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2012-01-23 16:29王力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3期
关键词:污物手套医务人员

王力勤

1 原因分析

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防护措施、操作不规范和对防护用物的使用缺乏使用规范和管理等[3]。妇产科护理人员没有参加过有关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的使用情况较差,处理刚出生新生儿不戴防护手套,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后不常规洗手,全面防护基本概念掌握较差;不能说出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

2 预防

2.1 加强培训 提高护士对培训的认识,职业暴露培训需要经常进行,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详细培训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种类,职业暴露如何防护,发生暴露后如何上报,处理方法,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步骤,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从容应对。对HIV/AIDS职业暴露重点强化对“窗口期”的认识。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补救措施,是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方法。医务人员应当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有关机构应严格内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相关工作规范及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

2.2 加强督导,规范落实,减少暴露根据存在的细节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制订相应的预防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2.1 护理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患者。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又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只要接触上述物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医务人员的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和黏膜的防护。

2.2.2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系围裙。针对产程中羊水污染问题。要求护士在护理未破水但已有宫缩的产妇时,站在产妇的侧面,会阴部用一次性防水多用巾遮盖,防止突然破水出现羊水喷溅,而造成皮肤黏膜暴露于羊水的危险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在进行阴道检查时。为避免血液及羊水的污染,检查者带防水套袖,穿防水围裙和长筒胶鞋。

2.2.3 给HIV,AIDS产妇缝合切口时采用专用钝头针,最大限度地防止针刺伤的发生。缝合延裂较深的切口时。使用阴道拉钩,尽量在直视下进行操作。要求给刚出生新生儿进行称重、系腕带、清理皮肤、注射、抽血时必须带一次性手套进行防护。任何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后必须先洗手再进行其他工作。

2.2.4 护士长加强对防护用物的管理,合理放置。使用数字式体温表,测量体温时套上一次性套子,每人一套,以防交叉感染。用后的各种针头、刀片及其他尖锐物品,统一置于一密闭黄色耐刺容器内,将此容器置于污物间,统一回收毁形处理,并立即更换新的锐器盒以供使用。应防止自己和他人受伤,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安全。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时,以及产程中的孕产妇静脉输液时均使用安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减少由于患者不合作造成针刺伤的可能。在接生和缝合切口时,除帽子、口罩外还必须戴护目镜。

2.2.5 手的清洁消毒是减少医院内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保护手部皮肤完整性,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4]。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要彻底洗手,如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立即使用足量的消毒液洗手,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用一次性纸巾擦干。也可戴手套对所有急诊患者执行操作均须戴手套,防止自身或交叉感染。脱去手套后彻底洗手,以彻底阻断传染途径。

2.2.6 定期检查工作环境。去除皮肤损伤危险因素针对工作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加强对一次性医疗器械污物的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污物严格分袋包装:普通污物装入黑色污物袋;带血的污物、敷料等使用黄色污物袋;然统一回收消毒、焚毁或埋藏,以杜绝感染源。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

3 局部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刻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立即挤压伤口,用肥皂和水彻底冲洗,然后用洗必泰或碘伏消毒受伤部位,应使用闭合性敷料,包扎伤口;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需要注意的是,处理伤口时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对黏膜冲洗,如眼睛等部位应使用生理盐水。

综上所述,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职业暴露是威胁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5]。发生职业暴露后,第一步应当采取正确的局部处理措施。第二步由专业人员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职业暴露的等级以及暴露源病毒载量的轻重程度。第三步则根据评估等级决定是否采取药物预防措施。第四步要按照规定进行报告和监测。目前我国对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不能完全避免,护理管理者应该更新观念,对职业暴露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培训,健全制度,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1] 殷大奎.认清形势,加强预防控制艾滋病.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1(15):2.

[2] 徐秀华,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5):3.

[3] 李小妹,刘君彦.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11):5.

[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中国当代医药,2011,1(26):2.

[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职业卫生与病伤,2010,1(45):3.

猜你喜欢
污物手套医务人员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棉手套
Purex流程中铀、钚、锆、钌混合溶液界面污物的成因研究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做只手套好过冬
Gas from human waste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