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麻电不全造成的猪脾出血性梗死的探讨

2012-01-23 23:48王海利
中国猪业 2012年5期
关键词:点状出血性管腔

王海利

(河南省南阳黄牛科技中心,河南省南阳市 473010)

屠宰麻电不全造成的猪脾出血性梗死的探讨

王海利

(河南省南阳黄牛科技中心,河南省南阳市 473010)

由于麻电不全造成的脾多发性出血性梗死在生猪屠宰检验时比较常见,本文阐述了屠宰麻电不全引起的猪脾多发性出血性梗死的解剖病变、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和卫生评价,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讨论。

屠宰;麻电不全;猪;脾出血性梗死

由于麻电不全造成的脾多发性出血性梗死在生猪屠宰检验时比较常见,梗死灶多发生于脾脏的边缘,尤其是脾脏的下端前缘部,其数量由数个到十几个不等,大的约板栗大,小的如豌豆大,暗红色、稍隆起,呈不规则圆形,与周围脾组织的界限分明,触摸有坚实感。纵向剖开梗死灶,其切面呈暗红色、稍干燥,呈三角形,其底边位于脾被膜,尖端指向脾实质深部,与其邻近的健康脾组织界限分明,除上述出血性梗死灶外,脾脏不肿大,被膜散发小点状出血,切面脾白髓不肿胀,含血量较少,呈暗红褐色,脾髓无软化现象。

1 显微镜观察

一般显微镜检查梗死区位于脾被膜下 (即被膜包裹着梗死区),被膜结构尚完整,但被膜及小梁平滑肌均呈现程度不同的变性,梗死区的脾组织全部坏死崩解,显微镜观察组织呈淡红色颗粒状。邻近梗死区边缘不见白细胞浸润所形成的反应带,固有的脾组织呈不完全的坏死,表现为胞核浓缩,小梁平滑肌变性或坏死,中央动脉管壁平滑肌变性,管腔狭窄缺血,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脾组织。将梗死区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梗死区的脾组织细胞核破碎,苏木精浓染,有大量红细胞呈不均匀的浸润,坏死的小梁和中央动脉隐约可见 (与病理性梗死的区别),有存活的少数网状细胞,胞核浓缩,细胞结构模糊或肿大、淡染呈泡状。

2 讨论

屠宰猪的脾多发性出血性梗死与麻电不全有关。因为麻电不全的动物处于休克状态下,儿茶酚胺增多,导致脾动脉,特别是中央动脉急剧收缩,使脾局部缺血而发生梗死。至于脾脏的梗死为何多发生于脾脏的边缘,尤其是脾脏的下端前缘部。据血管造影术研究,脾脏边缘的被膜下为无血管区,该区的血液循环较其它部位差。因此,分配该区外围的中央动脉一旦发生痉挛性收缩,就可导致梗死的发生,又因脾脏的血窦丰富,血液很容易弥散到梗死区而使之呈暗红色。

猪宰后检验时如发现脾脏出血性梗死应注意结合肉尸与其它器官的剖检进行判断,麻电不全所致的脾出血性梗死,脾脏中央动脉无明显变化,其它器官也不见特征性猪瘟病变,故易与猪瘟所致的脾出血性梗死相区别。猪瘟的脾脏边缘亦可发现出血性梗死,但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脾白髓部的中央动脉管壁发生严重的玻璃样变或纤维素样坏死,管腔内皮细胞增生、肿胀,从而诱发管腔内血栓形成而导致动脉闭锁所致。此时,除脾脏出现出血性梗死外,还可发现全身皮肤点状出血,特别是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病变,肾、喉头、膀胱等的点状出血,大肠纽扣状溃疡,胆管粘膜点状出血、溃疡,肋骨和肋软骨连合处骺线明显增厚,形成不规则结节状以及膜性肾小球性肾炎和扁桃体出血等特征性猪瘟病变。

3 卫生评价

因麻电不全所引起的脾脏出血性梗死是由于电流、电压不稳定、电流过大、反复麻电等造成的。在卫生评价上,除将病变脏器剔除外,肉尸和其它内脏可自由发放。

S851.4+3

C

1673-4645(2012)05-0056-01

猜你喜欢
点状出血性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