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互文的心理现实性的思考

2012-01-11 02:47范胜福
长治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现实性互文互文性

范胜福

(长治医学院 大学外语部,山西 长治 046000)

文本互文的心理现实性的思考

范胜福

(长治医学院 大学外语部,山西 长治 046000)

互文性是一种新型的文本观。它不仅是文本的普遍存在方式,也是语言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依赖于人的体验,具有其存在的心理现实性。Langacker认知语法以研究语言的心理现实性为目标,对语言现象做出了解释。认知语法中的语法单位层级性可以解释互文本与成分文本的层级关系;合价关系和情景语境可以解释成分文本生成复合文本的潜在机制以及文本之间的动态网络关系;焦点调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阅读主体对文本形成的无限识解。从心理现实性的角度理解互文性可以使互文性理论更加系统化。

互文性;认知语法;心理现实性

一、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是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它表征了文本(符号)系统全新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解构主义的文本观。该理论的提出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dialogism)为重要思想资源[1]。她指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2]克氏互文性的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由它以前的文本或者语篇的遗迹活记忆形成的”。[3]它处于与其它文本构成的潜力无限开放的动态网络之中。文本的创作与无限释解无不反映着文本互文的特征。

二、互文性与认知

当代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构成了一股强劲思潮,影响和渗透到了许多领域,尤其是对于语言的研究。建立在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sm)认识论(简称经验主义)上的认知语言学提出了崭新的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认知、心理和语言观点。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言产生中的作用,突出人的语言能力与其它的认知能力的不可分离性。[4]作为认知语言学重要组成部分的Langacker认知语法以研究语言的心理现实性为目标,提出认知语法的基本假设。

既然人的语言能力与其它认知能力具有不可分离性,也就决定了文本的生成(作者)与文本的识解(读者)必然以其经验作为基础,必然具有心理的现实性。这也就成为了文本互文性与认知语法的结合点。

三、心理现实性下的互文性观

克氏互文性理论提出后,引起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界定文本概念与两组概念的区分紧密联系,即狭义与广义互文性;互文性与互文本。狭义互文性指一个文学文本与其他文学文本之间可论证的互涉关系;广义互文性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符码和表意实践之间的互涉关系。这些知识、符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文本网络(后结构主义者克里斯蒂娃和巴特的互文性概念都属于广义互文性)。狭义互文性联系的文本仅限于文学文本,而广义互文性却包括非文学的艺术作品、人类的各种知识领域、表意实践。

互文性与互文本这两个概念常常被当作同义词来使用。在克丽斯蒂娃的理论体系中,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基本特征,是来自其他文本的语句在当前文本中被重置、被打乱、被“重新分配”的动态过程,尽管目前学者普遍采用当前文本与互文本对文本和互文本加以区分,在她那里,任何文本都与自身相异,文本是文本自身的他者,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由此,从广义互文性出发,任何文本都是由若干成分文本(component text)组成的复合文本(composite text),而每一成分文本本身又是一个复合文本,由此无穷无尽,构成动态的、张力无限的文本网络系统。其心理表征用树型图表示为:

Langacker在把语法界定为有组织结构的一系列约定俗成的语言单位的清单时,突出强调了语言单位组合的层级性。[5,6]建立在文本网络中的文本之间也存在层级性,既较高一层的文本被层层级级地分解成低一级的文本,较低一层的文本也能被层层级级地整合成较高一级的文本。在文本树型图中,各文本是完全分离的,其间可划出明确界限,但实际上文本的层级性并不表明它们之间可以完全分离,仅是为做文本分析使用,这与认知语法认为复合结构中各成分要素不是完全可分离的观点相一致,同时还应看到同一文本与更高或更低一级文本也可能存在直接互文关系。在谈到成分结构如何整合成复合构造时,Langacker区分了四种合价关系(valence relation),即对应关系(correspondence),侧面决定关系(profile determinacy)、概念依赖关系(conceptual dependency)和组合关系(constituency)。[5]Langacker认为对应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关系,这与互文性中提到的互文或对话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互文或对话关系的实质就是对应关系。对应关系表现在复合文本与成分文本之中为直接对话关系,而表现在成分文本之间能使不同文本整合的E-site(elaboration-site)。对应关系是复合文本生成的先决条件。

