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测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

2012-01-25 18:10岳孝瑞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4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病原学效价

岳孝瑞

(甘肃省正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宁 745300)

正宁县是个农业县,畜牧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的发展,正宁县的养猪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但随着养猪数量的不断增长和饲养环境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不够规范,疫病防治混乱,且呈上升趋势。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养猪事业的发展。加强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工作,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水平,是科学制定防疫计划,防控猪病的有效措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诊断及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实验室检测的作用

1.1 了解和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确诊疾病

随着高科技手段在兽医领域的广泛应用,动物疫病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普及推广和提升,实验室检测、诊断水平的提高,为防控动物疫病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病原学检测,可以了解猪群是否携带或感染某种病原,定期检测血清学的变化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起到一种预警的作用;通过抗体检测可以了解猪群的整体免疫状况,从而为相应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

1.2 预测和掌握接种时间

在动物免疫中,恰当合理的免疫接种时间往往是有效免疫的关键。特别是在使用疫苗尤其是活苗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最可靠和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血清学检测来测定母源抗体的消长,来确定免疫接种的最佳时机。

1.3 检测疫苗免疫效果,为制定和修改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猪群在免疫某种疫苗后通过定期检测,可以了解猪群是否产生抗体、产生抗体水平的高低,从而为免疫程序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依据。同时,在我们的日常业务工作中,通过免疫抗体检测,也是考核防疫员免疫工作的依据。此外,目前市场上疫苗厂家众多,疫苗质量参差不齐,加上疫苗运输、保存、注射等环节都会影响免疫效果,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了解这些疫苗的质量和效果,为下一步的疫苗选择提供参考。

1.4 猪场疫病净化、根除,建立阴性猪场(群)

对规模养猪场(户),针对某种疫病,通过定期进行病原学实验室检测,掌握猪场某种病原的存在情况,确定感染猪群或猪只,从而采取扑杀、隔离、无害化处理等措施达到猪群净化的目的。

2 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及判定

目前实验室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2种。临床上可以根据检测目的不同分别进行选择。

2.1 病原学检测方法及判定

2.1.1 方法 病原学检测: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ELISA等。如猪的O型口蹄疫检测采集猪颌下淋巴结用RT-PCR方法进行监测,结果为阳性猪,对阳性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监测用RT-PCR或荧光RTPCR方法检测,对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猪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病原学检测操作技术要求高,结果判定很难掌握,目前主要由省疫控中心进行检测。

2.1.2 判定 对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2.2 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判定

2.2.1 方法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液相阻断ELISA、ELISA等。是基层实验室检测免疫抗体的主要方法,目前使用的也有商业化的成品试剂盒。

2.2.2 判定 如O型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在对照孔合格的前提下,再观察待检血清各孔,以呈现“++”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为该份血清的抗体效价。例如1号待检血清1~5孔呈现“++”~“+++”凝集,6~7孔呈现“++”凝集,第8孔呈现“+”凝集,第9孔无凝集,那么就可判定该份血清的口蹄疫抗体效价为1:128。接种口蹄疫疫苗的猪群免疫抗体效价达到1:128(即第7孔)呈现“++”凝集为免疫合格。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验:以病毒抗原对照平均D492nm值的50%为临界值,被检血清稀释孔D492mn值大于临界值的孔为阴性孔,小于或等于临界值的孔为阳性孔,阳性孔的D492nm值等于临界值时所对应的稀释度为该份血清的抗体滴度。ELISA抗体滴度与免疫动物攻毒保护的关系:猪≥1∶64,99%以上保护;<1∶4不保护;1∶4~45,50%保护。

注:《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猪瘟免疫抗体检测,使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免疫21 d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使用猪瘟抗体阻断ELISA检测的,抗体阳性即为合格。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使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抗体效价≥25为免疫合格;液相阻断ELISA检测,抗体效价≥26为免疫合格。

3 加强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对策

3.1 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

正宁县的兽医实验室监测人员,业务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培训,部分人员对检测操作业务不够熟悉,不能对检测结果做出正确分析。因此,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强相关业务培训,所有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并持证上岗,以保证日常工作的开展。

3.2 提高实验室的基本管理体系建设

按照实验室考核认证的基本要求,加强各项管理体系,实验室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一整套生物安全操作手册,明确可能遇到的危害,并说明减小或消除这些危害的操作程序,并严格监督和付诸实施。充实和完善各类仪器设备和器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 提高疫病检测工作的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都要加强对疫病检测工作的经费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验室各种检测试剂和诊断液的购置,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3.4 提高检测样品采样技术和质量

根据检测的目的,必须保证所采样品的时效性、合理性和样品质量,妥善包装、运输和保存样品。防止样品污染、腐败和变质,因而影响检测结果。

3.5 提高对动物疫病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贯彻执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辖区内各动物饲养场(户)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能充分认识到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接受动物防疫机构的疫病检测,促进动物疫病检测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提升。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病原学效价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2021年上半年凉山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评估与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绵羊血浆法检测肝素钠效价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的研究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犬细小病毒抗体效价监测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