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疗效研究

2012-01-23 16:29田永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3期
关键词:偏曲矫正术鼻出血

田永远

鼻中隔偏曲为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出现局部突起,导致鼻功能障碍或出现鼻部症状,在耳鼻喉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发病原因通常为发育异常、外伤及鼻腔肿瘤压迫等[1]。除了会引起鼻塞、头痛及反复鼻出血外,还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存在相关性。以往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由于手术视野限制,对偏曲不仅不易彻底矫正,还可能造成穿孔,从而导致脑脊液瘘、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2]。随着鼻内镜的推广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成为一项新的内容。现对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11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鼻中隔偏曲患者116例,其中男68例,女48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3.2±5.7)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病程为(6.3±2.5)年。偏曲部位:软骨部偏曲49例,骨部偏曲29例,软骨合并骨部偏曲38例。体征:C型偏曲患者55例,S型偏曲患者28例,嵴突患者12例,棘状突患者21例。全部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鼻塞、鼻出血及头疼症状。其中39例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26例患者合并鼻息肉,12例患者合并下鼻甲肥大。116例患者均予以术前鼻窦冠状位CT检查显示鼻中隔偏曲,且均无凝血障碍及心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手术中应用0°及30°鼻内窥镜及其显像系统、吸引装置(广州同瑞仪器有限公司生产)。全部患者均予以局部麻醉,患者采取半卧位,对鼻中隔两侧进行3次表面麻醉,具体操作为在鼻内镜下在羟甲唑啉喷鼻剂棉加入1%的地卡因20 ml及1∶1000的肾上腺素2 ml,放置在鼻中隔两侧。采用1%的利多卡因针10 ml对鼻中隔两侧黏膜进行浸润麻醉,在鼻中隔左侧和鼻前庭交界处做“L”型切口,将鼻中隔粘骨膜切开,对左侧鼻中隔粘骨膜进行充分分离,对左侧筛骨垂直板、上颌骨鼻嵴及梨状骨进行充分暴露,对鼻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连接处应用鼻中隔黏膜刀进行压迫,将其连接处进行断开,将对侧筛骨垂直板的粘软骨膜分离出来。将鼻中隔软骨及筛骨垂直板予以下鼻甲剪剪开,并对偏曲的筛骨垂直板、梨状骨予以鼻中隔咬骨钳进行切除。将偏曲软骨及上颌骨鼻嵴连接处的偏曲中软骨予以条形切除,对鼻中隔软骨下端与梨状骨及偏曲的上颌骨鼻嵴连接进行分离切断,对偏曲的梨状骨及上颌骨鼻嵴采用鼻中隔咬骨钳进行切除。对鼻腔中的碎骨片及凝血进行清理,予以对合双侧鼻黏膜,左侧切口缝合。并予以膨胀海绵双侧填入。在上述手术过程结束后,可同期予以鼻窦开放手术、鼻息肉摘除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予以止血抗炎治疗,2~3 d内将鼻腔填塞物取出,采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1次/d,连续1周,术后8 d至1个月之内,1次/周。并随访1年。

1.3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患者鼻中隔偏曲被矫正,术后创口一期愈合,头痛、鼻塞及鼻出血等症状消失,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为治愈;鼻中偏曲被矫正,创口一期愈合,头痛、鼻塞及鼻出血等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为显效;鼻中隔偏曲矫正不满意,且鼻腔通气功能改善不明显,头痛、鼻塞及鼻出血等症状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2 结果

全部患者经随后随访1年,39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均治愈,77例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下鼻甲肥大患者61例治愈,9例显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109/116)。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及前颅底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鼻中隔由骨及软骨构成,其中鼻中隔软骨、梨状骨及筛骨垂直板连接处为鼻中隔最稳定的部位。鼻中隔软骨在此处为舌状与梨状骨及筛骨垂直板相接,由于该软骨形状及变异较大,因此,也是引起偏曲的主要部位[4]。通常需要予以鼻中隔矫正手术进行治疗,其矫正的目的在通过对偏曲的矫正及畸形的切除从而能够使由于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塞、鼻出血、头痛症状及其他鼻部疾病的诱因得到消除。

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在由于术中光线不够充分,术野暴露差,操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只能根据感觉来进行操作,从而限制了术中的操作,手术过程中引起的创伤和风险较大[5]。因此,为了使术野扩大,通常需要对鼻腔中未出现变异的组织进行切除,但由于切除范围较大,易引起鼻中隔呼吸摆动、鼻梁塌陷及鼻中隔血肿,使粘软骨膜及粘骨膜撕裂的发生率上升,亦可能出现鼻中隔穿孔。而在鼻内镜视野较好,且视角能够进行随意变换,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能够明确的辨识偏曲部位及其连接的组织,并可以深入鼻腔中后部及鼻咽部。在鼻内镜下,能够对筛前及筛后神经及蝶腭神经鼻后上内侧支所控制的范围予以较好的麻醉,减轻患者术中的痛苦。同时,在鼻内镜下,术野清晰,能够较好的进行止血,避免鼻中隔血肿的出现,并能使手术时间缩短。鼻内镜下手术过程中能对操作的方向、力度和切除部位进行较好的操控,使鼻中隔剥离器的分离过程和咬骨钳的切除过程更加细致,从而降低了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前颅底损伤的发生率。使鼻中隔支架组织能较好的保留,减少了鼻梁塌陷等后遗症的发生,使鼻中隔的稳定性得到维持[6]。本文研究中,116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且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及前颅底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手术术野清晰,矫正完全,并发症发生率低,使术后鼻腔能代偿性的转化为生理状态,从而加速了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的恢复,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

[1]姚小宝,王晓侠,张少强,等.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86例分析.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8,22(6):531-532.

[2]Sautter NB,Smith TL.Endoscopic septoplasty.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09,42(2):253-260.

[3]邹帆,邝韶景.经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体会.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5):398.

[4]钟木生,喻国冻.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100例疗效观察.贵州医药,2011,35(10):918-920.

[5]Nawaiseh S,Al-Khtoum N.Endoscopic septoplasty: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0 cases.J Pak Med Assoc,2010,60(10):796-798.

[6]罗维.鼻内镜矫正84例高位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医疗,2011,33(1):65-66.

猜你喜欢
偏曲矫正术鼻出血
季节与鼻出血的关系及鼻出血住院的危险因素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鼻中隔偏曲需要做手术吗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耳科电钻的临床应用
锡类散外敷合裸花紫珠片内服治疗小儿鼻出血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