既然互文性文本观念认为从文本的产生开始直至被观照都以其它文本为镜子并在文本的符号形式形成后构成其他文本的参照体,那么对于任何文本的识解就必须得参照该文本的语境因素。Lan gacker区分了三种不同的语境类型,即系统语境(systemic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组合语境(syntagmatic context)。(为方便文本分析,我们采用目前普遍使用术语本文和互文本,本文用以和复合文本对应,互文本与成分文本相对应。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文本都承担着双层角色,即复合文本与成分文本。)

如果我们将处于互文关系的所有文本看作无限延伸的网络结构,那么该结构就为某一特定文本提供了系统语境(systemic context),每一特定文本都同其他文本处于相互参照、彼此勾连的互动关系之中,这些相互关联的互文本提供了对当前文本进行识解的结构描述(structural description),即对本文的识解不能从其内部进行,应依赖于互文本和本文之间产生的对应关系。譬如,假设A为本文,B、C为互文本,他们之间的互文关系分别表示为IA-B,IA-C,对A的识解必然要涉及IA-B和IA-C,IA-B与IA-C是A的外在决定的内在属性。每一特定文本又作为一个用法事件同时处于特定的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之中。巴赫金对文本的研究突破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将文本的对话关系提升到文本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关系。在解构主义那里,文本的界限已经不明确,解构主义者把社会文化、历史、意识形态都作为文本的形式。[3]既然文本与泛义上的文本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对话关系,那么每一特定文本就同时处于时空、社会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的多维空间之中。对于每一特定文本的识解也应该是多维度的,立体的。这些建立在相关维度的值也就构成了文本的一部分语义域(semantic domain)。这些语义域在不同语境突显程度各不相同,呈变化状。互文本之间构成了组合语境(syntagmatic context)。各种踪迹之所以能够交融汇集,形成文本网络的节点,是以互文本之间的兼容性为前提的,即他们之间应具备相互适应性(mutual accommodation)。互文本之间能够相互适应,是因为它们之中意义的次结构具有重叠性(overlapping)或相互吸收性。对于文本的意义是应以概念结构为心理表征的。该概念结构建立在各种基本域和抽象域之上,依据不同的语境表现为主要域(primary domain)和次要域(secondary domain)。

在文本观念的发展史上,互文性这一概念具有重要价值。解构主义文论下的互文性打破了作者原创性神话;增进了对文本特性的认识;描绘了新的文本空间。在德里达看来,语言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参照的系统,它不是一个包括能指与所指含义明确、界限分明的结构,而是漫无头绪的游戏(play),各种因素在其中相互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不是明确清晰的,所有的因素都互为踪迹。但是在剥夺作者对文本意义的统治权威的同时,作者的创造性并没有因此而被取消。作者的创造性恰恰就是使得杂质交糅的各种因素相汇合,形成由各种踪迹织成的织品,在无限发展的文本网络空间构成“节点”。该节点不断指出其自身之外的东西,指出其他区别作用的踪迹。

认知语法在突出共性的同时,也强调个性的差异。对同一文本进行识解,不同的阅读主体由于经验、焦点调整诸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不同的识解和意象,表现在互文性上为意义的无限开放性,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写作过程。但是对文本的不同识解并不是无限制的,他们必然受制于人类经验趋同的历史性。也就是说共性制约个性,共性决定了人类认知和经验的趋同性,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深度。

[1]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Kristeva Julia.The Kristeva Read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37

[3]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2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7-14.

[5]Ronald W.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Volume I):57-277.

[6]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2.

[7]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Analysis of Intertextual M ental Reality

Fan Sheng-fu
(Departmentof College English ChangzhiMedical College,Changzhi Shanxi 046000)

Intertextuality is the ubiquitous feature of texts as well as of language.It depends on humans'experience and thus possesses the property ofmental reality.Langacker's cognitive grammar is a systemic theory accounting for language phenome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ental reality.Langacker's hierarchical concept pertaining to grammatical units aid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 between composite and component texts;his concepts of valence relations and situational contexts ai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production of a composite text and the dynamic relations among texts;further,his focal adjustment aid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of text endless construals from different reading subjects.The explan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based on Langacker's cognitive grammarmakes intertextuality theorymore systemic.

intertextuality;cognitive grammar;mental reality

H04

A

1673-2014(2012)03-0061-03

2012—05—08

范胜福(1975— ),男,山东东营人,硕士,主要从事功能语法和外语教学法研究。

(责任编辑 单麦琴)

猜你喜欢
现实性互文互文性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