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视角看《宝积经》中的比喻

2012-01-21 13:14
当代修辞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功德源域众生

蓝 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

提 要 本文从佛教经典《宝积经》着手,运用概念隐喻及概念合成理论分析其中的比喻用法,主要讨论赞菩萨功德、观心无性与呵心妄有和结劝中的大精进学、法船喻共计64喻,旨在发现《宝积经》中所使用的比喻的特点,分析这些比喻表达背后可能存在的概念隐喻系统,并讨论比喻的使用对佛教教义的阐释和弘扬佛法所起的作用。

一、引 言

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自Lakoff&Johnson(1980)提出至今,已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领域里最为成熟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并被广泛运用于分析日常语言、文学作品、政治语篇、新闻语篇、广告用语等不同文体中的隐喻。不过从该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宗教语篇中的比喻[1]则尚不多见。虽然宗教学家对比喻在宗教语篇中的作用一直都在探究(McFague1982,Soskice1987),但认知语言学家的关注则似乎还未触及这一领域。

本文拟从佛教经典《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以下简作《宝积经》)着手,运用概念隐喻及概念合成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分析其中的比喻表达,以期发现蕴藏于《宝积经》经文中的比喻体系,并探讨比喻对于构建和阐释佛教教义所起的作用。

二、理论框架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它由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建立,帮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关系和相关知识等去构建和理解目标域。一个始源域可以对应多个目标域,一个目标域也可以与多个始源域相关联。始源域与目标域的结合由我们的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促成(Lakoff&Turner1989:67-72)。隐喻映射有时形成等级结构,较低层级的映射继承较高层级映射的结构(Lakoff1993:222-224),隐喻与隐喻之间因此相互蕴含,构成体系。该理论还认为,语言中的比喻表达是存在于我们思维中的概念隐喻在语言层面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比喻表达来反溯我们的思维中到底存在哪些概念隐喻。

概念合成理论(Fauconnier&Turner2002)是对概念隐喻理论的进一步拓展。该理论认为,隐喻是原始心理空间(Input1,即始源域)和目标心理空间(Input2,即目标域)相互合成的过程,这两个心理空间为待产生的新心理空间提供两者共享的结构,形成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合成空间是说话者在思考或谈论某种情景时临时构建的表征结构,是认知者联想时启动的想象空间,也是认知者在某一领域的部分知识的临时聚集,从中能产生始源域和目标域中所没有的新创意义,即隐喻意义。

三、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隐喻批评分析法(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进行语料分析。这一分析法实际上是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与语料库语言学和语篇批评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的结合。Charteris-Black认为,隐喻有三重功能:为语词制造新意义的语义功能,在类比的基础上帮助我们理解目标概念的认知功能,传达说话人及影响听话人对目标概念的评价的语用功能。他并据此为隐喻的界定提出了语义、认知和语用三个标准,即隐喻会通过具象化、拟人化和拟物化等手段在语言层面引起语义冲突(Semantic Tension),在认知层面引发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投射,在语用层面影响听话人的观点和判断。

隐喻批评分析法有三个步骤:识别(Identification)、理解(Interpretation)和阐释(Explanation)。隐喻识别主要依靠详读语料,从中寻找承载隐喻的关键字词和表达,并在具体语境中对它们的使用是否涉及隐喻做出判断;隐喻理解即在隐喻的语言表现形式和其认知、语用功能之间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隐喻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Charteris-Black2004:37);隐喻阐释即通过厘清隐喻的制造者及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来解读隐喻如何承载并帮助塑造意识形态等社会语用功能(Charteris-Black2004:39)。

为避免在识别《宝积经》中的比喻表达时出错或引起争论,我们采用了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即寻找比喻句式。《宝积经》中的比喻表达绝大部分以比喻词“譬如”引导,如“譬如一切大地,众生所用,无分别心,不求其报”;或遵循比较明显的“X为Y”句式,如“谓平等心,一切众生为船因缘”。由此统计出《宝积经》中共出现103处明显的比喻表达,其中以比喻词“譬如”统领的明喻有83处,以“假令”统领的明喻有1处,不含比喻词的隐喻有19处,后者集中在“结劝”部分的法船喻中。需要指出的是,《宝积经》经文约12,000字,其中我们统计出来的103处明显的比喻表达约4000字,占全部经文的1/3。

