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量子物理学实验领域的新时代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2012-01-23 00:34
物理通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罗什兰德微粒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以表彰他们 “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单个粒子很难从周围环境中隔离观测,一旦它们与外界发生交互,通常会失去神秘的量子性质,使得量子物理学中很多奇特现象无法被观测到.但两位获奖者通过实验,能够直接观察单个粒子却不对其产生破坏,开辟了量子物理学实验领域的新时代.”

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法国.1944年出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1971年从巴黎第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法兰西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

大卫·维因兰德(David J. Wineland),美国.1944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洲密尔沃基.1970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供职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对于单个微粒(电子、光子或其他物质粒子)来说,经典物理学已不适用.但要从环境中分离出单个微粒非常困难,而且,微粒一旦融入外在世界,其神秘的量子性质便会消失.因此,许多通过量子物理学推测出来的现象看似荒诞,也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研究人员只能进行一些猜想实验,试图从原理上证明这些荒诞的现象(测不准关系、量子几率特性、量子关联性等).所以,一个世纪以来,关于量子世界的性质一直争论不休,特别是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阿罗什和维因兰德与研究小组一起,创建了一种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的工作是打造出一个微波腔,借助单个原子在微波腔中会辐射或吸收单个光子的特性,实现了操纵单个光子.而维因兰德则制造出了一个离子阱,先用光来俘获离子,然后用激光冷却离子,进而对离子进行测量和控制.

利用上述实验方法,他们成功地实现了对量子碎片的测量和控制,突破了以前人们认为单个微粒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看法.这套方法允许他们检验、控制并计算粒子.

阿罗什和维因兰德的研究成果,开辟了量子物理学实验领域的新时代.使科学日益接近描述一个真实的量子世界.

猜你喜欢
罗什兰德微粒
套娃为什么被叫作“玛特罗什卡”
循环凋亡微粒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FePt纳米微粒有序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一代佛学宗师:鸠摩罗什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
漫画长廊
四天三夜 LAND CRUISER 200兰德酷路泽探塞北
“小鲜肉”蜘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