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①

2012-01-23 09:24
物理通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探究性课程标准要素

严 立 沙 沙

(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北京 100081)

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是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所倡导的一种适合农村学生的学习模式.主题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横向拓展探究或纵向深入探究的学习活动.对物理学科来说,主题可以选择范围包括物理知识、实验现象、自然现象、社会活动中的物理现象等.

由于这种学习模式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别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常用的评价手段难以适用,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就成为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为了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1],笔者及本课题的其他研究人员对农村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农村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农村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在理念和框架上是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相一致的.从学科内容上看,笔者所参与研究的项目中共包含64个主题探究单元,主题探究单元的内容范围与《课程标准》中的学科内容体系相一致.在每一个单元中,单元的学习目标设置也采用《课程标准》中给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形式.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看,主题探究性学习中的科学探究同时具有“学习目标”与“教学方式”双重属性,这与《课程标准》[1]是完全一样的.在探究要素和要求上,也采用了《课程标准》中所表述的7个要素及其对应要求.

尽管主题探究性学习在理念和框架上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但从它所涉及的具体知识、技能、方法上看,则与《课程标准》以及日常物理课中的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区别.主题探究性学习是以《课程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方法为基础,并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因此,在主题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习目标里包含一些《课程标准》中没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在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中,对《课程标准》之外新知识的要求较低,通常要求的水平为“知道”,少数要求水平为“认识”,这与《课程标准》对知识的要求有些差别.与《课程标准》相比,主题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将“科学探究”本身作为学习目标,而由探究所得的知识通常不作为学习重点.

这些共同点和差异表明,对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与《课程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上又有所差别.

2 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和基本理念

对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与《课程标准》的评价原则相一致.在对主题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显然不是以甄别和选拔为评价目的,因此,可以大胆地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1].

在研究评价标准时,以现代评价理论和《物理评价标准》为基础,按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并将评价标准建立在对评价活动基本规律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2].同时,在研究评价时,还要关注农村学校、教师、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设备、课时、班额等因素,充分考虑到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

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以侧重“过程性”、“实践性”、“发展性”为基本理念.“过程性”是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其学习目标主要是以“探究”本身为核心,而通过探究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唯一的重点.这就要求在评价时要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探究过程上,而不是仅仅放在探究结果(知识)上.

“实践性”是评价能够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当前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过于笼统,多是评价理念、概念的介绍,缺乏具体评价指导和有示范作用的评价案例,教师难以将评价建议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3].因此,在研究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时,需要特别重视“实践性”,尤其是在面向农村的初中教师和学生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实际情况,深入实地去研究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

“发展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满足时代发展对未来公民的要求,要考虑到学生将来在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各种知识、技能、情感;二是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要考虑学生将来在高中、大学乃至终身学习中所需的学习、研究方法和态度等方面[4].

此外,主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理念.评价目标的多元化主要是针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对探究中各要素的评价.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3 PTA量表在主题探究性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通过对学习目标分类的研究,笔者得出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中需要进行的评价要素包括认知层面的知识、科学探究过程(可细分为5个要素,详见表2),技能层面的实验技能,情感层面的参与态度、科学态度、合作精神等12个评价要素.

在充分考虑了主题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评价要素的基础上,笔者及其他参与项目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以往大量使用的测验、作业等评价方式并不适合以“探究过程”作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主题探究性学习.因此,在主题探究性学习评价中采用了PTA量表,通过对基本要素的分析与评价形成对整个学习活动的评价.

PTA(Primary Trait Analysis,简写PTA)的基本意思是基本要素分析.它是由美国的学者开发并倡导的一种对于学生作业的评分工具.PTA量表的理论假设是任何一种行为表现,都会有一系列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学生学习某些知识、技能或行为表现的基本单元.只要将学生在这些基本单元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则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时的总体特征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评定[5].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可以分别将“三维”目标按对应的评价要素做如表1~3的水平划分.

在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中,各要素的权重是相同的,没有主次之分.除去表中所给出的3个水平外,另外还有一个水平是“未完成”,即没有达到合格的水平.

在评价方式上,PTA量表既可以用于自评与互评,也可用于教师对学生评价,能够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理念.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对知识要素作了两种不同的水平划分,分别对应学习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和“认识”的知识目标.显然,在这两种不同的要求下,评价水平的划分是不一样的.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主要针对探究过程的要素进行评价.评价水平的划分与《课程标准》中较为一致.就实际学习过程来说,在某一个探究活动中,六要素不一定都具备,只要具有两三个这样的要素,活动就具有了探究性[1].在实际评价时,可以按照具体情况选取评价要素.

表1 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评价“知识与技能”水平分类

表2 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评价“过程与方法”水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直是物理学科评价中的难点.在研究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学习目标时,发现关于情感、态度的目标多集中于参与态度、科学态度与合作精神三个方面.因此评价中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评价.

表3 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分类

4 在操作性上的调整和改进

评价量表基本完成后,笔者及相关的研究人员深入农村学校对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尽管评价量表本身的水平划分被一线教师基本认可,但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真正使用量表进行评价时却显得不知如何下手.这是因为量表上的每个要素都过于笼统和概括,当师生具体实践某一个主题探究性学习单元时,往往不清楚这些要素具体指的是什么.

为解决这一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困难,研究团队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进.首先,不直接使用量表进行评价,而是将量表作为一个标准放在评价表之前,供学生和教师参考.再根据每一个主题探究性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和学习目标,并结合PTA量表设计出针对具体单元的评价表.

表4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单元中学生自评与互评表

以主题探究性学习单元“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例,最终设计的评价表如表4所示.在这个表格中,所有的评价项目都对应到具体的学习目标上,这就让学生在自评、互评时能够有的放矢,知道该从哪些具体地方进行评价.“优秀”、“良好”、“合格”、“未完成”的具体标准仍沿用前文中的PTA量表.

目前初中物理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整体设计和研究已经完成,评价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方面经历了三年多的研究、设计、试用、修改、实践工作.现在形成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在汇总了各种研究结果、文献资料、专家建议和实践反馈后,整体上还是科学、适用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孙新,彭征.中学物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的研制.课程·教材·教法,2010(9):80~86

3 徐岩,丁朝蓬.建立学业评价标准 促进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9(12):3~14

4 赵保钢,杨崇显,胡炳元.初中物理课程评价改革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宋丽霞,马昌法.PTA量表在中学物理探究活动中的应用.物理教师,2009(5):6~9

猜你喜欢
探究性课程标准要素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