这103处比喻表达主要围绕以下七个主题展开:(a)赞菩萨功德(19喻),(b)抉择深义(7喻),(c)赞菩萨殊胜(12喻),(d)出世智药(1喻),(e)观心无性与呵心妄有(25喻),(f)应修三学(5喻),(g)结劝(27喻)。因篇幅有限,本文主要讨论赞菩萨功德、观心无性与呵心妄有和结劝中的大精进学、法船喻共计64喻。

四、《宝积经》中的比喻

1. 赞菩萨功德

释迦牟尼以19个比喻来赞颂菩萨的功德。换言之,这些比喻共享的目标域是菩萨的功德,不过它们从不同的始源域出发,赞颂菩萨功德的不同方面。释印顺(2011)将这19个比喻分为 9 类,分别是:(a)“四大”(地、水、火、风),(b)月、日,(c)狮、象,(d)莲花、树根、流水,(e)山王、国王,(f)阴云,(g)轮王、摩尼珠,(h)同等园,(i)咒药、粪秽。如表 1 所示:

表1 :赞菩萨功德的19喻

下面我们从每类比喻中择一例进行分析,列出每一喻的始源域、目标域和主要投射。当投射关系比较复杂时,我们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首先看“四大”喻。“四大”喻分别以地、水、火、风赞叹菩萨的无分别心、清净慈悲心、智慧和方便。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都各含两个概念(一个主概念和一个辅概念),始源域中主概念和辅概念之间的关系被投射到目标域中主概念和辅概念之间的关系上,帮助构建和理解后者。如果运用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可以说,始源域作为原始心理空间有两个始源概念,目标域作为目标心理空间有两个目标概念,两个始源概念之间的关系被投射到两个目标概念之间的关系上,由此形成一个包含新的合成概念的合成空间。以水喻为例:

(1)譬如一切水种,百谷药木皆得增长。菩萨亦尔,自心净故,慈悲普覆一切众生,皆令增长一切善法。

在此喻中,菩萨的慈悲如水的润泽,令众生心中的善法增长。“水”和“百谷药木”为始源域中的两个概念,“水”为主,“百谷药木”为辅;“菩萨(的慈悲)”和“(众生心中的)善法”为目标域中的两个概念,“菩萨”为主,“善法”为辅;通过该比喻,“水”和“百谷药木”之间的关系被投射到“菩萨”和“善法”之上,于是我们明白:“菩萨”之于“(众生心中的)善法”恰如“水”之于“百谷药木”。一方面,“菩萨”令“善法”增长,恰如“水”令“百谷药木”生长;另一方面,没有“菩萨”,就不会有“善法”的增长,恰如没有“水”,就不会有“百谷药木”的生长。

月喻和日喻构成第二类比喻,分别通过新月和初升的太阳赞颂菩萨的净心和智慧。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两喻都不是把始源域的全部结构和相关知识投射到目标域之上,而是有选择性地投射。以月喻为例:

(2)譬如月初生时,光明形色日日增长。菩萨净心亦复如是,一切善法日日增长。

本例中月喻只投射了从新月到满月的渐盈过程,以此喻指菩萨的净心从初发心到功德圆满的发展,而从满月到新月的渐亏过程则没有被投射。同样,日喻只投射了“日之初出,一时放光”,以此喻指菩萨出世,放智慧光普照众生,但太阳落山则没有被投射。通过这样选择性的跨域投射,菩萨的功德更加得以突显,因为它胜过月亮,也胜过太阳。

狮王喻和象王喻构成第三类比喻,分别通过狮王和象王赞颂菩萨的“不惊不畏”和“心无疲倦”。与日月喻一样,狮象喻也是有选择地把狮王和象王的一些特征(主要是狮王的威严和象王的威力)投射于菩萨,而略去了其它不相干的特征。以狮王喻为例:

