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防控

2012-01-25 18:10张伟华李亚辉宋顺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4期
关键词:蹄部O型水泡

张伟华 李亚辉 宋顺强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兽医院,哈尔滨 150321;2.哈尔滨市阿城区畜牧局,哈尔滨 150300)

猪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所有偶蹄动物发病。猪以口腔粘膜、鼻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 本症的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感染和发病率很高,可引起仔猪大量死亡、母猪的流产、影响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国际上被划分为一类烈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为接触性传播,也能通过空气传播。在集约猪场已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患猪的水泡液、水泡皮、排泄物,以及发病头几天病猪呼出的气体,均含有大量的病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粘膜等传播。该病共有7种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有若干亚型,型与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亚型之间有部分交互免疫性。因此,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我国目前主要以O型为主,其他型尚无文献报道。

1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为24 h~7 d,少数可达到14 d,开始时,病猪发热,可达到41℃ ,精神萎顿,嗜睡,猪蹄底部或蹄冠部皮肤潮红、肿胀,继而出现水泡,严重形成溃烂灶。行走呈跛行,有明显的痛感,发出凄厉的尖叫声,很快蹄壳脱落,蹄部不敢着地,病猪跪行或卧地不起。成年猪其口腔粘膜、鼻镜部出现1个或数个水泡,黄豆大或乒乓球大小不等,水泡很快破裂,露出鲜红色溃疡面,如无细菌感染,伤口可在1周左右逐渐结痂愈合。哺乳母猪的乳头常出现水泡,引起疼痛而拒绝哺乳。哺乳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肌肉震颤或四肢麻痹,最后衰弱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大猪解剖一般无特征性病变,少数可见胃肠出血性炎症。仔猪呈现典型的“虎斑心”,心肌外出现黄色条纹斑,心外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个别肺有水肿或气肿现象。

2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出现可疑病猪,可采水泡皮和水泡液,迅速送上级检验机构进行确诊。

3 防制措施

由于本病呈流行性发生,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所以,必须按照严格的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才能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场内实行封闭式生产,制定和执行各项防疫制度,控制外来从员和外来车辆入场,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虫工作,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净化工作,防止外源病原侵入本场。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血清免疫学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猪群免疫的效果。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苗肌肉注射,安全性可靠,但抗病力不强,据有关资料介绍,常规苗只不过能耐受10~20个最小发病量的人工感染。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浓缩苗经过多次加强免疫,免疫效果较好。另外,要遵循群体免疫原则,就是指个别猪只打了免疫针不管用,要全群打,它是一个群体防疫,就是检验抗体水平也是需要群体的。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工作,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对抗性水平低的猪群应加强免疫。

加强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基础,要保证猪群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以提高机体的非特意性免疫力。尽量使猪群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保证饲料的品质。做好日常的消毒灭源工作。

加强对猪群健康状况的观察,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全场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加强猪群消毒工作,猪群、猪体可用过氧乙酸、氯制剂(如消特灵)等消毒药物消毒,场地、环境选用烧碱、生石灰等消毒药物彻底消毒。注意观察疫病的动态。尤其是周边地区,发现周边有疫情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

猪群发病的处理要遵守“早、快、严、小”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扑杀病猪,严格控制病原外传,疫区内所有猪只不能移动,污水、粪便、用具、病死猪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贵重的种用猪加强护理和进行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蹄部可涂以20%的碘甘油,并肌注抗菌素和止痛药,以缓解症状,可缩短病程,减少死亡。

疫情停止后,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对猪舍及周围环境及所有工具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和空置后才可解除封锁,恢复生产。

猜你喜欢
蹄部O型水泡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水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抽掉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