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发生和流行的新特点

2012-01-24 18:31李志荣
中国猪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人畜性疾病病原

张 漫 王 辉 李志荣

(1天津市兽药饲料监察所,天津市 300402;2天津市畜牧兽医局,天津市 300384)

目前世界上已经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250余种,包括细菌病、病毒病、真菌病、寄生虫病及其它种类疾病。人畜共患病绝大多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这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具有自然疫源地。在存在某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源地内,各种生物成分的构成 (病原体、宿主、媒介及环境因子等)一般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由于生态系统处于敞开状态,当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打破已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原来存在于自然疫源地的病原微生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和宿主环境而发生生态进化,通过基因突变、重组或转移形成遗传进化、变异及物种进化,使一些病原体由不致病变为致病、由弱毒株变为强毒株或演化成新的病原微生物,引发对人类的感染,导致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是人畜共患病病原的巨大、潜在储存器,是主要的传染源,在人类生活圈周围的半野生动物也有可能成为人畜共患病病原的携带者,向人类传播人畜共患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1 老病难去

传统型的人畜共患病呈现流行态势,象鼠疫、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由于动物宿主不可能彻底根除,当遇到适宜的时机,这些传统型的人畜共患病就会出现死灰复燃的现象。

2 老病新症状或引发新疫病

为适应环境变化、对抗免疫,病原有可能会选择发生变异或进化,产生新的毒株、新的血清型或毒力增强,致使一些烈性传染病发生非典型化,或非典型化的传染病烈性化,产生老病原新症状现象。与此同时还可能引发一些新的疫病发生并跨越种间屏障向人类传播,从而引发新的人畜共患病。这些新出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越来越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给现代社会带来灾难。如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病、疯牛病、亨德拉病毒病和尼帕病毒病都曾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

3 感染谱增宽,流行周期缩短

随着病原的变异、进化,感染力也随之增强,感染谱增宽,如过去一些仅发生于禽类的疫病开始引发哺乳动物感染,如SARS冠状病毒和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部分疾病的流行周期也呈缩短的趋势,使免疫周期缩短,防控难度加大。

4 新人畜共患病以病毒病为主

随着新的人畜共患病的不断出现,人们发现新人畜共患病由过去以细菌性人畜共患病为主,转向以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为主。新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几乎全是病毒和类病毒因子,从而使新人畜共患病的防制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5 全球化趋势明显,防控比较困难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加快了疫病在畜群间的传播速度,而贸易全球化扩大了疫病传播范围,给人畜共患病的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6 发病呈现一定的特点

主要呈现群发性、职业性、区域性、季节性及周期性特点。

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呈现以上六种新特点,究其原因,与人类生存的环境变化密不可分。主要原因包括:气候因素和地理因素对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热带地区的媒介传染病延伸到在亚热带地区出现;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频繁的背景下,存在通过国门将人畜共患病病原传入的可能;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患病动物及其副产品处理不当,造成病原扩散;动物的迁徙和饲养密度增加给人畜共患病的防控也带来困难。

针对人畜共患病发生和流行的新特点,分析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从人畜共患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动物群)入手,采用环境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遗传的等各种技术手段综合成一套系统的防制措施,制定预防与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实施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

猜你喜欢
人畜性疾病病原
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探析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卫生危害、流行特点及预防策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