(3)迦叶!譬如狮子兽王,随所至处,不惊不畏。菩萨亦尔,清净持戒,真实智慧,随所住处,不惊不畏。

菩萨因为“清净持戒”和“真实智慧”,像狮王一样,“随所住处,不惊不畏”。

莲花喻、树喻和流水喻构成第四类比喻,它们都激活了一系列映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菩萨的净心、重生和修行。以莲花喻为例:

(4)譬如有诸莲花,生于水中,水不能著。菩萨亦尔,生于世间,而世间法所不能污。

本例是说菩萨生于世间却不被世间法所玷污,就像莲花生于水中,却不会沾染污泥。此喻的投射比较丰富,如表2所示:

表2 :莲花喻

须弥山王喻和大国王喻构成第五类,分别喻指萨婆若(即一切智)和菩萨智慧。这两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也比较复杂。以国王喻为例:

(5)迦叶!譬如有大国王,以臣力故能办国事。菩萨智慧亦复如是,方便[2]力故,皆能成办一切佛事。

菩萨依般若而得方便力,能成办一切佛事,就像国王依靠臣子来处理国事一样。如下表所示:

表3 :国王喻

天空喻自成一类,包括晴明喻和阴云喻这正反两喻:

(6)迦叶!譬如天晴明时,净无云翳,必无雨相。寡闻菩萨无法雨相,亦复如是。迦叶!譬如天阴云时,必能降雨充足众生。菩萨亦尔,从大悲云起大法雨,利益众生。

寡闻菩萨慧力不足,不会说法而降法雨,就像天空没有云翳就不会下雨一样。真实菩萨从大悲心起大法雨,利益众生,就像天空中的阴云会变为雨水充足众生一样。其投射如表4所示:此喻中,“大悲云”和“大法雨”是非常明显的合成概念,隶属始源域“天空”和目标域“菩萨”融合而成的合成空间,这一合成空间大致可表述为“佛的天空”。表4中的跨域投射还可以继续拓展,比如在“草木”和“众生”之间也存在映射关系:众生从佛法受益,恰如草木为雨水滋润。

表4 :天空喻

轮王喻和摩尼珠喻构成第七类比喻,前者以转轮圣王和七宝的关系喻指菩萨和三十七道品的关系,后者以摩尼珠和金银珍宝的关系喻指菩萨和佛宝的关系。两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都有系统的投射。以轮王喻为例:

(7)迦叶!譬如随转轮王所出之处,则有七宝[3]。如是迦叶!菩萨出时,三十七品[4]现于世间。

请看下表:

表5 :轮王喻

同等园喻自成一类,以忉利诸天在同等园享用同等待遇喻指菩萨以平等心教化众生:

(8)迦叶!譬如忉利诸天,入同等园,所用之物皆悉同等。菩萨亦尔,真净心故,于众生中平等教化。

意为菩萨本着真净之心平等地教化众生,就像忉利诸天在同等园里享用相同的东西一样。

咒药喻和粪秽喻构成最后一类,分别以咒术药力和粪秽来比喻菩萨的结毒和结使。这两例比较特殊,如果说前面的17喻全部是以某种美好的或者有力量的自然现象、人物来喻指菩萨的无量功德的话,那么这最后两喻则是以两种不甚美好的事物来喻指菩萨如何不受烦恼毒的影响,反而能从烦恼余秽中受益。以粪秽喻为例:

(9)迦叶!譬如诸大城中所弃粪秽,若置甘蔗蒲桃田中,则有利益。菩萨结使亦复如是,所有遗余,皆是利益,萨婆若因缘故。

意思是烦恼余秽能使菩萨得益,成就一切智慧,就像粪秽可以用作肥料,对作物有益一样。

以上19喻从不同的角度赞说菩萨的功德,展示菩萨的伟大。这19喻表现出如下特征:

首先,这些比喻在语言表达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均采取的是“譬如Y……X亦尔……”的句式,其中X为目标概念,皆与“菩萨”有关,比如“菩萨的净心”、“菩萨的智慧”、“菩萨的结使”等;Y为始源概念,比如“地”、“水”、“火”、“风”等;省略号部分则明确道出X与Y之间的相似。

