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置管与激光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对比

2012-01-26 10:07黄业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鼓室咽鼓管鼓膜

黄业武

(广西浦北县中医医院,广西 浦北 535300 E-mail:huangyewu668@126.com)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多样。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分别采用鼓膜置管术和激光造孔术两种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14例158耳,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4例(15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为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均有耳闷、耳内闭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纯音测听检查呈传导性耳聋,平均听力下降30~40dB,鼓室图示B型或C型鼓室曲线,符合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本组114例中,男72例,女42例,年龄3~68岁,3~9岁儿童30例(其中合并腺样体肥大15例),合并鼻窦炎1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15例,病程1~4年。

1.2 治疗方法 将114例随机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鼓膜置管组(62例,90耳)和激光造孔组(52例,68耳)。对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均全麻下行腺样体刮除术,合并鼻窦炎、肥厚性鼻炎患者治疗原发病。鼓膜置管组:用75%酒精消毒耳道后,在鼓膜麻醉剂表面麻醉或全麻下,于鼓膜的前下或后下象限行鼓膜切开,通过负压吸出中耳内积液,置入哑铃型通气管。激光造孔组:用75%酒精消毒耳道后,鼓膜麻醉剂表面麻醉或全麻下。用武汉武昌激光设备厂生产的 YAG100-2型Nd:YAG激光机,功率调到15~20W,于鼓膜的前下或后下象限曝光时间1~2s打一直径2~3mm的小孔,通过负压吸出中耳内积液。每周复查1次,积液黏稠者用地塞米松加糜蛋白酶冲洗中耳腔。

1.3 疗效评定 采用MADSEN OR-BITER 922纯音听力计在本底噪声<25 dB(A)的测听室进行。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半年的言语频率纯音听阈值。声导抗采用MADSEN ZODIAC 901声导抗仪进行测试,探测音为226 Hz。分别记录术前、术后半年鼓室图。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 术后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耳闷、耳内闭塞感、听力下降的症状均得到缓解,听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2 两组手术前后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测试结果 见表1。鼓膜置管组和激光造孔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听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半年听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光造孔组有2例(3耳)在术后半年后因分泌性中耳炎复发听力再次下降,改行鼓膜置管术,术后听力恢复正常。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比较 [±s,dB(HL)]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比较 [±s,dB(HL)]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b:P<0.05

组别 耳数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半年鼓膜置管组 90 33.20±10.50 18.60±5.20a18.86±5.65a18.71±5.16a激光造孔组 68 32.42±11.40 19.54±6.26b20.12±6.78b22.27±6.81b t -0.465 -1.004 -0.867 -3.596 P >0.05 >0.05 >0.05 <0.001

2.3 鼓膜置管组和激光造孔组鼓膜完全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2。激光造孔组鼓膜完全愈合,约1个月左右。鼓膜置管组鼓膜愈合时间较长,与拔除通气管时间有关。

表2 两种治疗方法的鼓膜完全愈合时间 (±s)

表2 两种治疗方法的鼓膜完全愈合时间 (±s)

组别 耳数 完全愈合时间(周)鼓膜置管组 90 18.5±5.51激光造孔组 68 3.75±0.96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鼓膜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激光造孔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耳并发症 (n,%)

2.5 两组术后半年声导抗测试结果比较 鼓膜置管组A型声导抗图耳数高于激光造孔组,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半年声导抗测试比较 (n)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特征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的病因主要有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反应、感染因素等[1],其中咽鼓管机能障碍是其主要发病基础,也是最常见的病因[2],而鼓膜切开置管可能是最好的人工咽鼓管,它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起到引流和调压的作用[3],因其安全可靠,方法简单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利用激光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并推广。为了了解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通过对本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性治疗和观察分析,笔者认为,鼓膜切开置管较激光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更可靠,并发症更少。下面谈个人体会:①激光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激光的热效应和空气膨胀,会骚扰内耳[4],易出现眩晕、耳鸣、感音神经性耳聋等症状。激光的热效应也易损伤中耳鼓室黏膜,激光造孔后,鼓膜张力下降,鼓膜松弛、内陷,易与鼓室内壁接触、粘连形成小鼓室,影响声音传导,出现传导性耳聋。②恢复咽鼓管机能,是取出通气管指征。激光造孔时,鼓膜愈合时间过早,咽鼓管机能障碍尚未恢复,易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激光造孔复发,而鼓膜切开置管时,通气管哑铃型特殊结构,易在鼓膜切开处固定,不易脱出,起到持续引流和调压的作用,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决定通气管留置时间。本组资料中鼓膜置管组无通气管自然脱落病例,通气管留置时间是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在咽鼓管机能障碍未恢复之前,通气管一直起到持续引流和调压的作用,这就是术后半年听力较激光造孔组好的原因。③鼓膜切开置管不易致鼓膜粘连,与通气管的有效支撑鼓膜,避免鼓膜与鼓室内壁接触有关。④鼓膜置管组出现鼓膜瘢痕、钙化病例,与置管刺激、分泌物黏稠堵管、反复冲管等有关。⑤从表2可知,激光造孔组鼓膜完全愈合时间(3.75±0.96)周,约1个月左右,而鼓膜置管组鼓膜愈合时间较长,与拔除通气管时间有关。本组资料中鼓膜置管组和激光造孔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听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原因是此时激光造孔尚未愈合,还继续起到引流和调压的作用,与鼓膜切开置管等效,术后1个月激光造孔亦逐渐愈合,此时若咽鼓管机能障碍尚未恢复,鼓室重新积液,影响听力,故术后半年两组听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鼓膜置管较激光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更可靠,并发症更少。

[1] 史冬梅,僧东杰,韩富根.腺样体切除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7):86-87.

[2] 邓晓奕,徐开伦,邓世明.腺样体刮除及鼓膜穿刺综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 33(12):2379-2381.

[3] 刘世琳,刘卫一,张亚梅,等.不同方法治疗儿童不同程度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9,17(2):123-124.

[4] Cotter CS,Cosko JR.Effectiveness of laser-assisted myringotomy for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J].Laryngoscope, 2004,114(3):486-489.

猜你喜欢
鼓室咽鼓管鼓膜
咽鼓管圆枕形态与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关系
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知了
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应用鼓室穿刺及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价值分析
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临床研究
鼓膜穿孔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