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2012-01-25 03:52刘琳娜戚志华郭志伟张海凤张文娟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11期
关键词:滴丸小柴胡黄芩

刘琳娜,戚志华,郭志伟,张 琰,张海凤,张文娟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党参、甘草(炙)、生姜、大枣和半夏7味药材组成,具有疏肝利胆、通利三焦水道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伴腹水[1]。为提高小柴胡汤的生物利用度,加快药物溶出速率,笔者经过精制、富集其有效成分,将其制成滴丸剂[2],为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实验选取组方中的黄芩和柴胡以薄层色谱检查作为定性指标,选取黄芩中的黄芩苷作为定量指标,应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

1 仪器与材料

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vp泵,SPD-Avp紫外检测器,Class-10 Avp色谱工作站); BP211D型电子天平(1/10万,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密理博Millipore高纯水机(美国密理博公司)。

小柴胡汤滴丸(自制);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供含量测定用);薄层色谱用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甲醇为色谱纯(fisher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鉴别

2.1.1 柴胡 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3 g,于研钵中研细,加甲醇30 mL,加热回流1 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溶解;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柴胡对照药材约0.5 g,加甲醇20 mL,自“加热回流1 h”起制备对照药材溶液;③缺柴胡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缺柴胡阴性样品约3 g,制备方法同①。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3]进行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剂为乙酸乙酯-乙醇-水(8∶2∶1),展距约8 cm,展开后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365 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示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斑点。见图1。

2.1.2 黄芩 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3 g,于研钵中研细,加丙酮 30 mL,加热回流4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丙酮1 mL使溶解;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黄芩对照药材0.5 g,同①制备对照品溶液;③缺黄芩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另称取与供试品处方相同比例,但无黄芩的处方药味的阴性对照样品3 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的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3]进行实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剂为乙酸丁酯-甲酸-水(70∶25∶25),展距约8 cm,展开后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液,日光灯下检视,供试品和黄芩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上显颜色相同的斑点,阴性对照无斑点。见图2。

图1 柴胡的TLC图注:从左到右依次为供试品(第1批),供试品(第2批),供试品(第3批),柴胡对照药材,缺柴胡阴性对照

图2 黄芩的TLC图注:1.供试品(第1批);2.供试品(第2批);3.供试品(第3批); 4.黄芩对照药材;5.缺黄芩阴性对照

2.2 黄芩苷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采用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vp泵,SPD-Avp紫外检测器,Class-10 Avp色谱工作站)建立小柴胡汤滴丸中主要成分黄芩苷的 HPLC检测条件:Hypem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5∶55)[3],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计不应低于3 000。黄芩苷的色谱图见图3。

2.2.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 h的黄芩苷对照品20 m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吸取上述溶液0.5、1.0、2.0、4.0、6.0 mL,分别置20 mL量瓶中,配成各个浓度的黄芩苷对照品溶液,备用。

2.2.3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取小柴胡汤滴丸80粒,精密称定,于研钵中研细,精密称定0.5 g,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加70%乙醇50 mL,超声处理30 min,过滤,取滤液0.45 μm滤膜过滤,即得。

2.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取不含黄芩、其他成分不变的滴丸80粒,按“2.2.3”项下制备,即得。

2.2.5 标准曲线 取“2.2.2”项下各浓度的黄芩苷对照品溶液10 μL进样进行测定,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其回归方程为Y=1 124 508 X-5 549.66(r=0.999 7)。结果表明,黄芩苷在0.1~1.2 μg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 μL,连续进样6次,测定色谱峰面积,计算RSD值。结果黄芩苷峰面积的RSD为0.89%,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图3 小柴胡汤滴丸中主要成分黄芩苷的HPLC图注:A.对照品,B.样品,C.阴性;1.黄芩苷

2.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0、12 h进样2 μL,共6次,测定色谱峰面积,计算RSD值。结果黄芩苷峰面积的RSD为1.08%,表明样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同批次已知含量的滴丸样品6份,于研钵中研细,按照“表1”中所示量分别精密加入黄芩苷,按“2.2.3”项下制备,进样量2 μL,按照“2.2.4”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值,结果见表1。

表1 黄芩苷加样回收率试验(n=6)

2.2.9 样品含量测定 按照“2.2.1”项下所示的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3批次小柴胡汤滴丸样品溶液,平行测定其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批号分别为20100513、20100519和20100529的小柴胡汤滴丸样品中的黄芩苷含量分别为26.3、26.8、27.2 mg/g,RSD分别为1.08%、0.97%、0.90%。

3 讨论

本制剂为中药复方制剂,由多味药材提取制成,本实验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制剂质量进行控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和柴胡进行了定性鉴别,同时进行了阴性对照试验,该方法简便且具有较强的专属性;采用HPLC对方中黄芩的黄芩苷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能够良好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考虑到本制剂组方药材较多,故采取了超声和回流两种方法对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黄芩苷的提取率相差无几,但超声提取方法操作相对简便,故在样品处理方法上确定为超声提取30 min。

小柴胡汤滴丸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干扰较大,本实验建立了处方中柴胡与黄芩两味中药的TLC鉴别,便于该制剂的快速质量控制;HPLC测定小柴胡汤滴丸的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为26.8 mg/g,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故确定本制剂中黄芩苷含量应不低于23.0 mg/g。

[1] 柴瑞霞.《伤寒论》小柴胡汤证治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0,9(1):8.

[2] 刘琳娜,张琰,徐媛,等.正交试验法优选小柴胡汤滴丸制备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9):44.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ⅥB.

猜你喜欢
滴丸小柴胡黄芩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使用有讲究
穿心莲内酯滴丸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厚朴花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