其次,绝大多数比喻的始源域都不限于一个概念,而是至少包括了一个主概念A和一个辅概念A';目标域也一样,至少包括一个主概念B和一个辅概念B'。通过比喻,被突显和投射的其实是主概念和辅概念之间的关系,即“B'之于B恰如A'之于A”。比如地喻的核心投射就是“菩萨之于众生(的精神需求)就像大地之于众生(的物质需求)”。

第三,很多比喻是两个小型故事之间的对比,始源故事里有角色、地点和情节,目标故事里也有角色、地点和情节,它们之间形成映射关系。比如国王喻,始源故事里的主要角色是国王和大臣,地点是王国,情节是国王依靠大臣的力量,把国事处理得很好;目标故事的主要角色是菩萨和方便力,地点是世间,情节是菩萨依靠因智慧而起的方便力,能成办一切佛事。

第四,几乎所有比喻在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中都是有选择性的,不是把始源域里的全部概念、关系和特征都投射过来,而是只投射那些利于突显目标域里的某些概念、关系和特征的部分。日月喻、狮象喻皆是如此。

第五,如概念合成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始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形成一个合成空间,这个合成空间里包含了融始源域和目标域的部分特征于一体的合成概念,比如日喻中的“智慧光”融合了太阳和菩萨的智慧,树根喻中的“善根”融合了树木和菩萨的善心,而阴云喻中的“大悲云”和“大法雨”则融合了天空和菩萨的慧力及说法。

总体而言,上述赞颂菩萨功德的19喻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缜密的体系,单看始源域,这19 喻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a)自然类(地、水、火、风、日、月、天空、流水),(b)佛教传说类(山王、轮王、摩尼珠、同等园),(c)动物类(狮、象),(d)植物类(莲、树),(e)社会类(国王),(f)其他(咒药、粪秽)。其中,(a)类比喻数量最多,其次是(b)类。

2. 观心无性与呵心妄有

观心无性与呵心妄有共25喻,其中观心无性1喻,呵心妄有24喻。下面分别讨论。

1)观心无性

经文中以幻喻来说明心的虚幻:

(10)是心如幻,以忆想分别故,起种种业,受种种身。

此喻中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如表6所示:

表6 :幻喻

幻喻是佛教中的一个基本比喻,意欲传达的道理是人生是幻化虚妄的,生是幻境中的生,死是幻境中的死,人所经历的痛苦烦恼、爱恨情仇也都是幻境中的痛苦烦恼、爱恨情仇,连经历生死、经历痛苦烦恼和爱恨情仇的我也只是幻境中的我,所以切莫执著于此身此生的一切。这个比喻统领其后一连串的24喻。

2)呵心妄有

如幻的妄心,是怎样的呢?经中以24喻作答:

(11)又大迦叶!心去如风,不可捉故。心如流水,生灭不住故。心如灯焰,众缘有故。是心如电,念念灭故。心如虚空,客尘污故。心如猕猴,贪六欲故。心如画师,能起种种业因缘故。心不一定,随逐种种诸烦恼故。心如大王,一切诸法增上主故。心常独行,无二无伴,无有二心能一时故。心如怨家,能与一切诸苦恼故。心如狂象,蹈诸土舍,能坏一切诸善根故。心如吞钓,苦中生乐想故。是心如梦,于无我中生我想故。心如苍蝇,于不净中起净想故。心如恶贼,能与种种考掠苦故。心如恶鬼,求人便故。心常高下,贪恚所坏故。心如盗贼,劫一切善根故。心常贪色,如蛾投火。心常贪声,如军久行,乐胜鼓音。心常贪香,如猪喜乐不净中卧。心常贪味,如小女人乐着美食。心常贪触,如蝇着油。

释印顺(2011)将这24喻分为五类,即风喻至虚空喻阐述心的无常和不净,猕猴喻至狂象喻明确心的作用,吞钩喻至苍蝇喻揭示颠倒心,恶贼喻至盗贼喻突出心的邪恶,最后飞蛾喻至蝇着油喻讲述心贪五欲的危害。我们以表7总结这24喻的始源域、目标域和投射:这24喻是以24种具有鲜明特征的人、动物、自然现象等来喻指“心”的某种特征。总体说来,比起我们上一节分析过的赞菩萨功德的19喻,这24喻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都比较单纯,但也有几例相对复杂,比如吞钩之鱼喻,如表8所示:

