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蛋白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2011-12-31 13:28吴九如指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尿常规咽喉肾炎

吴九如,指导:南 征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可以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导师南征教授采用自拟消蛋白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12月-2010年4月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坚持治疗至少2个疗程以上的蛋白尿患者124例,男57例,女67例;年龄1~83岁,平均(42.0±16.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5年,平均6.3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本)》[1]和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1992年拟定的标准[2]制定。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治疗 以消蛋白汤治疗。药物由黄芪、丹参、络石藤、覆盆子、土茯苓、蝉蜕、白僵蚕、金荞麦、木蝴蝶等组成。水煎日4次温服。如有血肌酐升高者配合灌肠(药用大黄、厚朴、枳实、土茯苓、金银花、制附子、黄芪、牡蛎),日1次。对连续检查4周蛋白转阴的患者给予消蛋白汤研面,3g 1日2次口服,每周检查尿常规,有变化者随诊。

2.2 饮食治疗 自观察之日起,要求患者坚持控制饮食。饮食禁忌:面、咸、甜、土豆、内脏、肥肉、牛奶、瓜子、水果。合理饮食食谱:主食以米饭为主;蔬菜以苦瓜、黄瓜、白菜、油菜、芹菜、山野菜、木耳相互搭配;肉类以瘦肉为主,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合理。

2.3 观察指标 1)生化指标:测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的变化。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每周检查1次尿常规,每1个疗程检测1次肾功能。2)中医证候评价:气阴两虚主症: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腰痛或浮肿。次症:口干咽燥或咽部暗红、咽痛,舌质红或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2.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本)》[1]拟定。临床控制:尿常规检查蛋白转阴,肾功正常,临床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2个“+”,肾功正常或基本正常,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1个“+”,肾功正常或有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尿蛋白无减少或增加,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3.2 治疗结果

3.2.1 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控制56例,显效61例,有效38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79.8%。肌酐升高者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

3.2.2 治疗前后尿蛋白及血肌酐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项 目 治疗前 治疗后尿蛋白/个 2.22±0.84 0.76±1.03#血肌酐/(μ mol/L) 226.63±96.70 192.82±81.72#

3.2.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病 症 治疗前 治疗后面色无华 2.13±1.95 0.34±0.75#少气乏力或易感冒 2.42±2.12 0.32±0.82#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 2.65±2.13 0.27±0.82#腰痛或浮肿 2.29±1.87 0.27±0.78#口干咽燥或咽部暗红 1.10±1.04 0.11±0.39#咽 痛 1.18±1.40 0.04±0.20#

4 讨论

导师南征教授认为,应认识到固护咽喉在治疗肾炎中的重要性,咽喉为枢机之所在,传变之关键。邪客于咽喉,循经至肾,使肾的封藏功能失司,统摄无权,精微下注,随尿排出而形成蛋白尿。本病应属于中医“肾风”范畴。其病因在风,病位在肾。风邪常易侵犯人体的头面、咽喉等阳位而发病。故肾炎的发生与复发及加重和咽密切相关[3-4]。消蛋白汤中加入了大量的解毒利咽及祛风之品,起到屏障作用,防止邪从咽喉入侵,循经伤肾。

在给药的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及心理疗法,教会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使其认识到治疗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嘱患者不要失去信心。

对口服中药汤剂的患者,每日给药4次,既可维持血药浓度,又不浪费药材。口服面药的患者,选取17例进行随访,未见复发,说明对临床痊愈的患者继续小剂量给药是十分必要的。

南征教授认为,肾炎是脾肾虚弱,封藏不固,精微下注,致气血不足,五脏皆损。可用益气养阴、解毒通络法,自拟消蛋白汤。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丹参养血、祛瘀止痛,共为君药;络石藤“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覆盆子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共为臣药;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蝉蜕散风除热、利咽,白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结,金荞麦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咽,木蝴蝶利咽润肺,5味共为佐使药,清热利咽、解毒通络,使邪得以清,邪得以通,其奏清上治下之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6-162.

[2]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原发性肾小球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31.

[3]刘雄伟,冯松杰.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454-455.

[4]周庆华,顾翔华.从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7):33-34.

猜你喜欢
尿常规咽喉肾炎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