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2012-01-26 11:48潘海妹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院校

潘海妹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海南 琼海 571400)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技术怎样发展,都必须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是当代学生在信息素养中的有效的工具。本文根据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初探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入学时,由于基础参差不齐,课堂讲解的深度和进度难以把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少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技能,而有些学生却连电脑都没见过。这使授这门课程的老师无法对准学生的情况来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深度,很不利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理论和实践比重不合理,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公共必修课,各个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但对于各个专业的要求却不一样,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于课程的内容重于实践操作,而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是Excel电子表格处理部分更为重要,可是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基本没有区别,总结下来大致可分为六大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和多媒体及网络基础。

就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来说,所有专业和班级所用的教材都一样,都讲授相同的内容,没有同本专业进行紧密联系,不能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

(3)教学手段单调,考评方法不科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的课程,但是很多高职院校教学老师却在课堂上只顾讲解,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操作、探讨。且在期末时,不管是否是计算机专业都采用同样的试题,用上机操作考试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类似“一考定终身”,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

2 教学改革的方法及建议

2.1 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次教学

所谓“分层次教学”,是指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1)摸底考试,合理组班。根据新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不一致的现状,可以考虑运用分层次教学方法,也就是根据每位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分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也可以按照英语分班的方式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摸底考试,按摸底考试成绩分成A班和B班,甚至有C班,但是在分班时要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尽可能让一个自然班的同层次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班,这样也有利于班级的日常教学管理。

(2)免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开设选修课。根据摸底的结果,对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可免修,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初级网页制作》、《多媒体计算机应用》等等,激发免修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学到更多的新知识,使优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得更多、更深入。

(3)分层次教学,可营造学生的良好学风。如果学院能够实行分层次教学,则可较好地解决了各层次学生间的教学矛盾,最终既避免了低等生学不懂而“消化不良”,又满足了优秀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而不至于“吃不饱”的现象,这样可以以最优的方式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营造出有上进心、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

2.2 区别不同专业需要,整合课程内容

计算机教学手段已经历了从“粉笔+板书”、“计算机+大屏幕”到“网络化教学平台”的转变。应该根据各专业的要求不同,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实施“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适当引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因此在选择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时,除了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多媒体网络知识之外,可以针对不同学科的专业特点,有目的地增设相应专业的内容。比如,对于会计类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统计分析软件方面的内容,对于酒店管理类专业学生,应该给他们增加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通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我们还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或者建立各教学班级的QQ群,将教学中的一些案例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或共享中。学生登陆后,能浏览到教师对该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从案例当中了解每个知识点所能运用的领域。学的比较好的学生,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互动论坛,学生与老师、同学们之间能随时就本课程的学习问题进行互相讨论。

2.3 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为了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还应该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方式。对教师而言,培养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时,要看是否符合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首先,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期末成绩应该是平时上机成绩和最终实践成绩的有机结合,不要以“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来给学生成绩。并且,应该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让学生重视平时成绩的重要性,这样有助于教师日常教学管理。

其次,“以证代考”考核模式。高职院校应该与相关部门协商,如果学生在期末考试通过了多少分就能够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相应的计算机一级考试证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取得等级证书,使学生在毕业时有了“双证”,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2.4 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模式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教材的选择,必须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目前市场上的教材“五花八门”,也为计算机教学选材带来难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材改革,必须与计算机教育改革相适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方针,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指导目标。同时计算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合理选择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规划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条件都允许针对本校的专业和学生的情况,自主编写教材。

2.5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面向企业应用的,而我们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都是理论功底深厚,缺乏实践经验。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必须的。且计算机课程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那么要大力支持和鼓励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进修学习,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变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反思。

3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推新,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是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个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要研究和探讨的中心课题。

[1]刘 英.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5):174.

[2]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6):52-53.

[3]李泽中.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46-49.

[4]吴跃芳,陈丹儿,梅惠平,应玉龙.《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次教学改革[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6-89.

[5]杨秀芳,和海莲,李宝林.新编计算机应用基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院校
“不等式”基础巩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