表7 :呵心妄有24喻

表8 :吞钩之鱼喻

观心无性与呵心妄有的25喻共同的目标域是“心”,不过它们借用不同的始源域来突显“心”的不同侧面。这25喻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与赞菩萨功德的19喻相似,这25喻在语言表达上也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基本上用的都是“X如Y,Z故”或“X常Z,如YZ”的句式,其中X为目标概念,在全部25喻里都为“心”;Y为始源概念,比如“风”、“流水”、“灯焰”等,Z为X和Y之间的相似性。

其次,与赞颂菩萨功德的比喻不同,有关“心”的比喻其始源域和目标域大多比较单一,基本都是在“心”的某个特征和始源域的某个特征之间的投射。比如,“心去如风,不可捉故”就明确说明“心”和“风”之间的相似就在于皆不可捉摸。

第三,少数比喻也牵扯到两个小型故事之间的对比,比如幼女喻,始源故事里的主要角色是国王的幼女,地点是王宫花园,情节是幼女贪吃树上的果子,中毒身亡;目标故事里的主要角色是心,地点是世间,情节是心贪图美味佳肴,为此付出堕入恶道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不过无论是始源故事还是目标故事都没有展开来讲述,读者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在解读时完成二者之间的映射。

第四,与赞颂菩萨功德的比喻相似,关于“心”的所有比喻在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中也都表现出明确的选择性,只把始源域的某一种特征投射过来,以理解目标域的相应特征。比如闪电喻“是心如电,念念灭故”只投射了闪电在一霎间生灭的特征,而闪电的其他特征,比如光亮、能量的释放等,则没有被投射。

总体而言,25喻之间也并没有形成一个缜密的体系,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呵斥妄心。如果单看始源域,我们可以将这25喻分为如下几类:社会类(画师、无定见者、大王、独行者、冤家、恶贼、盗贼、军人),动物类(猕猴、象、鱼、苍蝇(2次)、飞蛾、猪),自然类(风、流水、灯焰、闪电、虚空),传说类(恶鬼、恶神、幼女),其他(幻境、梦境)。可以看出,在有关“心”的比喻中,社会类比喻数量最多,即以人类社会中某种突出特点的人来呵斥心的某种特征。其次是动物类,主要以具有某种偏执特点的动物来呵斥心的颠倒和偏执。再次是自然类,主要以风、水、电的不可捉摸来喻心的无常。

3. 结劝

结劝部分有“应住实行”1喻、“勿恃多闻”6喻、“大精进学”1喻和“为众生学”19喻。本文主要关注“大精进学”和“为众生学”部分的20喻。

1)大精进学

“大精进学”部分主要包含一个破船喻,即以破船喻肉身,说明必须以“大精进”的方式修习佛法,才有可能悟道得法利。请看破船喻:

(12)“普明!譬如有乘坏船,欲渡恒河,以何精进乘此船渡”?答言:“世尊!以大精进乃可得渡。所以者何?恐中坏故”。佛告:“普明!菩萨亦尔,欲修佛法,当勤精进,倍复过是。所以者何?是身无常,无有决定,坏败之相,不得久住,终归磨灭;未得法利,恐中坏故。”

菩萨应以努力精进的态度修习佛法,因为此身无常,如不趁早努力,很可能尚未悟入正法肉身就已败坏;就像乘一艘破船渡河一定要加倍努力一样,否则尚未到达彼岸船可能就已沉没。此喻所激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如表9:

表9 :破船喻

这一破船喻与其后“为众生学”中的法船喻不同。在法船喻中,始源域仍是“船”,但目标域是“佛法”。

2)为众生学

在“为众生学”部分有一段391字的经文(限于篇幅,原文从略),连续用19个比喻详细列举了法船喻所激活的从始源域“船”到目标域“佛法”的一系列投射,以“船”的结构、装备、人员、航行等来喻指种种佛法功德,如表10(见下页)所示。

