.7±8.5)岁;肝硬化平均病程(3.6±1.4)年;乙肝后肝硬化14例,丙肝后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2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标准)为A级3例,B级18例,C级4例。治疗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平均年龄(41.4±8.3)岁;肝硬化平均病程(3.4±1.2)年;乙肝后肝硬化16例,丙肝后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标准)为A级4例,B级19例,C级2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因诊断、肝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支链氨基酸滴注以及治疗原发病和其他伴随病、积极祛除诱因、调整饮食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煎剂(醋制大黄30g,乌梅30g,浓煎100mL,由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煎制100mL/瓶)保留灌肠。应用时令患者排空肠道,将灌肠液加温至39℃~40℃,用50mL注射器抽取药液行高位保留灌肠,使药液在肠道内尽量保持2h以上,2次/d。4~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检测内容和观察方法

1.3.1 血浆氨的检测 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血浆氨的变化,采用日本PocketChem血氨仪测定。

1.3.2 内毒素的检测 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内毒素的变化,采用722分光光度计,采用鲎试剂偶氮基质显色法,试剂由厦门鲎试剂厂提供。内毒素含量大于12ppm为阳性。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3.3 数字连接试验(NCT)的方法 肝性脑病数字连接试验[2](Number connect test,NCT);记录患者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用笔以正确顺序连接随机分布的25个数字所需的时间,标准为66s内完成1~25序排列为正常,大于66s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行方差分析、t检验及相关回归分析,全部双侧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2.1 大黄煎剂对肝硬化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比较(±s) ppm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比较(±s) ppm

注: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19.5±3.3 9.8±1.3##对照组 19.2±3.5 17.5±2.9

2.2 大黄煎剂对肝硬化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s) nmol/L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s) n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79.4±10.5 30.3±11.2##对照组 81.2±9.9 78.7±10.4

2.3 大黄煎剂对肝硬化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患者NCT的影响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NCT比较(±s) s

表3 2组治疗前后NCT比较(±s) s

注: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102.0±31.0 51.0±29.0##对照组 104.0±28.0 96.0±27.0

3 讨论

轻微肝性脑病过去被称为亚临床肝性脑病,是指各种肝硬化病人无明显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但用精细的智力测验和(或)神经电生理检测可见智力、神经、精神异常而诊断的肝性脑病[3]。

轻微肝性脑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可出现小肠微绒毛的损害,肠道的微环境遭到破坏,胃肠道局部的免疫防御机制受损等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结肠内细菌向小肠上移,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 growth,SIBO),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定植抗力下降,生物屏障作用减弱,异常增生的细菌释放出大量的内毒素入侵肠黏膜上皮而发生易位病[4],进而引起血氨及内毒素的增高。肝硬化患者SIBO是引起血氨及内毒素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5]。本研究主要通过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来观察对轻微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及NCT的变化。现代药理研究证实[6-10],大黄具有泻下、保肝、利胆、改善肾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并且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对减轻内毒素,抑制炎症介质有很好的作用,阻止重症感染患者病程向多发性脏器功能衰竭演变;还能有效防治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促进胃肠蠕动恢复,保护胃肠黏膜屏障;乌梅味酸,含大量苹果酸、柠檬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抑制肠道菌群活跃,促进肠蠕动,收缩肠壁保护肠黏膜。同时能酸化肠道,使肠黏膜小血管扩张,促进药物成分溶解及吸收。两药共用能增强抑制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运动,清除多种有毒物质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肝硬化并发轻微肝性脑病的患者经过大黄煎剂治疗后,内毒素、血氨水平明显降低,NCT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从而减少了对肝脏的损害和MHE的进一步发生。因此大黄煎剂可能预防和避免MHE发生,并且其价格便宜,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等.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8.

[3]巫协宁.临床肝胆系病学(新版)[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291-294

[4]张庆武,苏德望.谷氨酰胺对大鼠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影响的实验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5):316.

[5]王锦辉,孙光裕,等.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内毒素血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7):459-461.

[6]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2.

[7]龙富立,邱华,张荣臻,等.毛德文论治肝性脑病的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8):1262-1263.

[8]李玉梅.大黄保留灌肠在肝昏迷治疗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0,31(6):684-685.

[9]李宜琴,马瑞英.单味大黄煎汤保留灌肠治疗30例肝性脑病及护理[J].陕西中医,2010,31(2):178.

[12]涂艳云,张金良,耿高璞.肝性脑病中医药研究概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137-138.

猜你喜欢
煎剂血氨肝性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生地当归药队煎剂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单味树舌煎剂联合TACE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