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

2012-01-25 16:11常孝勇苏金存张国良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野毒灭鼠狂犬病

张 玲 常孝勇 苏金存 张国良

(安徽省合肥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合肥 231241)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一类传染病[1]。疾病的感染常造成仔猪大量死亡,母猪产死胎、木乃伊,以及公猪的睾丸炎等[2],除此之外,猪伪狂犬病感染可造成被感染猪免疫抑制,成为猪群多种传染病的原发性病原之一。

目前,猪伪狂犬病在世界多个区域范围内流行,每年给养猪业造成几十亿美元的损失,我国作为一个养猪业大国,猪伪狂犬病疫情同样严峻。相关资料表明,我国50%左右的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呈阳性,散养户的感染情况更严重[3]。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丹麦等已实现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如何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成为国内养猪业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话题。

结合目前我国养猪现状,总结归纳出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措施,供参考。

1 合理免疫

合理实施免疫、选择有效疫苗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免疫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通常野毒不能透过胎盘感染胎儿,仅限于上呼吸道定植,免疫猪野毒排毒量减少1 000倍以上,并且排毒时间大幅缩短约4~7倍[4]。

早期的猪伪狂犬病疫苗多数为弱毒苗和灭活苗,这2种疫苗为防控猪伪狂犬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弱毒苗不能防止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复制及排出。灭活疫苗然虽安全性较好,但免疫效率较低[5]。随着对伪狂犬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先后有多种基因缺失疫苗问世。基因缺失疫苗既安全,又便于实验室鉴别野毒感染抗体和疫苗抗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个猪场内最好使用一种基因缺失疫苗,避免不同基因缺失疫苗毒株之间发生基因重组和毒力变异的可能。

猪场基础群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坚持每年3次普免,伪狂犬病野毒活跃的猪场,肉猪的免疫非常必要。仔猪在1~3日龄滴鼻免疫,为保证育肥阶段有足够的保护力,必要时在9~10周肌肉注射强化免疫。

针对疫情发生的猪场,可通过紧急免疫控制本病造成的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的死亡,降低病猪的排毒量、缩短其排毒持续时间,防止疫情的蔓延,降低经济损失。

2 定期监测

病猪和隐性带毒猪是伪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常发病猪可通过其表现的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隐形带毒猪则需通过血清学检测来发现。

定期监测猪场的免疫和疾病感染情况是制定免疫程序和了解猪群健康状况的主要措施,ELISA法是目前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一般种猪场每半年开展1次抗体监测,种公猪应全部检测,基础母猪可按照5%~10%的比例对不同胎次的母猪抽检,种用仔猪可在100 d左右抽样检测。通过监测掌握猪群的伪狂犬疫苗抗体水平及野毒感染情况,对疫苗抗体水平低下的个体或者抗体水平层次不齐的群体进行补免,确保猪群保持理想的疫苗抗体水平,有效防控伪狂犬病。对于野毒感染阳性猪要坚决淘汰,种用仔猪,阴性留种,阳性一律淘汰;阳性公猪绝对禁止用于采精和配种,发现一头淘汰一头;阳性母猪要严格限制其活动,防止猪猪接触和人为传播,且要逐步淘汰阳性母猪,最终清除所有阳性猪,净化猪群,建立无伪狂犬病的群体。

3 规范引种

猪场不得从伪狂犬病病毒的野毒阳性场引种,且引种前需对种猪采血检测,确定无伪狂犬野毒感染方可引种。新引进的种猪进入猪场,需隔离饲养45 d后,再次抽血检测,野毒隐性的后备猪方可进入基础群,种猪隔离饲养期间需做好相关的免疫和保健工作,确保猪群的健康度。

4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4.1 完善消毒防疫体系

4.1.1 加强进出猪场人员、车辆管理 猪场人员、车辆的流动常造成病原的流入,因此首先要加强猪场员工的生物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猪场应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外出归来的员工必须做好消毒及隔离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原则上外来车辆禁止进入场内,必须进入的车辆要求车身和车轮彻底消毒。

4.1.2 科学消毒 消毒是杀灭和减少猪场周围及饲养环境中病原的有效措施,猪场必须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配备科学的消毒设施,选择高效的消毒药品,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做好人员、车辆、物料以及猪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4.1.3 环境净化 必须做好猪舍内外环境的日常清理工作,尤其做好猪粪的管理。同时,定期对猪场内外环境进行大清理和大消毒,保持猪场环境的整洁,减少蚊虫及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4.2 定期灭鼠

鼠类不仅偷吃饲料,破坏设施,而且是猪场疾病传播最危险的媒介。因此,猪场必须高度重视灭鼠工作,一般猪场可请专业的灭鼠机构,承包全年的灭鼠工作。同时,可根据情况建立奖励政策,发挥员工的灭鼠积极性,实现全员灭鼠,彻底杀灭猪场内的鼠类,有效控制疾病的流行。

4.3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病死猪是疫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传染源,若不对病死猪妥善处理将会对猪场的环境造成危害。病死猪的处理方法包括:深埋法、发酵法、焚烧法等,猪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任重道远,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清除了猪伪狂犬病,但中国目前没有统一和强制性的区域及全国性净化方案,因此,疾病的防控与净化取决于猪场自身的努力。

[1]斯劳特著,赵德明译.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尹训南,吴连明,陈广健,等.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检测与净化[J],河南畜牧兽医,2008,29(1):24.

[3]周绪斌,Daniel Toments Gil,李聪,等.加强免疫与监测净化猪场伪狂犬感染[C].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会刊.2007,(6):23-24.

[4]周绪斌,Daniel Toments G il,等.通过检测淘汰野毒阳性公猪并强化疫苗免疫成功净化猪场伪狂犬病[J].猪场保健.2007,(5):34-37.

[5]郭万柱.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条件.主题策划[J].2005,(4):22-24.

猜你喜欢
野毒灭鼠狂犬病
TBS围栏灭鼠技术
打败狂犬病
2012~2017 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 野毒 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调查
龙岩市2011-2015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Favipiravir(T-705)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有效性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科学看待狂犬病
一例规模猪场蓝耳病抗体监测分析
灭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