法船喻表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所采取的基本句式是“X(以)为Y”,比如“行施及果以为庄严”,其中Y为始源域中的概念,X为目标域中的概念,“(以)为”为比喻词。不过也有一些比喻没有出现比喻词,比如“五根善察,离诸曲恶”。

其次,上述比喻因为统领在法船喻之下,是具体列举始源域“船”和目标域“佛法”之间的种种投射,所以总体而言表现出较好的系统性。不过也有一些交错重叠的地方。比如“造船的木材”、“最好的船木”和“船板”其实都是木材,但是被投射于目标域中的不同概念,喻指不同的佛法;而“庄严”和“端严”其实都是船的装饰,也被投射于目标域中的不同概念,分别喻指“布施及果报”和“四大清净梵行”。另一方面,“船板”和“缆索”是“船”的两个不同构件,却都被投射于修行佛法所积累的“福德”,虽然前者喻指的是修习清净戒行而积累的福德,后者喻指的是除布施、持戒、净信以外,广修其他的一切福德。

第三,经文中出现的“法船”和“法林”都是综合始源域和目标域而形成的合成概念,前者指以佛法为船,后者指以佛法为林。

五、结 论

Charteris-Black(2005:198)在分析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用法时曾经指出,隐喻是政治语篇中常用的合法化(legitimization)策略。具体地说,隐喻能帮助政治家树立正面的道德形象,提升语篇的情感力度,通过证明和反证传达己方的立场、观点和政策,通过制造政治神话传达己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表10 :法船喻

政治语篇和宗教语篇当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认为比喻表达在《宝积经》中的运用也大体服务于与上面类似的几个目标,即树立弘法者正面的道德形象(这在赞菩萨功德的19个比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菩萨的功德被喻为天地日月等辽阔广博的自然现象),提升宣教的情感力度(这在本文所分析的全部64例比喻中都有体现,比如在呵斥妄心时,将心喻为“喜乐不净中卧”的猪),通过证明和反证宣传教义(比如在阐明寡闻菩萨无法利益众生、只有真实菩萨才能利益众生时,举天空晴明和布满阴云这两喻来分别予以说明),通过制造宗教神话进一步强化佛法的无边广大(比如通过轮王喻和摩尼珠喻说明菩萨比传说中的转轮圣王和摩尼珠拥有更大的法力)。

宗教语篇中比喻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弘法为旨归,树立道德形象,增加情感力度,证明教义正确,制造宗教神话。比喻用法在《宝积经》中十分突出,它们大多具有规整的句式,而且多为几个甚至十几个排比连用,极大地增强了表达效果。它们或者从不同的始源域出发来说明同一个目标域的不同侧面,或者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起一系列的投射关系,形成融始源域和目标域特征于一体的合成空间。很多比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都涉及两个甚至多个概念,始源域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目标域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映射。大多数比喻的选择性很强,即只是把始源域的某些概念、特征、关系等投射到目标域,帮助建构目标域内的相应概念、特征和关系等。

注 释

①英文metaphor用于认知心理分析和理论阐述时,我们选择汉语的“隐喻”一词;而在指语言表达式时则用“比喻”一词。

②“方便”指佛教导众生的一切法门,“方”是方法,“便”是便利、便宜。

③七宝:“主兵臣宝”指军事领袖;“主藏臣宝”指理财专家;“女宝”指化洽宫内的王后;象宝和马宝是快速的交通工具;珠宝即夜光珠,能在黑夜中照明军营;轮宝是圆形武器,从千里万里外飞来,威力惊人,人们见了都无条件降伏。(释印顺2011)

④“三十七品”为修行解脱的德行项目,分为七类: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相当于七宝。

⑤“四正勤”指“为除断已生之恶,而勤精进”、“为使未生之恶不生,而勤精进”、“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进”、“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而勤精进”。“四如意足”指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法界次第初门》)

猜你喜欢
功德源域众生
互动平台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写在六合金光寺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慈怀众生
“立塔写经”与“内外之际”:唐代妇女的佛教功德活动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功德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最伟大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